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名家书法
>
苏黄米蔡
米芾书法兰亭序跋二则拓本
米芾书法兰亭序跋二则拓本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米黻记 米芾平生真赏 米友仁审定恭题...
蔡襄楷书刻本《谢赐御书进诗表》
蔡襄楷书刻本《进诗表》,来源: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宋仁宗曾御书“君谟”赐蔡襄。为报答皇恩,蔡襄恭作表文并七绝一首献上。《谢赐御书诗表》书法笔笔精到,端正恭敬。蔡襄还将此作刻石奉呈翰林院。 ...
米芾行书《承天帖》
米芾行书《承天帖》释文:承天无可观。虚诲恨参差不相及于山间也。承作新冠甚精,借一阅。前者已送去,别作样造也。换却一盆儿,人人道可惜,不知万事贵适用也。苦热,未得奉谒。宅中凉否?此热甚。芾顿首。道复甲兄。...
米芾行书《江宁帖》
米芾行书《江宁帖》,书于崇宁元年(1102)。 倅同官来 江宁少小相识父处 刁幕熟乡人 一戎同官来须少过从 亦是未得报间同出入 游山之人三处是饭主人 贵人出入难不敢牵率 知客位榜甚严此为常 人设耳岂米老有不得 船之理呵呵俟 面千也 芾惶恐再拜(此帖首行应有脱误)...
米芾行书《具状帖》
米芾行书《具状帖》释文:芾顿首再拜。知府内阁侍郎台坐。比具状计达。久不辱书,岂所怀终未宣彻?临风悢悢!向热,恭惟神明相佑。台候起居万福。芾蒙恩,未即参晤,伏惟珍卫。谨具状,不备。芾顿首再拜。知府内阁侍郎丈台坐。...
苏轼手札精品《临政精敏帖》
苏轼临政精敏帖,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端匋斋本。书于熙宁三年(1070年)十月二十八日(农历),是当年立冬前三日。此帖凡十八行,计二百四十八字,收录于《成都西楼苏帖》,表达了立冬将至,作者对亲人、朋友的怀念与关心。轼啓。因循久不奉状,亦多时不捧来诲,倾系殊深。即日远想尊体佳胜。侄...
米芾草书《葛叔忱帖》
米芾草书《葛叔忱帖》,凡十一行,共九十七字。写于元符二年(1099)六月前。存明拓《停云馆帖》。米芾草书《葛叔忱帖》,来源:贯经堂米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葛叔忱家計如何?何人經理?子弟成長不?莫且依邵氏過不?邵氏而子弟生事如故不?令人念之。白老住院隨小師在丹徒安...
米芾行书《老妻帖》
米芾行书《老妻帖》,英光堂帖第三卷,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老妻上问,夫人玉体万福。杨家夫人乍到,未得去拜,屈同官于此,必得款还往也。才回谒杨,签归便行。知有人在彼,故立草草作数字,不得周悉,书表司与假,遂小儿作书。不罪不罪。芾再拜。...
苏轼行书欣赏楚颂帖附跋
苏轼行书欣赏楚颂帖附跋《楚颂帖》亦称《种橘帖》、《买田阳羡帖》,原帖真迹早已毁灭,明代徐溥的拓本存世也很难见到。民国时有人在市上以重金购得此拓本,后来又落到了日本人手中,后辗转至台湾。唐寅跋鲜于枢跋赵松雪跋祝枝山跋...
苏轼行书欣赏《尊丈帖》
苏轼行书作品欣赏《尊丈帖》;约书于1093年(元祐八年)。 宋苏文忠公轼书--宋苏氏一门法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尊丈不及作书。近以中妇丧亡,公私纷冗,殊无聊也。且为达此恳。轼又白。...
苏轼书法《净因院画记》欣赏
此文乃作于熙宁三年十月。据《东京梦华录》卷三,净因院在州西油醋巷。此文明言,文同将出守陵阳而西,与苏轼同往净因院别道臻禅师,并画两竹梢一枯木于其东斋,苏轼为之作记。那么,画与记必作于文同将赴陵州之前。据上文《墨君堂记》系年考正,文同于熙宁三年...
宋代丝织《米芾书唐诗》卷
宋织米芾书唐诗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丝织字:十二层城阆苑西。平时避暑拂虹霓。云随夏后双龙尾。风逐周王八骏蹄。吴岳晓光连翠巘。甘泉晚景上丹梯。荔枝卢橘沾恩泽。鸾鹊天书湿紫泥。襄阳米芾。织印二:楚国米芾。海岳庵。...
苏东坡大字楷书欣赏《过都昌诗》
苏东坡大字楷书欣赏《过都昌诗》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于四川)人。苏轼早年学“二王”,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晚年又学李北海,又广泛涉猎晋唐其他书家,形成深厚朴茂的风格。释文: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水隔南山人不渡,春风吹老碧桃花。眉山...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