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名家手迹
>
名人手迹
清状元张建勋书法手迹欣赏
清光绪十五年科举状元张建勋的书法手迹欣赏;墨迹图片4P...
金庸手札欣赏
金庸,本名查良镛,生于1923年,浙江宁海人。1955年,查良镛偶试身手,写出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一举成名。“金庸”作为一个“神话”由此诞生。1972年,金庸挂印封笔,金盆洗手。封笔之后,查良镛把近20年来所写的武侠小说逐...
沈从文书法手迹欣赏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生于中国湖南省凤凰县。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小说家、散文家和考古学专家。 早年曾参加土着军队因受五四运动余波影响,对新文学产生兴趣,乃弃武从文,从事写作。民国十二年到北京次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曾编辑《京报》副刊、《民间文艺》周...
姚茫父书法手迹《录吴寿卿诗》
姚茫父(1876-1930),茫父名华,字重光,号茫父,贵州贵筑(今贵阳)人,寓居北平莲花寺,因号莲花盦,又署弗堂,寓半佛之意。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举人,三十年(1904)进士。旋赴日本游学,入东京法政大学,以优等生毕业,返国为邮传部船政司主事,与陈叔通、邵仲威等创立政法学...
黄炎培书法手迹欣赏
1878年10月1日,黄炎培出生在今上海市川沙镇的内史第。内史第是一座宅院,主人是清朝内阁中书沈树镛,故称沈家大院。这个大院在川沙声名赫赫,因为它居住过三户名人,一个是黄炎培;另一家是宋家,宋庆龄等宋氏三姐妹就是在这里出生;第三家是鼎鼎大名的胡适,他也在这个大院里生活过。黄炎培是...
康熙皇帝玄烨书法欣赏
康熙(1654-1722)即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世祖三子。1661一1722年在位,是历史山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八岁即位,年号康熙。亲政后,智捕鳌拜,永停圈地,出旗为民,发展生产,加强皇权,平定三藩,平噶尔丹,驱逐沙俄,巩固一统。精于儒学,对算学、水利、测量亦多造诣。设馆纂修《...
帖学名家吴荣光书札手迹欣赏
吴荣光(1773-1843),原名燎光,字殿垣,一字伯荣,号荷屋、可庵,别署拜经老人、白云山人,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至湖广总督。吴荣光毕生好收藏鉴赏文物字画,他用俸禄购置了数十箱碑帖、几万册图书,运回佛山的书箱竟有40多箱之巨,收藏在赐书楼大树堂。吴...
倪元璐书札手迹欣赏
倪元璐(1594-1644),字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授编修之职。祟祯时,深受器重,声望很高,从侍讲累官至国子祭酒。但旋受奸臣陷害,退隐故乡;崇祯十五年(1642)再度受召任兵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但国运衰弱,独梁难支,颓势难挽。崇祯十七年(1644...
清高宗乾隆皇帝书法欣赏
乾隆皇帝,即清高宗(1711一1799),爱新觉罗·弘历,世宗四子。清代皇帝,1735一1795年在位。乾隆自幼就接受汉族传统文化教育,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无一不精,文化修养很高,执政后也十分重视文化建设,“稽古右文,崇儒兴学”。他对于书法的嗜好和倡导,比之祖父康熙更胜...
沈延毅书札手迹欣赏
沈延毅(1903-1992),字公卓,又作攻昨,号述菊.晚号天行健斋主。辽宁省盖州市人。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解放后历任东北博物馆研究员、沈阳市文史馆馆长、辽宁省政协常委、沈阳市政协常委。生前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中华诗词学会顾问等。[OT_p...
于右任行草书诗稿欣赏
于右任(1879-1964),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系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于先生不仅是一位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清末以来杰出的...
启功书法信札欣赏《致沙孟海尺牍》
启功(1912-2005),字元白,也作元伯,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满族,爱新觉罗氏,是清世宗(雍正)的第五子和亲王弘昼的第八代孙。...
苏渊雷书法信札手迹欣赏
苏渊雷(1908-1995),原名中常,字仲翔,晚署钵翁,又号遁圆。1908年10月23日,苏渊雷出生于浙江省平阳县玉龙口村(现为苍南县钱库镇人)。解放前曾任上海世界书局编辑所编辑、中央政治学校教员、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国文讲席、中国红十字总会秘书兼第一处长等职。1995年去世前为上...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