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名家手迹
>
名人手迹
“皇阿玛”张铁林书法作品欣赏
“皇阿玛”张铁林书法作品欣赏张铁林1957年出生,英国籍的著名华人演员,1998年因为《还珠格格》一剧重新走红。荧屏上的“皇阿玛”在生活中养成了用毛笔字记日记的习惯,一天都不间断。他说:“写字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不少书法界人士评价张铁林的书法十分专业。2005年,张铁林被聘...
陶博吾信札行书手迹欣赏
陶博吾信札行书手迹欣赏陶博吾(1900—1996)原名陶文,江西彭泽人。著名诗人、书法家、画家。宣王石鼓,本在岐阳,原为歌颂宣王狩猎之功。韩愈说它:“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因而得不到重视,释文也因此多有不同之处。清朝冯云鹏、冯云鵷搜集历代金文、石文,编成《金石索》一书...
饶介行草书法信札欣赏《士行帖》
饶介行草书法信札欣赏《士行帖》和《兰亭帖》饶介(?-1367),字介之,号华盖山樵,又号醉翁,临川人。元末著名文人、书法家,官至淮南行省参政。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饶介行草书赏析《士行帖》,纸本,纵28.4cm,横32.9cm。释文:介再拜:衰病不得时面,殊悬悬。尔举令弟文已...
诗人贺敬之书法作品
诗人贺敬之书法作品欣赏贺敬之,当代著名诗人、剧作家。1924年生于峄县(今枣庄)。1938年流亡到湖南、四川。193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他于1940年到达延安,入鲁迅艺术文学学院学习、工作。这时期的主要创作收入后来出版的《并没有冬天》、《乡村的夜》等诗集中。1943年后写了《南...
张伯英书法手迹《碑帖考释评鉴文稿》
张伯英书法手迹《碑帖考释评鉴文稿》,行草书稿图片28张。张伯英(1871-1949),字勺圃,号云龙山人,晚号东涯老人。江苏省铜山县人。光绪时进士。其书法,初从颜体,再学魏碑,自成一家。...
“末代皇弟”溥杰书法作品欣赏
“末代皇弟”溥杰书法作品欣赏爱新觉罗溥杰(1907-1994),北京人。系清宣统帝溥仪之胞弟,他自幼受到严格的书法基础训练,工楷书,初学虞世南,复攻诸遂良。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等职。这件四平尺斗方为三惜草堂藏品“丹青杖履春常在,翰墨渊源艺克延。千里一堂庚骥志,桑榆同乐艳阳天...
中国曲艺家协会掌门人姜昆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曲艺家协会掌门人姜昆书法作品欣赏姜昆1950年11月出生,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国家特一级演员。现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他编辑的200万字的《中国传统相声大全》,成为研究中国相声珍贵的权威性资料。他创作的《姜昆相声集》是中国相声界人手一册的教科书。姜昆是中国曲艺...
岭南第一才子宋湘书法欣赏
岭南第一才子宋湘书法作品欣赏宋湘字焕襄,号芷湾,嘉应州(今广东梅县)人。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政声廉明的清官。他出身贫寒,受家庭影响勤奋读书,年轻时便在诗及楹联创作中展露头角,被称为“岭南第一才子”。《清史稿·列传》中称“粤诗惟湘为巨”。乾隆四十三年(1778)考取秀才,乾...
张即之草书尺牍欣赏《溪庄帖》
张即之草书尺牍欣赏《溪庄帖》又名《草书于廿而弟知县承议尺牍》纸本张即之(1186-1263)南宋书法家,字温夫,号樗寮,历阳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人。授太子太傅、直秘阁致仕。其书法初学欧阳询、褚遂良和颜真卿,继而转师米芾,并能“独传家学”,而以张孝祥书为主调,参以晋唐经书汉隶,加上...
著名书画家尹瘦石毛笔信札欣赏
著名书画艺术家尹瘦石毛笔信札欣赏尹瘦石(1919--1998),江苏宜兴周铁人。自幼喜爱书画,1933年进江苏省立宜兴陶瓷职业学校习陶艺和书法绘画,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流亡武汉,进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民族危亡激起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此后多年,倾全力于人物画创作,以民族英雄人物...
著名学者林语堂书法作品欣赏
著名学者林语堂书法作品欣赏,行草书法楹联四幅。林语堂(1895-1976),福建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中国现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著有《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
近代诗人臧克家书法手迹欣赏
近代诗人臧克家书法手迹欣赏臧克家(1905-2004),近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臧克家像许多古往今来的大诗人一样擅长书法,其书法刚劲清秀,笔锋充满韵味,笔韵又凸显诗味,结构优美,行笔老到,独成一家,非一般书法家所能及,谓之臧体,毫不夸张。再加上晚年的他情热灼人,真诚爽快,...
音乐泰斗蓝玉崧草书书法作品欣赏
音乐泰斗蓝玉崧草书书法作品欣赏蓝玉崧(1925—1996年),北京人,著名中国音乐史学家,民族乐器演奏家,国学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草书研究社名誉社长。蓝先生不仅在音乐方面造诣高深,而且也很擅长诗词文赋。蓝先生在书法上面更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取得了非凡的成...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