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名家书法
>
苏黄米蔡
苏轼行书养生论真迹册
宋蘇軾書養生論真蹟冊,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蘇文忠公書。養生論。世或有謂神仙可以學得。不死可以力致者。或云。上壽百二十。古今所同。過此以往莫非夭妄者。此皆兩失其情。試粗論之。夫神仙雖不目見。記籍所載。前史所傳。較而論之。其必有矣。似特受異氣。稟之自然。非積學所能致也。至於...
黄庭坚57岁行楷书千字文册
宋黄庭坚书千文册,23.5x38.1公分,三十二开,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釋文:千字文。敕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次韻。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召調陽。雲騰致雨。露結為霜。金生麗水。玉出崑岡......永綏吉邵。矩步引領。俯仰廊廟...
苏轼书法《凌虚台记》册
宋苏轼凌虚台记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嘉祐六年(1061),苏轼出仕,任凤翔签判。嘉佑八年(1063),凤翔太守陈希亮在后圃筑台,名为“凌虚”,求记苏轼,于是苏轼便作了这篇《凌虚台记》。釋文 凌虛臺記。國於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飲食與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於終南。而都邑之麗山者。莫近於...
黄庭坚行楷书《高松赋》卷
宋黃庭堅書高松賦卷,30.6x227.3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高松賦。鬱彼高松。栖根得地。託北園於上邸。依平臺而養翠。若夫蟠株聳幹之懿。含星漏月之奇。經千霜而得拱。仰百仞而方枝。朝吐輕烟薄霧。夜宿迷鳥覊雌。露雖滋而不潤。風未動而先知。既梢雲於清漢。亦倒景...
米芾行书尺牍《弊居帖》高清大图欣赏
米芾行书尺牍《弊居帖》(又称甘露帖)高清大图欣赏纸本纵35.5厘米横50.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图片像素:3840*2050图片大小:2.48MB释文:芾顿首再启。弊居在丹徒行衙之西,翛闲堂、漾月、佳丽亭在其后,临运河之阔水。东则月台,西...
米芾书法艺术巅峰之作《舞鹤赋》
米芾书法《舞鹤赋》,该作品是米芾写给皇帝赵佶的。原藏宋皇室,后又藏于元皇宫,元文宗任命著名书画家柯九思为‘奎章阁’鉴书学博士,以鉴定书画。柯评《舞鹤赋》为“空前绝后”。《舞鹤赋》是米芾在56岁时艺术巅峰之作,是失传于世的珍品;国內有关米芾研究的专家做过调查,无任何人知道...
米芾行书欣赏《虹县诗卷》
(宋)米芾行书欣赏《虹县诗卷》,纸本;纵31.2厘米横487厘米;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书法图片12张。此卷为米芾途经风光明媚的虹县(今安徽泗县)时,挥毫写就的两首自作七言诗。纸本墨迹卷,共三十七行,每行二、三字不等。米芾的大字行书传世极少,而这件又是其最晚...
苏轼行书作品《次辩才韵诗帖》
苏轼行书作品欣赏《次辩才韵诗帖》;书于元祐五年(1090)。凡20行,计188字。纸本,29厘米×47.9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辩才是一位德高才显的高僧,也是东坡的诗友之一,此帖就是次辩才的诗韵而成。辩才原作诗云:气暇政去旌旆,策杖访林丘。人惟尚求旧,况悲蒲柳秋。虚谷一临照...
米芾草书作品欣赏《好事家帖》
米芾草书作品欣赏《好事家帖》书法大图6张释文:好事家所收帖,有若篆籀者,回视二王,顿有尘意,晋武帝帖是也,谢奕之?混然天成,谢字清迈真宜,批子敬尾也,其帖首尾印记多与敝笥所收同,君倩唐氏陈氏之类印,玉轴古锦,皆故物。希世之珍,不可尽言,恨不能同赏。归则追写数十幅,顿失故步,可笑可...
黄庭坚大字行楷书《刘明仲墨竹赋》
黄庭坚大字行楷书欣赏《刘明仲墨竹赋》(疑),元祐三年(1088年)作于京师开封。此刻帖拓本来源:清黄湄《黄文节公法书石刻》,横32厘米,纵30.5厘米。湖北襄阳图书馆藏胡绳捐赠本。释文:刘明仲墨竹赋子刘子河洛之英,骨毛粹清;用意风尘之表,如秋高而月明。游戏翰墨,龙蛇起陆;甞其余巧,顾作...
黄庭坚36岁书法立轴《郡城书》
北宋黄庭坚书法《郡城书》,绢本立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篇书唐代柳宗元所作《柳州峒氓》诗一首。释文: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青箬裹盐归洞客,绿荷包饭趁墟人。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莫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元丰庚申(1080年)二月为孙莘老...
黄庭坚法书册《凤墅帖》宋拓本
黄庭坚法书册《凤墅帖》宋拓本,上海图书馆藏。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黄庭坚书法初以...
黄庭坚行楷书法《梨花诗》
黄庭坚行楷书法《梨花诗》碑帖拓本,29X272cm。原诗共20首诗,本帖缺失。《秦邮帖》为钱泳在嘉庆二十年为师亮采刻,《黄庭坚梨花诗并序》为其中一帖,属伪刻。(水赉佑《黄庭坚伪迹考叙》) 梨花诗,外甥孙莘老以梨花唱和诗寄余索和,夫诗生于情,不情而何以诗?余自黔还戎多日,苦思情由...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