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碑帖长卷
>
书法碑帖
刘春霖楷书《重修古莲花池公园碑记》
刘春霖楷书欣赏《重修古莲花池公园碑记》,民国十年(1921年)立于保定莲池宸翰院。...
欧阳询隶书拓本《大唐宗圣观记》
欧阳询隶书拓本《大唐宗圣观记》,俗称《宗圣观碑》,204×87厘米,武德九年(626)二月十五日立,北京论经书诗斋藏。欧阳询撰序并隶书,陈叔达铭。《金石萃编》卷四一记:“碑高一丈二尺五分.广三尺七寸。二十三行,行六十字,隶书。额题‘太唐宗圣观记’六字,正书。”欧阳询结衔“给事中骑...
苏轼诗文书法《谦受堂碑帖·海市诗并序》
苏轼《谦受堂碑帖·海市詩》(传)苏轼的《海市诗》碑刻具有重要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原石位于蓬莱北部丹崖山巅蓬莱阁。《海市诗》诗文韵采飞扬,寓意深邃,为蓬莱阁上最久远的歌咏海市的七言古诗。《海市诗》几经沧桑、几度兴废,早已湮灭于历史长河,后人出于对苏轼诗文书法的喜爱和重视,先后三次对《...
上皇山樵正书《僧鹤洲零拓本瘗鹤铭》
碑中之王《僧鹤洲零拓本瘗鹤铭》,正书,石碎,现存五石。刻石宋著考为天监十三年。《瘗鹤铭》被誉为“碑中之王”,署名为“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正书。”这是一篇哀悼家鹤的纪念文章,内容虽不足道,而其书法艺术诚然可贵。梁启超书法题记《瘗鹤铭》...
汉奸郑孝胥楷书《重建松寥阁记》
汉奸郑孝胥楷书《重建松寥阁记》郑孝胥曾任所谓的满洲国国务总理,成为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其书法由帖入碑,工楷、隶,尤善行楷字体,取经欧阳询及苏轼,而得力于北魏碑版,所作字势偏长而苍劲朴茂,用笔夸张。...
北魏楷书《高贞碑》日本二玄社原色法帖
北魏楷书碑刻《高贞碑》,日本二玄社原色法帖图片62张。《高贞碑》刻于北魏正光四年(523年)六月。碑额篆书阳文方笔“龙骧将军营州刺史高懿侯碑”12字。碑文正书24行,行46字。碑于乾隆、嘉庆年间出土于山东德州卫河第三屯,后移至德州县学。此碑书法方劲峻整,笔势畅达,结体虚和。拓工精...
汉代隶书欣赏《汉甘陵相尚府君碑》
汉代隶书欣赏《甘陵尚府君残碑》即《尚博碑》,又称《甘陵相碑》,世称袁博碑,1922年二月洛阳市城北张羊村北陵出土,原存偃师商城博物馆,今藏河南博物院。早年石被斷为三截,用作墓門,現存前兩截。以甘陵國考之,王國維定為後漢末;羅振玉考爲桓帝後獻帝前。该碑书法当为汉代隶书成熟期之作,书法精劲典雅...
王文治行楷书法欣赏《宣灵王祠碑文》
王文治行楷书法欣赏《宣灵王祠碑文》拓本乾隆四十三年春三月,朱孝纯任两淮都转盐运使时,倡修“宣灵王祠”,撰“宣灵王祠碑文”,丹徒王文治书并题额,旌德刘御李皋镌。...
北朝造像记书法《常岳等百余人造像记》
北朝造像记书法《常岳等百余人造像记》,正书有方界格,朵云轩藏。《常岳等百余人造像记》在外观形制上采用了《始平公造像记》画界格的方式,应该说是以一种恭谨的态度来对待的,加之书刻俱精,有纤毫毕现的感觉,所以在北魏造像中属于上乘之作。同时,这是一件典型的隶楷交错的造像记,楷意大于隶意,...
浙东第一古碑《汉三老讳字忌日碑》
浙东第一古碑《汉三老讳字忌日碑》拓片,西泠印社藏。三老碑立于公元223年,碑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在浙江余姚客星山出土。出土时碑额已断缺,高93厘米,宽42厘米,共存217字,碑文首主要内容为东汉三老讳字忌日。碑文刻划浑厚、遒劲,书体介于篆隶之间,为国家一级文物。三老是汉代掌...
东汉隶书碑刻《白石神君碑》
东汉隶书碑刻《白石神君碑》,俗称《白石山碑》。立于汉灵帝(刘宏)光和六年(183年)。系常山相南阳冯巡、元氏县令京兆王翊所立。碑通高2.4米(座已失),宽0.81米,厚0.17米。额题为“白石神君碑”五个篆字。碑文隶书,共14行,行35字。现位于河北省元氏县25公里的封龙山上。铭...
北魏书法石刻《宕昌公晖福寺碑》
北魏书法石刻《大代宕昌公晖福寺碑》,此为中国名碑之一。碑石原在陕西澄城县,当地人禁拓,故传本很少。现藏西安碑林。此碑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北魏早期作品。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 宕昌公暉福寺碑 .正書原刻. 澄城, 北魏太和12年[488]7月1日. 經摺裝, 墨紙尺寸: 2...
唐代虞世南69岁楷书《孔子庙堂碑》彩色本
唐代虞世南楷书《孔子庙堂碑》乾隆、嘉庆年间拓本。虞世南(558--638年),字伯施,会稽余姚人,官至秘书监永兴公。书法与欧阳询齐名,并称“欧虞”,或称其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为初唐四大家。宋代黄庭坚有诗云:“孔庙虞书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可见原拓本在北宋其珍贵。现存此碑的拓...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