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书法题签
名人手迹
心经书法
书法专题
名家手迹
明代姚绶书法墨迹《题赵孟頫书画卷》
明代姚绶书法墨迹:题赵孟頫书画瓮牖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姚绶书法题字:甕牖图成化巳亥(1479年)十月望姚绶书姚绶书法墨迹局部大图欣赏...
徐悲鸿致齐白石信札墨迹欣赏
徐悲鸿致齐白石信札八通,北京画院藏。当齐白石和徐悲鸿的名字并列在一起的时候,很多人也许想不到,他们竟然是惺惺相惜的知己。一位是传统中国画大师,一位是用西方绘画改造中国绘画的推动者,两人之间31岁的年龄差距,似乎也让他们之间不应该产生太多交集。然而,从北京画院所藏的一封封由徐悲鸿写...
明代彭年信札墨迹2通《致钱榖札》
明代彭年信札墨迹2通《致钱榖札》彭年(1505-1567),字孔嘉、孔加,号隆池山樵,长洲人。布衣,公诗文,精书法。钱榖(1509-1578年后),字叔宝,号罄室,长洲人。少孤家贫,从文徵明游,善书画。彭年《致钱榖札》之一,34×26cm,上海博物馆藏。释文:鼎郎今日想遂勿藥,頭...
枝指山人祝允明书法题赋铁笛图卷
枝指山人祝允明书法题赋《铁笛图卷》,上海博物馆藏。释文:會稽老壑生黑金,神噓鬼吸具五音。山靈不寧持送帝,教具口耳人間吟。豪來哮吼艷調笑,崑山玉碎鳳皇叫。殘簧一片在故宮,拾取磨成琯六竅。雌龍響歇小女持,鐵精坐調雙花枝。大枝拈枝對郎插,小枝掩扇誨妖癡。呈妖獻調今小仙,張卿友之殊愛憐,...
明代沈周书法题跋赵孟頫书画卷
明代沈周书法题跋赵孟頫书画瓮牖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长州相城(江苏吴县)人。沈周一生不仕,淡泊功名,博览勤学,仅“以丹青以自适”,他在绘画、书法和文学艺术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元代张天雨书法墨迹赏析《题画》
元代张天雨书法题跋赵孟頫书画瓮牖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坐瓮牖下见贫居而无病色此画史用意所在张天雨观张雨行草书《题张彦辅画诗卷》,纸本29.3×148.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其诗清虚雅逸,其书清劲流利,舒放而又雍容,多具变化,又颇有些峻厉狂怪。此帖堪为文书融通的佳作。释文:清...
元代李溥光书法题跋千里江山图
元代李溥光书法题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溥光(生卒年不详),元代高僧。字玄悟,号雪庵,俗姓李,又称普光。大同(今属山西省)人。溥光是一个难得的全才,诗、书、画无所不精。溥光评论书法的文章有《永字八法变化三十二势》、《雪庵字要》。溥光主张榜书当以神气自然为上。提出...
宋代蔡京行书《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跋》
宋代蔡京行书《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跋》,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政和三年闰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事在作之而已。...
元末昆山才子顾阿瑛书法墨迹
元末昆山才子顾阿瑛书法墨迹:跋赵孟頫书画瓮牖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顾阿瑛(1310-1369)名瑛、一名仲瑛,字德辉,号金粟道人,出生于昆山望族。顾阿瑛与倪云林(无锡)、曹梦炎并称为江南三大巨富。其才性高旷,精于音律,擅长吹、拉、弹、唱,少轻财结客,以声伎广交四方宾客;年三十读...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行书秋清帖
宋諸名家墨寶冊--宋陸游書尺牘,尺寸:40.5x70.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自幼好学不倦,29岁时,赴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应锁厅试,名列第一,因居秦桧孙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国耻“喜论恢复”,竟在复试时被除名。他...
元代诗人汤炳龙书法墨迹欣赏
元代诗人汤炳龙书法题跋赵孟頫书画瓮牖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汤炳龙(1241-1323),字子文,自号北村老民。其先山阳(今淮安)富家,家破后流寓京口(今镇江)。辟庆元市舶提举。工于诗,学问该博,善谈论。于《四书》、《五经》皆有传注,尤深于《易》。著有《北村诗集》。...
明代馆阁巨手吴宽行书尺牍欣赏
明代馆阁巨手吴宽行书尺牍欣赏吴宽行书《致启南契兄尺牍》,纸本24.4×32.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雅愛所及。感感。座間道吾兄苦於丹毒。不覺為之惘然。計此時已好未。幸善調理將息。勿為過勞也。詩社寥寥。專俟入城。貴體倘未全愈。就醫亦便。望照諒。契弟吳寬頓首。啟南契兄先生執事...
欧阳询楷书集字对联24幅
欧阳询楷书集字对联24幅,来源:上海书画出版社《欧体集字帖》欧体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一种楷书字体,其特点是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聚。既欹侧险峻,又严谨工整。欹侧中保持稳健,紧凑中不失疏朗。...
明代文学家、书法家陆深行书手札欣赏
明代文学家、书法家陆深《行书书札》,23.5×16.3cm,湖北省博物馆藏。释文:初一日晚黄檯到山居具说委曲,未敢遽以為然,今早得报书并见信牌,不能不疑。一 则恐此公之不测, 一则虑此事之中变也。幸与元甫仔细商量。调停之说,须要用 却得两家归一方稳。若款兵之词,卖阵之策,不可不防...
明代吴门书派黄姬水书札精品六通
明代吴门书派黄姬水书札精品六通黄姬水(1509-1574)初名道中,字致甫,后更名姬水,字志淳、又字淳父,长洲(江苏吴县)人。黄姬水的书法除了直接师承文徵明、祝允明外,还着力于虞世南、王宠二家。黄姬水的书法存世不多,大多为行草墨迹,这些作品行草相杂,萧散跌宕,有晋人风韵,既不似祝...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