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苏黄米蔡
颜柳欧赵
二王书法
明清书家
名家书法
王羲之楷书霜寒帖
王羲之楷书霜寒帖释文:臣羲之言,霜寒伏愿圣体与时御宜,不胜驰情谨附承动静。臣羲之言。...
王羲之草书狼毒帖
王羲之草书狼毒帖,拓本。3行,20字。入刻《淳化阁帖》、《澄清堂帖》、《大观帖》、《绛帖》等。这是王羲之向友人求药的一通尺牍。东晋时,士大夫之间的馈赠之事至为寻常,信奉道教并好服食者,药石也是互通之物,在王羲之其他尺牍中亦能见到这类文字。帖文大意为:我需要狼毒这味药,四处购求都未...
王羲之草书拓本《定听帖》
王羲之草书《定听帖》拓本,2行,14字。被米芾、黄伯思、王澍三家辨为伪帖。米芾认为《淳化阁帖》第六卷中,自“疾患”至此,五帖皆伪。然其中“想弟”一帖历来颇有争议。《大观帖》、《绛帖》、《淳化阁帖》收刻此帖。 释文:定聽他母子哀此,遂不還。可令未也。...
王羲之草书丹杨帖
王羲之草书丹杨帖拓本,5行,42字。此帖入刻《大观》、《宝贤》、《淳化》。此帖被米芾、黄伯思、王澍辨为伪帖。黄以为此帖与后面“尚停帖”、“長平帖”、“都下帖”、“熱日帖”、“期已至帖”、“旦反省帖”七帖,皆後人依仿。丹陽是县名,因以其地多赤栁,故曰“丹楊”。第三行中部顧從義釋作“...
赵孟頫行书尺牍《致子明经历郎中契友阁下》
赵孟頫(1254-1322),元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昴,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中年曾作孟俯,湖州(浙江吴兴)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自幼聪明,读书过目成诵,为文操笔立就。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后来奉元世祖征召,历仕五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信佛,...
王羲之草书舍子帖
王羲之草书舍子帖,拓本。二行,十九字。《大观帖》、《玉烟堂帖》亦收刻。。第一行起首“信云”之“信”字的“言”部上方,《淳化阁帖》作两点,《大观帖》、《玉烟堂帖》仅作一点。第二行“欲几许”之“欲”字,《淳化阁帖》、《玉烟堂帖》皆有一点,而《大观帖》则无。“舍子”,姚鼐《法帖题跋》谓...
王羲之行草书事长毕帖
王羲之行草书事长毕帖,又称《事长帖》。 3行,21字。高29厘米。入刻《宝晋斋帖》。释文:事长毕,举宅陨绝。当复奈何!穆桓不可忍见,但有塞鲠。...
王羲之草书如常帖
王羲之草书如常帖,拓本,四行,三十六字。此帖亦收刻於《大观帖》、《绛帖》等刻帖中。第一行“匈中”之“匈”字,即今之“胸”字,古代“胸”字常常写作“匈” 。乃形声字,“凶”为音符,“勺”为义符。第二行“淡闷干呕”之“淡”字,通“痰”字。第三行“高”字,根据上下文,当作“笃”。帖文大...
王羲之行书州民帖
王羲之行书州民帖,4行,35字。高29厘米。入刻《宝晋斋帖》。释文:州民王羲之死罪:贤弟逝没,甚痛。奈何!白牋不备太尉,门左不可言。同此酸慨!王羲之顿首。...
董其昌行书诗词手稿册
明董其昌诗词手稿册,十三开,31.3x47.5厘米,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釋文:詩餘。宿雨初收。曉烟未泮。亂雲都逐飛龍。文君翠黛。一霎變顰容。多少風鬟霧鬢。青螺髻。飄墮空濛。頻騁望。征帆沒處。遠靄與俱窮。念古來名手。誰如莊子。筆底描風。有江南一...
王羲之草书雨晴帖
晋 王羲之草书雨晴帖,3行,27字,收刻入《澄清堂帖》、《玉烟堂法帖》等。 释文:顷下大雨,晴便大热。得书知汝各佳为慰。吾肿水得此热,益匆匆未知。...
王羲之草书有书帖
王羲之草书有书帖,2行,19字。高29厘米。入刻《宝晋斋帖》。释文:昨近有书至此,故不多也。迟其书,不悉耳。羲之白。...
王羲之草书长平帖
王羲之草书长平帖,拓本。4行,38字。入刻《大观帖》、《淳化阁帖》。此帖被辨为伪帖。黄伯思以为此帖“筆力短淺”。然此帖气息质朴,章法亦佳,似有右军意,学之无碍。安思远藏本 对照释文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本释文:得告,承長平未佳,善得適適,君如常也。知有患苦,耿耿。念勞心,食少,勞...
王铎55岁行书过半塘张园自书诗
王铎55岁行书过半塘张园自书诗册,纸本,31.5×18厘米,20开,私人藏。图源: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藏书。 款识:丙戌(1646年)端阳后二日书于琅华馆中㶏渔王铎六韬义丈正 ...
王羲之草书多日帖
王羲之草书多日帖,拓本。三行,二十九字。《大观帖》、《玉烟堂帖》亦收刻。第一行“羲之白”之“白”字,《淳化阁帖》与《大观帖》皆作“白”,而《玉烟堂帖》无“白”字第一笔,作“日”状。第二行“比问”的“问”字,《淳化阁帖》、《玉烟堂帖》皆刻作草书之“门”字,而《大观帖》则刻为草书之“...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