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名家手迹
>
名人手迹
清高宗乾隆皇帝书法欣赏
乾隆皇帝,即清高宗(1711一1799),爱新觉罗·弘历,世宗四子。清代皇帝,1735一1795年在位。乾隆自幼就接受汉族传统文化教育,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无一不精,文化修养很高,执政后也十分重视文化建设,“稽古右文,崇儒兴学”。他对于书法的嗜好和倡导,比之祖父康熙更胜...
沈延毅书札手迹欣赏
沈延毅(1903-1992),字公卓,又作攻昨,号述菊.晚号天行健斋主。辽宁省盖州市人。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解放后历任东北博物馆研究员、沈阳市文史馆馆长、辽宁省政协常委、沈阳市政协常委。生前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中华诗词学会顾问等。[OT_p...
于右任行草书诗稿欣赏
于右任(1879-1964),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系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于先生不仅是一位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清末以来杰出的...
启功书法信札欣赏《致沙孟海尺牍》
启功(1912-2005),字元白,也作元伯,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满族,爱新觉罗氏,是清世宗(雍正)的第五子和亲王弘昼的第八代孙。...
苏渊雷书法信札手迹欣赏
苏渊雷(1908-1995),原名中常,字仲翔,晚署钵翁,又号遁圆。1908年10月23日,苏渊雷出生于浙江省平阳县玉龙口村(现为苍南县钱库镇人)。解放前曾任上海世界书局编辑所编辑、中央政治学校教员、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国文讲席、中国红十字总会秘书兼第一处长等职。1995年去世前为上...
缪钺书札手迹欣赏
缪钺(1904-1995),字彦威,江苏溧阳人,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1922年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文科。1924年北京大学文预科肄业。1924年冬,因父亲逝世,先生遂辍学教书以赡养家人,从此开始了长达七十年的教学和治学...
北宋范仲淹书札《远行帖》欣赏
北宋范仲淹行书手札《远行帖》也称修答帖,纵31.1cm,横39cm,11行90字,粉花笺本。 释文: “仲淹再拜,运使学士四兄:两次捧教,不早修答,牵仍故也。吴亲郎中经?"有失款待,乞多谢。吾兄远行,瞻恋增极,万万善爱,以慰贫交。苏酝五瓶,道中下药。金山盐豉五器,别无好...
北宋范仲淹书札《边事帖》欣赏
北宋范仲淹书札《边事帖》,又称《乡曲帖》,粉花笺本,纵30.5cm,横42cm,行书,13行93字。 释文:仲淹再拜,知府刑部仁兄:伏为起居万福。施乡曲之惠,占江山之胜,优哉乐乎。此间边事,夙夜劳苦。仗朝廷威灵,即目宁息,亦渐有伦序。乡中交亲俱荷大庇,幸甚。师道之奇,尤近教育...
蒋梦麟行书墨迹欣赏
蒋梦麟(1886-1964),原名梦熊,字兆贤,号孟邻,笔名唯心、惟心。浙江余姚人。1904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后自费留美。民国八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初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五四运动期间任北京大学教授兼总务长。后担任北大代理校长、中山大学校长、西南联合大学校务常委、国...
杨度手迹隶书五言联
杨度(1874--1931)原名承瓒,字皙子,后改名度,湖南湘潭姜畲石塘村人。早年师从王闿运,后留学日本。1902年与李笃生创办《游学译编》,并任东京留学生会会长。1906年主编《中国新报》,鼓吹君主立宪,曾任袁世凯参政院参政,发起组织筹安会。袁死后加入国民党,为民主革命甚力。晚...
郁达夫书法墨迹欣赏
郁达夫(1896--1945), 小说家。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 民国二年赴日,就读于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民国十年,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筹办“创造社”。同年并以处女作《沉沦》震惊当时文坛。先后主编有《创...
出版家张元济书法墨迹欣赏
出版家张元济书法墨迹欣赏张元济出版家,藏书家。字筱斋,一作小斋,号菊生,室名涉园。浙江海盐人。 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后在总理事务衙门任章京。1902年,张元济进入商务印书馆历任编译所所长、经理、监 理、董事长等职。商务书局任内为抢救文献不遗余力,创建涵芬楼。主持编辑《四部丛刊》,又...
朱熹信札《致表弟程询允夫书翰文稿》
朱熹信札《致表弟程询允夫书翰文稿》纸本33.5X45.3cm作于庆元元年(1195),辽宁省博物馆藏。又名《七月六日帖》、《允夫帖》等。信札二幅,此为七月六日帖,后有元、明两代共11家的题识跋浯,内容包括朱画象像。明王鏊《震泽集》云:“晦翁书笔势迅疾,曾无意于求工,而寻其点画波磔...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