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书法题签
名人手迹
心经书法
书法专题
名家手迹
高桥石斋书法《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
日本高橋石斎(1820-1875)書《韓退之送李愿帰盤谷序》,折帖27cm,印記:高橋氏図書記,高橋昌長珍蔵之記,津田左右吉旧蔵,現藏早稲田大学図書館。 ...
明代倪元璐小字行楷家书《致母亲书》
明代倪元璐小字行楷家书《致母亲书》。凡10列,计173字,因为是写给母亲,所以格外恭谨细致,每列右侧还有墨笔圆圈,加以句读,似为方便母亲阅读的贴心所为。其恭敬孝顺之情,溢于字里行间。释文:男元璐禀上母亲。男自甚安。媳妇于七月初一日到矣,上下大小,亦俱平安,皆母亲之庇。男只是衙门事...
鲁迅手迹《致母亲信札》2封
从1930年到鲁迅逝世时,六年多的时间里,写给母亲的书信就多达116封,先生不仅在家书里向母亲报平安,免得母亲挂念,还经常把近照寄给母亲。母亲收到鲁迅寄来的照片,常放在枕边,想念时就拿出来看看。也同样是出于孝心,让鲁迅对母亲隐瞒了自己的病情,直到临终前才在给母亲的信中说出了自己患...
万青铨小楷书法《题先大夫书壮游诗》
万青铨小楷书法《题先大夫书壮游诗》(万遇菴书庐山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万青铨,生平不详,浔阳(今九江)人。道光年间他为豫章书院主持刊刻过《正蒙四书集注》,并校正《十三经集字摹本》,致力于蒙学教育。道光壬辰冬十一月七代孙青铨谨书于南昌学舍西斋...
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傅斯年信札6件
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傅斯年信札6件,来源:西泠印社拍卖会。傅斯年(1896~1950),初字梦簪,改字孟真,山东聊城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年底公费赴英国留学,后又赴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和历史。曾任中山大学教授、中文及历史系主任、代理文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
近代沈尹默行书《题鲜于枢石鼓歌》
近代沈尹默行书题跋《鲜于枢草书石鼓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鮮于困學歿於大德壬寅,此卷為辛丑所書,時年四十五,蓋晚歲用意之作。余平生所見,當以此為困學草書第一。昔吳匏庵稱其草書從真行來買,故落筆不茍,點畫所至,皆有意態,使人觀之不厭。不若今人未識歐、虞,徑造顛、素,其散漫連延...
清代高士奇行书《题鲜于枢石鼓歌》
清代高士奇行书题跋《鲜于枢草书石鼓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臨川聶大年評困學老人書云:“書法盛於晉,至唐顏、柳出,法度漸廢。又至宋蘇、米出,晉、魏之風軌掃地矣。鮮于伯幾與趙文敏同學書,而草有過文敏處。”陳敬宗學士言其駸駸入王氏之門墻,當時見重如此。要之顏、柳、蘇、米正是魏晉...
清代张廷济行书《杂书册》
清代张廷济行书《杂书册》,上海博物馆藏。张廷济(1768~1848),原名汝霖,字顺安,号叔未,晚号眉寿老人,室名八砖精舍,浙江嘉兴人。嘉庆三年解元。金石学家、书画家。精金石考据之学,收藏鼎彝、碑版书画甚丰。...
文徵明行书题识《溪山云霭图卷后跋》
文征明行书题识《沈周溪山云霭图卷后跋》,31.5×374cm,来源:嘉德拍品,成交价RMB: 3,920,000(含佣金) 跋文:石丈高情点笔间,悠然胸次白云闲。凭君莫作元晖看,自写吴门雨后山。吴门何处墨淋漓,最是西山雨后奇。一段胜情谁会得,千年摩诘画中诗。当年诗律...
文徵明行书鉴定马和之画卷
文徵明行书鉴定马和之画卷(宋高宗书《毛诗小雅》马和之小雅南有嘉鱼篇书画卷),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
猪年春联--米芾行书集字版
2019己亥米芾行书集字春联横批 米芾行书集字五言春联 猪年七言春联米芾行书集字版...
猪年颜真卿楷书集字春联(附横批)
猪年颜真卿楷书集字春联横批 颜体楷书集字五言春联 颜体楷书集字七言春联...
清朝瑾妃娘娘《账目收支明细》
清朝瑾妃娘娘的《账目收支明细》瑾妃(1873-1924),姓他他拉氏,原任户部右侍郎长叙之女,满洲镶红旗人,清朝光绪皇帝的妃子,其妹是珍妃。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光绪帝的选后大典上,瑾妃和妹妹珍妃同时入选,成为光绪帝的妃子,并在隔年元月行大婚礼,之后分别以瑾嫔和珍嫔的身份入...
周恩来手迹--西泠印社拍卖品4件
周恩来手迹,来源: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网站 周恩来有关中美建交的签赠本杂志一册,成交价RMB: 218,500(含佣金)1971年12月3日,周恩来在这份《生活》杂志上签了名。这份《生活》周刊刊发于1971年7月,其中登载了周恩来发布尼克松将于次年五月访华的信息,是国外对此事最早...
明代名臣陈敬宗书法墨迹欣赏
明代名臣陈敬宗书法墨迹:题俞和自书诗卷,故宫博物院藏。陈敬宗(1377—1459),字光世,号澹然居士,浙江慈溪人。永乐二年(1404)与李时勉同举进士。选庶吉士,参修《永乐大典》,擢刑部主事。迁南京国子司业,进祭酒。以师道自任,立教条,革陋习,德望文章,名闻天下,与李时勉同为士...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