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名家手迹
>
名人手迹
明代陈琏书法《漫缀二绝》
陈琏(1370—1454),字廷器,号琴轩,广东东莞人。洪武二十三年举人,授桂林府学教授,升国子助教,以廷臣推荐,擢升许州知府,改滁州知府。后升四川按察使、南京通政使、南京礼部左侍郎。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祝允明行草书《致文贵札》2帖
祝允明行草书《致文贵札》2种:《祝京兆登高落帽帖》+《送沈氏之殡》 祝允明草书《致文贵札》,23×43.5cm,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登高落帽,皆為風師雨伯阻之,雖病齒少飲,安能鬱鬱獨抱(獨字邊有顛倒記號)膝坐屋子下對淋淫乎?駝蹄已熟,請午前來,呼盧浮白共銷之也。一笑。允明頓首。...
文徵明行书《致体之太学札》
文徵明致體之札,上海博物馆藏。文徵明(1470-1558),初名壁,字徵明,以字行,更字徵仲,长洲人。少有文名,为吴中四才子之一。从沈周学画,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亦精于书。子侄多善画,传人极众,继沈为吴中艺坛领袖。 珍貺鼎來雅情勤至區區淺劣其何以堪拜辱之餘不勝慚感使還草...
明代唐伯虎致施敬亭书札
唐寅《致施敬亭札》,26×38.5cm,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侍生唐寅頓首再拜。敬亭施大人先生。匆匆一別,便閱寒暑,久闕修問起居,懸想公余多暇,令聞昭彰。當今側席求賢,明府豈能安坐。友生溫子載,有太平之行,附此展敬,伏惟納福,皇恐不宣。侍生唐寅頓首再拜。敬亭施大人先生下執事。子載...
宋荦被康熙帝誉为"清廉为天下巡抚第一"
宋荦(1634-1714),字牧仲,号漫堂、西陂,归德府(今河南商丘)人。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宋荦应诏以大臣子列侍卫。康熙三年(1664年),被授予湖广黄州通判,累擢江苏巡抚。康熙皇帝三次南巡,皆由宋荦负责接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十一月,官至吏部尚书。宋荦为官正直...
清朝将领雅尔哈善行书墨迹
清朝将领爱新觉罗·雅尔哈善行书墨迹,来源:清代佚名_闽省盐场全图卷后题识。雅尔哈善(1689-1759),爱新觉罗氏,字蔚文,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将领。历官苏州知府、江苏巡抚、浙江巡抚、兵部侍郎、兵部尚书。后命为靖逆将军,帅师讨霍集占,以霍集占遁去,坐疏纵论斩...
爱新觉罗·载泽、载润书法墨迹
爱新觉罗·载泽(1868一1929),初名载蕉,字荫坪。满洲正黄旗人。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六世孙,其父奕枨过继给嘉庆帝的第五子绵愉做后嗣,光绪三年(1877年)袭封辅国公,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七月十六日,清廷特派载泽和其他四位大臣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
明朝抗倭名将宋应昌楷书《山阴耿侯德政序》
宋应昌楷书山阴耿侯德政序页,故宫博物院藏。宋应昌(1536--1606),字时祥,号桐冈,明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祖籍浙江会稽。生有异相,方面紫髯,望之如神人、剑客,天生豪杰。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授绛州知州。历济南知府、福建布政使,进副都御史。巡抚山东,上《海防...
清朝5位一品高官的小楷墨迹
清朝5位大臣小楷敬题,来源: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宋摹本)。 和珅(1750-1799),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满洲正红旗。历任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
明朝礼部尚书杨翥楷书墨迹欣赏
杨翥楷书题跋宋克万竹图卷,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杨翥(1369-1453),字仲举,苏州人。笃行绝俗,缙绅厚德,官至礼部尚书。释文:猗猗渭川种,烟雨万竿绿,轩前俨相对,宛若篔簹谷。日映色筛金,风来声戛玉,宁知炎暑薰,不惮冰霜肃。虚心似有容,劲节持幽独,苍翠恒不移,根本异凡俗。七贤乐...
元末明初诗人杨基墨迹
杨基(1326--1378),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杨基以诗著称,亦兼工书画,尤善绘山水竹石。杨基诗风清俊纤巧,与高...
明朝著名谏臣刘球楷书墨迹
刘球(1392-1443),字求乐,更字廷振,安福(今属江西省安福县山庄乡葛洲村)人。明英宗时著名谏臣。永乐十九年(1421),刘球登进士第,授礼部主事,参与编修《宣宗实录》,改翰林侍讲。正统六年(1441年),上疏反对麓川之役。正统八年(1443年),应诏陈言,又言麓川之失,忤...
董其昌诗稿原迹孤本《四印堂诗稿》
董其昌《四印堂诗稿》,26.5×15.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册为董其昌自书诗文稿,大都收入《容台集》,如《天马山游眺》、《咏紫茄》、《游善权洞》等。通篇书风行草间杂,风神自然,行笔流畅,为董氏诗稿原迹孤本。此稿朱丝栏界,有董氏诸多跋语,皆为谈艺之语,颇具史料价值。署款年份不一。...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