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名家手迹
>
名人手迹
康里巎巎行草书《复兄子渊右丞札》
康里巎巎行草书《复兄子渊右丞札》,32×73cm,来源:2025香港苏富比秋拍。康里巎巎(1295-1345),字子山,號正齋、恕叟等,康里部人(康里為西北遊牧民族部落)。自幼受漢文化薰陶,曾先後任秘書監丞、秘書大監、集賢直大學士、奎章閣大學士、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知經筵事等職...
王守仁行书《家书三则》卷
王阳明先生字卷《家书三则》,纵24厘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藏。 阳明书致宝一姪收看。十月十六日。...
王守仁行书寄父札册
明代王守仁寄父札册页,纸本,31.9x23.9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此册原为5页,后裱为册,共二开半,每行11字左右,共25行、308字。各页均有虫蚀,托裱后又有虫蚀破孔三处,虫蚀处均有明显补填字迹。该书未收入《王阳明全集》。《王阳明佚文辑考编年》《王阳明法书集》《王阳明书法作...
倪元璐行书十七札册
倪元璐行书十七札册,纸本尺寸不等,故宫博物院藏。倪元璐,字汝玉,号鸿宝,明末官员、书法家。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有“笔奇、字奇、格奇”“势足、意足、韵足”的称誉。...
文徵明行书致执斋书札两通
文徵明行书致执斋书札两通,纸本,每半开纵二十七厘米,横十点五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这两通信札行书用笔潇洒流畅,毫无滞涩,转折处顿挫清晰明了,起笔处锋利尖锐,藏锋处遒劲老练。布局气脉一贯、老成稳重,没有忽高忽低的参差错落,令人观之有端庄文雅、平心静气之感。释文:承遣人船惠米五十石...
清代官员十二人手迹《贺刘母八秩寿诗册》
陈廷敬、王鸿绪、张英、韩菼等《行书贺刘母八秩寿诗册》,册页,水墨金笺,36×41.5cm×12开,来源:北京保利2022秋拍。 张玉书(1624-1711),字素存,号润甫,江苏丹徒人,张玉裁胞弟。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编修等;康熙二十三年(1684)授...
文徵明行书家书《付彭、嘉六书》
文征明行书家书《付彭、嘉六书》,纸本,南京博物馆藏。此册是文徵明于明嘉靖三年(1524)至嘉靖五年(1526)在京为官期间写给其子文彭、文嘉的六通家书。《九月望札》和《十月十九日札》作于嘉靖三年(1524),《九月廿四日札》和《闰月十九日札》作于嘉靖四年(1525),《会试札》和...
清末吴昌硕草书手迹欣赏
清末吴昌硕草书手迹欣赏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卿,字昌硕,别号苦铁,浙江安吉人。清末著名书画家,篆刻家。丙申岁寒,门下吴俊卿...
祝枝山书札欣赏《祝允明尺牍六则》册
祝允明尺牍六则册,来源:元明书翰第六十二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适有人自府前来云。府中已出告示。秀才告者限在三日内。纳银。限五日内。亦未审的否。家下乏识字者。想亲家已知。若果然。愚意明日且早去告过了。随即收拾纳银可也。料吾亲家之事。彼加意赞成。岂有不力而疑阻。但上前为妙。昏暮...
明朝驸马沐昕书法墨迹欣赏
沐昕(1386-1453),西平侯沐英第五子,安徽定远人,永乐元年(1403)尚朱棣之女常宁公主,封驸马都尉。永乐十年(1412)七月,沐昕奉命营建武当山宫观,并题写匾额。沐昕经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五朝,为明代的勋臣贵戚。 沐昕行书跋元佚名宦迹图,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
国学大师王国维遗书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伯隅,号礼堂、观堂、永观,浙江海宁人。其学问广博精深,研究领域横跨哲学、文学、美学等多个学科。1927年6月2日,正值人生壮年和学术颠峰的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成为学术界的一桩“公案”。其时,王国维正担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与梁启超、...
王阳明弟子顾应祥书法欣赏
顾应祥(1483年-1565年),字惟贤,号箬溪,王阳明弟子、思想家、数学家。祖籍长洲。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顾应祥一生勤奋好学,手不释卷,九流百家,无所不窥;读书则"必传证精解,务当于心而后已"。少年时曾随阳明、增城二先生游学。喜...
明代李应祯行书札页
明代李应祯行书札页,上海博物馆藏。李应祯(1431-1493),初名甡,字应祯,以字行,改字贞伯,号范庵,江苏苏州人。生长于南京,多游寓宜兴,中年始返苏州定居。好古博雅,尤尚气节,颇负时誉。书法篆、楷皆入格,行草遒劲隽秀。因曾任中书舍人,书法受台阁体影响,在远离政治中心后,逐渐对...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