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法的布局,不是大杂烩,其中要贯穿着一种主调,一种统一而协调的风格,孙过庭《书谱》中谓:“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故一落笔,第一个字就基本上定了这篇章法的基本主调。然后在这主调的管领下进行变化组合,犹如乐曲中的主调和变奏,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自然富有风神 。
书写小楷,幅首不可太生疏,幅后不可太松懈,故作小楷之先,当先于废纸上练笔,腕熟后方可正式创作,创作时要全神贯注,最好一气呵成,自然贯成行,缀成幅,而精气神贯注其中,自无生疏懈怠之病。
无论何种形式的章法,在布局时,都不宜填塞满纸,须上下空阔,四旁流通,天地左右,留有余地,一般地说,如写小楷条幅,天地留白可多一些,如写横幅或手卷,则左右留白可多一些,如写扇面,则一行长,一行短,疏密有致,自然得宜。
(二)谈谈小楷的落款和钤印
款是正文以外的补充文字,一般写地正文之后,因其处于从属地位,故款不宜超过正文的大小,以免喧宾夺主,款有单款,双款,长款,短款。所谓单款即是只落书者的名号,双款即妈工落被赠送者的名称,又落书者的名号,所谓短款即只落书者创作一幅作品的日期、地点、斋号、名号。所谓长款即书者在创作此幅作品后,有感而发,发抒己意的补充文字,或述创作的缘由,或品藻作品的得失,或寄托自己的怀抱,或议论诗文的优劣,或抒发当时的心境,或驰骋纵横之志向,或借题而发挥,或旁微而曲引,或借古讽今,抨击时弊,或感友高谊,剖心陈情,文虽短而情欲真,辞虽简而意欲长,横陈侧出,剪裁精炼,亦足以使人玩之不穷,味之不尽,故落款处理得好,不但可以不求上起到调整一幅字重心的作用,亦可以从中体现出作者的文学修养,从而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如余纸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书者的名号,又谓之穷款,当视其情况,灵活运用。
书写小楷,在谋篇布局时,就要考虑到落款的位置,一般地说,正文最后一行不宜顶格写满,最好结束在全行的三分之一处,落款也不宜与正文末行最后一字相平齐或稍高与正文形成一斜角,要有参差,方不致平板,落款要尽量向上靠,宁可上紧下松,不可上松下紧,小要落款的书体,一般仍以小楷为宜,亦可略带行意,用行楷书就,不宜用草书或篆隶,方能协调。
如书赠对方落双款时,称呼要得体,一般关系可称同志,同道可称方家,法家,学兄,同窗等,平辈可称阁下、足下,如是部队军人可称麾下,如赠送外宾男的可称先生,未婚女子可称小姐,已婚妇女可称女士,至于亲戚,则叔姑伯舅,不可混淆,用词要谦逊,如某某共勉,勉之,如送友人可题为某某补壁,如写扇面可题为某某拂暑,如对方是女同志,则可题为某某雅正,芳鉴,如对方新婚则可题某某俩正,如为对方祝寿,则可题某某敬贺,拜贺,遥祝等,当视具体情况而不定。
书写小楷最后一道工序是钤印,鲜红的印泥,雪白有素纸与黝黑的墨色,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显得十分协调,印章有名章、斋名章、起首章,闲章等,钤印处理得好可以起到镇边、压角,调整一幅字重心的作用,况小小的一枚印章之中,亦具刀法、章法,风格变化万千,能给人以一种审美的愉悦,一般地说,起首章和闲章可钤在幅首,名号章和斋章当钤在幅尾,钤印也不可顶天立地,要留有余地,则整幅章法不会有窒塞之感,小楷钤印欲小,小则与正文相得益彰,钤印亦不欲太多,一般不超过三方,多则反不庄重。
总之,落款与钤印虽处于从属地位,但亦宜处理得当,则通幅之布白自然熨贴,要处理好章法,当多观赏古人作品,从中体味其形式美,还要于平日留意诗文,增加自己的文字素养,从中体味文字的内容美,自然能使整幅字的布局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