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名家书法
>
苏黄米蔡
蔡襄书法行草尺牍《脚气帖》
蔡襄书法行草尺牍《脚气帖》约1060年纸本行书26.9cmX21.7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脚气帖》《石渠宝笈初编》著录之《宋诸名家墨宝册》,蔡书《脚气帖》为其中之一幅。原迹曾刊于《故宫周刊》合订本第十六册。蔡襄书法大多正楷,此帖别开生面,为行草书,其笔法精妙,行笔流...
米芾行书墨迹《复官帖》欣赏
米芾行书墨迹《复官帖》页,纸本;纵27.1cm,横49.9cm。故宫博物院藏。《复官帖》,据考证当作于崇宁三年(1104)五月。凡十三行,共90字。字型大小错落,字字侧欹险峻,左右腾挪,信手挥就,然绝无造作之气,仿佛西方艺术大师的一幅速写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珊瑚复官二帖》...
米芾行书《主家林馆帖》
米芾書主家林館帖,1帖;30cm,日本国立国会図書館,久保寺正篤1879年出版。释文:主家林馆御沟西,杨柳芙蓉映舞衣。玉沼萍开鱼上跃,绣帘花妥燕低飞。微风翠辇宫中出,淡月霓旌苑外归。四海升平当此日,万年行乐莫相违。翠盖龙旗出建章,莺啼百啭柳初黄。昆...
米芾行书《送李太守赴上洛》
米芾書送李太守序,1帖;27cm。日本国立国会図書館,1881年版。送李太守赴上洛商山包楚邓,积翠蔼沉沉。驿路飞泉洒,关门落照深。野花开古戍,行客响空林。板屋春多雨,山城昼欲阴。丹泉通虢略,白羽抵荆岑。若见西山爽,应知黄绮心。...
米芾《通判帖》书法赏析(清拓)
《通判帖》凡十四行,共八十一字。存清拓《三希堂法帖》。此为米芾在涟水时与楚州通状门状。盐城县亦为楚州属邑也。通判乃知州之副,「入则贰政,出则按县」(《宋史·职官七》),此帖即通判先按涟水复巡盐城之实。艺术赏析:此帖近于小楷之作,比起之前的《参政帖》及《陈揽帖》,又更恬静。这样的小...
宋刻米芾英光堂帖下册(香港藏)
宋刻米芾英光堂帖下册,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英光堂帖》为南宋私家所刻米芾书法专帖。其中所收录各帖的墨迹母本均已散失。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所藏宋原刻初拓《英光堂帖》第三卷,为存世孤本 ,亦是唯一保持原石面貌者。被张伯英称赞为 “摹勒之妙,不减墨迹。”,真“宋本仅存”也!此本徐渭仁等...
米芾书法专帖《英光堂米帖》(台北藏)
米芾书法专帖《英光堂米帖》(上海徐氏本)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徐渭仁题跋:英光堂帖世尠传本。范大澈碑帖纪证云。豊存叔得于袁柳庄家今止一册。余不知散落何处。盖三百年前宝贵女传。壬寅五月。携家吴门。兵戈患难之中。一旦得之於修仙巷李氏。虽仅有三十五帖。大美忌完。亦不作求...
宋刻米芾英光堂帖上册(香港藏)
宋刻米芾英光堂帖上册,徐渭仁旧藏本,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英光堂帖》为南宋私家所刻米芾书法专帖。其中所收录各帖的墨迹母本均已散失。全帖较为忠实的保存了行楷、草书等多种米书面貌,书迹年代早晚兼备,展现了米芾不同时期的书名方式,这也为鉴定米芾其他书法作品提供了绝佳参考。 杨守敬书法...
苏轼行书欣赏《治平帖》
宋代苏轼行书欣赏《治平帖》卷,纸本,行书,纵29.2cm,横45.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轼启:久别思念不忘,远想体中佳胜,法眷各无恙。佛阁必已成就,焚修不易。数年念经,度得几人徒弟。应师仍在思蒙住院,如何?略望示及。石头桥、堋头两处坟茔,必烦照管。程六小心否,惟频与提举是...
苏轼行书《次韵答刘泾一首》
苏轼行书《次韵答刘泾一首》,来源:成都西楼苏帖,天津博物馆藏。 次韵答刘泾一首。吟诗莫作秋虫声,天公讳君钩物情,遣君未老华发生。芝兰得雨蔚青青,何用自燔以出馨。细书千纸杂真行,新音百变口如莺。异议蜂起弟子争,舌翻涛澜卷齐城。诗书堆胸兀相撑,以病为乐子未惊。我有至味非煎烹,是中之乐...
苏轼61岁行书《黄焘帖》
宋代苏轼行书《黄焘帖》(给退翁信),绍圣三年(1096),来源:宋拓《西楼苏帖》,天津博物馆藏。 苏轼书法《黄焘帖》局部大图 释文:本州黄焘推官,实甚廉干,郡中殊赖之。不知今岁举削能及之否?孤 进无缘自达,不免僣言,不罪!不罪!博罗正月一日夜,忽失火,一邑皆为灰烬, ...
苏轼行书《子由生日诗帖》
宋苏轼行书子由生日诗帖,绍圣元年(1094),来源:宋拓《西楼苏帖》,天津博物馆藏。观海堂苏帖《子由生日诗帖》,清道光十八年(1838)刻帖。...
黄庭坚书法拓片《题永州淡山岩》
黄庭坚书法拓片《题永州淡山岩》碑,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湖南永州澹岩(毁) 释文:去城二十五里近,天与隔心俗子尘。青蛙秋虫不到耳,夏凉冬暖总宜人。岩中清磬僧定起,洞口绿树千家春。惜哉此山世未显,不得雄文鑱翠珉。淡山淡姓人安在,征君避秦亦不归。石门竹径几时有,琼台瑶室至今疑。...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