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苏黄米蔡
颜柳欧赵
二王书法
明清书家
名家书法
董其昌55岁临钟王帖册
明董其昌临钟王帖册,纸本,19.7x2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册为董其昌五十五岁所作,分别临写钟繇〈力命表〉、〈墓田丙舍帖〉、〈戎路表〉、王羲之〈曹娥碑〉、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等五段。董认为临帖要参离合,不能太似或不似,此五段皆节临,字句与原帖有出入,是掌握其精神的意临。 ...
米芾小楷《宝章待访录》册
宋米芾小楷《宝章待访录》册,纸本24x31.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釋文:寶章待訪錄。襄阳米芾。漢河間憲王購書必錄古簡。梁武元隋唐文帝金題玉躞。錦質繡章。破紙斷麻取而華國。天寶以後。或進書得官。亦知上篤好。本朝太宗混一。偽邦國書皆聚。然士民之間尚或藏者。既非寶鑑。皆以...
清代金农楷书《友论》册
清代金农楷书《友论》册,纸本,27x26厘米×20开。1741年作,图源:西泠印社拍卖,成交价RMB: 784,000(含佣金)款识:友论。吾友非它,即我之半,乃第二我也,故当视友如己焉。友之与我,虽有二身,二身之内,其心一而已,相须相佑,...
赵孟頫行书《致子敬札》
赵孟頫行书《致子敬札》,纸本25.2x15.9厘米,见于《元人诗翰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人詩翰冊:元僧明本書七言絕句釋文:喬松疎秀是誰栽。擬作明堂梁棟材。鱗甲滿身多蛻化。獨留清影印蒼苔。至正四年春(1344年)三月。中峰釋明本書。 元人詩翰冊:元趙孟頫致子敬教授尺牘釋文:孟...
赵孟頫行书《洛神赋》秋碧堂刻本
赵孟頫行书《洛神赋》,秋碧堂刻本。赵孟頫临王献之的《洛神赋》。现在我们知道小王的洛神赋十三行,其南宋贾似道的石刻还藏在国家博物馆,但在当时,这件作品的墨迹就在赵孟頫手中。因此他常写洛神赋。当然,王献之的《洛神赋》是小楷,而赵孟頫的多是行书,他的这种临习摹写,非求形似,而是追求晋人...
苏轼行书《致主簿曹君尺牍》
宋四家書卷:蘇軾致主簿曹君尺牘 苏轼行书致主簿曹君尺牍,27.8x38.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釋文:軾啟。袞袞職事。日不暇給。竟不獲款奉。愧負不可言。特辱訪別。惋悵不已。信宿起居佳勝。明日成行否。不克詣違。千萬保重保重。新酒兩壺。輒持上。不罪浼瀆。不一不一。軾再拜主簿曹君...
清代陈邦彦楷书《涨昆明池赋》册
清陳邦彥書唐人賦冊,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偶临宋梦英大师诗帖,深得柳家三昧。因仿其法,兼用钟越公笔意。如灵飞度人,欲使合而为一也。邦彦...
明末清初余思复书法作品欣赏
余思复(1614-1693),字不远,晚年号中屯,明末清初福建将乐县余源村人。余思复的书法造诣很深,风格与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相似,讲求笔致墨韵,风格清润,"于率易中得秀色"。他曾在江苏太仓县隆福寺留下许多书法作品。县内和邻近县的古刹名寺多邀他书写联牌、匾额或...
米芾篆书御制文宣王赞碑
御制文宣王赞碑,宋真宗赵恒撰,米芾篆书,北宋崇宁四年(1105)书,石在安徽省无为县。 整幅高150厘米,宽88厘米。此为清拓本,国家图书馆藏。 陆和九旧藏并题跋...
林佶楷书《闲邪公家传》
林佶楷書《閑邪公家傳》,水墨紙本,冊頁六對開,每開23x10.5cm。图源:香港佳士得拍賣,成交價HKD 352,800林佶(1660-1723),字吉人,號鹿原,室名樸學齋,福建福州人。康熙年間進士,授內閣中書,工篆隸楷法,尤精小楷。文師汪琬、詩師陳廷敬、王士楨。著有《樸學齋詩...
刘墉楷书《御制荷花诗》册
刘墉楷书《御制荷花诗》册,花笺纸本,10.5 x 31.8cm,图源:2023香港佳士得拍卖,成交价HKD 189,000款識:臣劉墉敬書声明:以上拍卖作品仅供学习参考,本站并不能保证作品的真实性。...
赵孟頫书法《元赵文敏龙兴寺碑真迹》
赵孟頫书法《大元勑赐龙兴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之碑》,上海艺苑真赏社出版。图源: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藏书。 元趙文敏龍興寺碑真跡,武进费氏旧藏。...
刘墉行书《邹县谒孟子庙》册
刘墉行书《邹县谒孟子庙》册,水墨纸本 25 x 11.5cm,图源:2022佳士得拍卖,成交价HKD 126,000 釋文:鄒縣謁孟子廟。亞聖猶枌里,崇祠近杏壇。嚴嚴瞻氣象,肅肅整衣冠。豈少三年艾,偏多十日寒。秋風振庭柏,欲去重盤桓。武昌懷古。大别山前江水横,...
明代黄辉行草书诗册
明代黄辉行草书诗册,纸本,28.5~29×14.8~16厘米,济南市博物馆藏。...
赵孟頫书法拓本《赵子昂书龙兴寺碑》
赵孟頫书法拓本《赵子昂书龙兴寺碑》,小林久兵卫出版,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书。 延佑三年十月。章盛馆上石。声明:以上作品仅供学习参考,本站并不能保证作品的真实性。...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