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苏黄米蔡
颜柳欧赵
二王书法
明清书家
名家书法
颜真卿行草书广平帖拓本
颜真卿行草书欣赏《广平帖》拓本,来源:《忠义堂帖》第二部,浙江省博物馆藏。...
文徵明小楷欣赏八十四岁书盘谷叙
文徵明小楷作品欣赏八十四岁书盘谷叙,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王羲之草书欣赏尺牍逸民帖
晋王羲之草书欣赏尺牍逸民帖,写於永和十—年(二五五),四行,二十九宇。《十七帖》第二通尺牍。帖中,王羲之申言:“吾为逸民之怀久矣。”王羲之曾於二十八岁许推迁不拜护军将军,有报殷浩书,曰:“吾素自无廊庙志……自儿娶女嫁,便怀尚子平之志”,此帖似重申夙志。可能是由於友人来函劝其再次出...
颜真卿行书信札欣赏鹿脯帖
颜真卿行书信札欣赏鹿脯帖拓本。约书于永泰元年(765年)。35.6×16.5厘米。凡9行,计82字。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此帖著录首见宋米芾《书史》,刻本存《忠义堂帖》。为颜真卿与李光进书。李光进是李光弼之弟,官至太子太保兼御史大夫。帖中称:“病妻服药,要少鹿肉...
北宋苏轼小楷欣赏《金刚经》
北宋苏轼小楷欣赏《金刚经》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词开豪放一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少负才名,博通经史。宋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
赵孟頫行书书法欣赏《乐志论》
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行书书法欣赏《乐志论》刻本乐善堂帖...
赵之谦书法欣赏节录古训册页
赵之谦书法欣赏节录古训册页十开,水墨纸本,作于1865年。...
黄庭坚行书欣赏《送刘季展诗帖》
黄庭坚行书欣赏《送刘季展诗帖》全称《送刘季展从军雁门关二首》,《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四》有载,约书于元丰七年(1084年)。刻入《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
黄庭坚行书作品沈睿达诗评
宋黄庭坚行书作品沈睿达诗评 黄庭坚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有《豫章黄先生文集》。词与秦观齐名,有《山谷琴趣外篇》、龙榆生《豫章黄先生词》。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苏轼...
颜真卿行书欣赏《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颜真卿行书欣赏《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明拓本(传)各纵28厘米;横15厘米,上海朵云轩藏。考唐颜真卿于天宝二载(七四三)罢醴泉尉,诣洛阳访张旭长史于裴儆宅,师事之。天宝五载罢长安尉,再访长史于裴儆宅,问笔法,得长史口授,遂有《述长史笔法十二意》之作。然止见于文,鲜有书迹流传。...
祝允明小楷欣赏东坡记游卷
祝允明小楷欣赏东坡记游卷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他的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俯,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
唐寅行书墨迹七律四首卷
明唐寅行书墨迹七律四首卷 纸本 22.7cm×192.5cm,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放大书法图片9张。此卷行书自书七律四首:《闻太原阁老疏疾还山喜而成咏辄用寄上》、《寄王马监》、《咏身》、《除夕》。前两首为投赠之作,正德九年(1509)王鏊退隐吴中,第一首即盛赞其勋位与清廉;后两首...
董其昌书法欣赏《前后赤壁赋》刻本
明代董其昌书法欣赏《前后赤壁赋》刻本行书书法图片15张...
赵孟頫草书欣赏保母砖跋卷
赵孟頫草书欣赏保母砖跋卷,纸本31.6*32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帖是赵孟頫出仕元朝的第二年,“因公事至杭”时,为友人周密所藏晋王献之书《保母砖》拓本作的跋。...
文徵明行书欣赏凤巢帖刻本大图
文徵明行书欣赏凤巢帖刻本;书法大图29P。文徵明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也许仕途坎坷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而大器晚成却使他的风格日趋稳健。文徵明是继沈周之后...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