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苏黄米蔡
颜柳欧赵
二王书法
明清书家
名家书法
祝允明行书欣赏《铁龙帖》附跋
祝允明行书欣赏《铁龙帖》附罗振玉跋祝允明,字希哲,长洲人。祖灏,正统四年进士。允明生而枝指,故自号枝山,又号枝指生。五岁作径尺字,九岁能诗,稍长,博览群集,文章有奇气,当筵疾书,思若涌泉。尤工书法,名动海内。...
梁同书小楷欣赏《从妹汪安人传》
清代书法家梁同书小楷欣赏《从妹汪安人传》梁同书(1723--1815),字元颖,号山舟,晚年自署不翁,钱塘人。大学士梁诗正之子。乾隆十七年(1752)特赐进士,官侍讲。清代著名书法家。...
苏东坡居士行书墨迹近人帖
苏东坡居士行书墨迹近人帖,上海张氏涵庐旧藏。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又异常聪明的全才,思想融合儒、道、佛,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最喜爱的人。苏轼为什么受文人喜爱?除了人格、才艺外,他的魔力又是什么呢?按李泽厚...
王羲之行楷书鉴赏《姨母帖》
王羲之行楷书鉴赏《姨母帖》,硬黄纸本。纵26.3厘米,横53.8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唐摹万岁通天帖》之一。字间多断、顿挫,除“奈何”两字上下牵连,其余都字字独立;笔画凝重、朴拙,其“哀痛摧剥,情不自胜”的心绪直露无遗。《姨母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早期作品之一,帖中文字虽属...
颜真卿行书欣赏文殊帖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行书欣赏文殊帖...
高凤翰隶书作品欣赏
高凤翰隶书作品欣赏高凤翰(1683-1749)字西园,山东胶州人。工书法、篆刻,善隶、草,受益于汉碑,雄浑古朴,厚重朴茂,为“扬州八怪”之一。隶书读书铭;纵209.5厘米*横107厘米 高凤翰隶书诗轴(莫道官卑);纸本,纵118.5厘米*横48.6厘米...
王羲之草书欣赏《诸从帖》三种
王羲之草书欣赏《诸从帖》三种,54字。《十七帖》第二十二通尺牍。“诸从”,古代同一宗族次於至亲者称“从”,如从父、从兄、从子等,此帖是指王羲之的各位从兄弟,即羲之从父王廙、王彬诸子,非指父辈或子辈。“修载”即王耆之,羲之伯父王廙第三子,历中书郎、鄱阳太守、给事中。帖中既云其“在远...
高凤翰书法欣赏隶书册
高凤翰书法欣赏隶书册;纵23.4厘米,横30.3厘米高凤翰(1683-1749)字西园,号南村、老阜、南阜山人、石道人、天禄外史等,山东胶州人。雍正年间曾任安徽绩溪知县,五十多岁时病偏右痺,仍用左手作书画。工书法、篆刻,善隶、草,受益于汉碑,雄浑古朴,厚重朴茂,《画征续录》云:“...
元代赵孟頫行楷书欣赏《东铭》
元代赵孟頫行楷书欣赏《东铭》15P 《东铭》,戏言出于思也,戏动作于谋也。发于声,见乎四支,谓非己心,不明也。欲人无己疑,不能也。过言非心也,过动非诚也。也于声,缪迷其四体,谓己当然,自诬也...
康熙书法临董其昌舞鹤赋帖
康熙书法临董其昌舞鹤赋帖...
文徵明行草书法词翰册城居烦暑
明代文徵明行草书法欣赏词翰册《城居烦暑》等右二词调寄风入松 右调寄满江红,徵明...
宋拓颜真卿楷书欣赏清远道士诗
宋拓唐颜真卿楷书欣赏清远道士诗(传),忠义堂帖书法图片15张。...
邓石如隶书欣赏《少学琴书册》
邓石如隶书欣赏《少学琴书册》这本隶书册,作于嘉庆己未(1799)年。体势值由雅驯而趋开张,笔意由温润而趋劲豪,气格宏阔而无纵横习气。是一件由厚积走向勃发之际的别致的佳作,多堪玩味。邓石如(1743-1805)字石如,号完白山人。书法精四体,且皆有独特面目。高傲的赵之谦,对邓氏也极...
赵孟頫与鲜于枢墨迹合册三幅
赵孟頫与鲜于枢墨迹合册三幅赵帖,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赵孟頫与鲜于枢墨迹合册之一·行书论枕卧帖 赵孟頫与鲜于枢墨迹合册之二·论裴行俭帖行书赵孟頫致鲜于枢尺牍,行草,纸本,纵24.5厘米,横45.5厘米。释文:陆沉于尘土中。不得致书。悬仰之怀。何可云喻。即日伏惟动静胜常。昨见教化公。...
米芾楷书欣赏《宋拓米元章小楷帖》
米芾楷书欣赏《宋拓米元章小楷帖》,来源《宋拓群玉堂米帖》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为宋四大书法家(苏、米、黄、蔡)之一。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精于鉴别。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