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名家手迹
>
名人手迹
明代董其昌草书致杨宫手札 美国宝蒙堂藏
明代董其昌草书致杨宫手札,美国宝蒙堂藏。释文:杨宫兄见顾,语及长老世讲事,已有兄意矣。忆得长老入山相託在我二老,今当索吉帖为定。惟兄翁作字致宫兄,望足下、雲老书附纳。刘所示已非时,不复录。弟其昌顿首...
北宋唐垧书法鉴赏《致胡宗愈伸慰帖》
北宋唐垧书法作品鉴赏《致胡宗愈伸慰帖》,27.7×36.8cm,上海道明2010秋拍,成交价9128万元。一、唐垧,以父荫入任。历崇文校书,同知谏院等职。先后两叛上司韩琦、王安石。唐垧为人轻狂不端,史书所薄,然书法知古人笔意,近类蔡君谟。因人废书,不可取也。二、上款“完夫”应即胡...
元代贡师泰书法墨迹《题潇湘奇观图卷》
元代贡师泰书法墨迹《题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贡师泰(1298年-1362年),元代著名散文家。字泰甫,号玩斋,宣城(今属安徽)人。元泰定四年(1327年)进士。曾任吏部待郎、兵部侍郎,礼部尚书,官至户部尚书。...
文坛巨匠巴金手札墨迹
文坛巨匠巴金手札墨迹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曾任第三届至六届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著作甚丰。 巴金为读者的题词,上海巴金故居藏。释文:要爱光,光可...
明代藏书家朱大韶行书《致吴江兄长尺牍》
明代藏书家朱大韶行书墨迹《致吴江兄长尺牍》两札朱大韶(1517-1577)字象元,号文石。原居莘庄,后迁松江府华亭(今上海)东马桥人。官选庶常,授检讨,南雍司业。不久,被解职归。建别墅名“文园”,别建“横经阁”、“快阁”、“熊祥阁”等,陈设彝鼎,藏名画法书。珍本图书。经常在文园招...
清代书法家、藏书家费念慈书法墨迹
清代书法家、藏书家费念慈书法墨迹费念慈(1855-1905),字屺怀,一署峐怀,号西蠡,晚号艺风老人,江苏武进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会试后任馆阁职,授翰林院编修。因论及朝廷之事被撤职遣归,旋即回到吴中,与常熟翁同龢、钱塘汪鸣銮等为师友,以诗文、书画、藏书为业。念慈工书,...
明代王世贞之弟王世懋书法墨迹欣赏
明代王世贞之弟王世懋书法墨迹欣赏王世懋(1536-1588)字敬美,别号麟州,时称少美,江苏太仓人。嘉靖进士,累官至太常少卿,是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之弟,好学善诗文,喜收藏古今刻印之书,建藏书楼为"万卷楼",收藏有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的书法《出师颂》,为现存最早...
元代陈方行书《致茂实省元契兄尺牍》
元代陈方行书墨迹《致茂实省元契兄尺牍》,31.3×39.1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陈方生卒年均不详,字子贞,自号孤篷倦客,京口人,约元惠宗至正初前后在世。释文:方再拜啟。茂實省元契兄執事。頃辱遠臨衡宇。又勞鴻山之行。正愧未上謝狀於左右。十七日信至。被專書。又拜新歷之貺。感佩感佩。...
宋代张栻致韩元吉信札《严陵帖》
宋代张栻致韩元吉信札《严陵帖》又称《游从帖》,纸本33.3x60cm,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正月书,张栻时年40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帖为《宋代法书册》之一,内容为贺除官等事。《严陵帖》书法笔工劲利,行体挺拔,字法紧俏,清高闲雅。此帖属名人简文,故不以书胜而以文拔群。 张栻...
清朝南安知府陈奕禧信札欣赏
清朝南安知府陈奕禧信札欣赏陈奕禧(1648-1709),字六谦,号香泉、葑叟。浙江海宁人。康熙四十七年(1708)任南安知府,曾编纂郡志,翌年卒于任上。他大字沉着浑融,无轻佻之态,小字稳健而柔美。他于秦汉唐宋以来文字收弆尤富,皆为题跋辨证,著有《隐绿轩题跋》、《金石文录》。他将收...
清代徐元文行书墨迹《剑佩青霄近五律轴》
清代徐元文行书墨迹《剑佩青霄近五律轴》,绢本150×47cm,朵云轩2012秋拍,成交价86.25万元。徐元文(1634-1691),字公肃,号立斋,江苏昆山人。顺治十六年(1659年)进士第一,顺治帝称徐元文为“佳状元”,赐冠带、蟒服、乘御马等,授翰林院修撰。康熙十八年,出任修《明...
元末明初文学家刘崧书法墨迹欣赏
元末明初文学家刘崧书法墨迹欣赏《跋赵孟頫画杜甫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刘崧(1321-1381)字子高,原名楚,号槎翁,泰和珠林人。自幼努力向学,史载他七岁能诗,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中举,官至吏部尚书。为江右诗派的代表人物,著有诗文集《槎翁集》、《职方集》等。...
明朝大才子解缙书法墨迹《跋杜甫像》
明朝大才子解缙行书书法墨迹欣赏《跋赵孟頫白描画杜甫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解缙(1369-1415),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