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书法图书
书法空间
敦煌写经
传世字画
书法资料
梁诗正书法册页《雪事十咏》(孙祜雪景故事册)
梁诗正行书《右雪事十咏》,来源:孙祜雪景故事册,故宫博物院藏。孙祜生卒年不详,江苏人。工人物、山水,宗法王原祁。乾隆(1736-1795)时供奉内廷,为宫廷画家。东郭履雪 苏卿啮雪袁安卧雪赤脚嚼雪谢庭咏雪王恭涉雪谢庄点雪孙康映雪陶谷烹雪 程门立雪右雪事十咏,雍正乙卯清和月,宝...
清代程京萼行书论画卷
程京萼行书论画卷,故宫博物院藏。程京萼(1645-1715),字韦华,号祓斋、韡老、抱犊,江苏上元人。清代包世臣《艺舟双楫》评京萼行书为逸品下。清代梁巘《论书帖》云:"程韦华得执笔法,学山谷空灵瘦硬,然结体倾斜,亦未成家"。康熙丙子冬十月十八日,上元程京萼...
明代术泉相书法题东渚翁竹兰卷
东渚翁竹兰卷,故宫博物院藏。 术泉相书法题字:渚翁墨绝明代陈东渚绘画竹兰图卷 术泉谈相书法题跋 陈梦鹤书法题跋...
明代陆士仁、胡师闵、朱治登书法墨迹
明代陆士仁、胡师闵书法《似乾峰先生》,来源:孙枝山水卷尾跋,故宫博物院藏。 陆士仁行草书写给乾峰先生陆士仁,字文近,号澄湖,一作承湖,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陆师道之子。工书善画,笔法雅洁,大有父风,不失文徵明遗意。明代胡师闵行草书写给乾峰先生...
文徵明83岁行草书《重九诗》
明代文徵明草书九日雨中虎丘悟石轩燕集,112×60.4cm,香港佳士得2015春拍,成交价364万港元。文徵明此作书《重九》诗,可谓是文润之气十足,法二王而自具尖劲遒美本色,是他常见的面目。他作书如其为人,方正严谨,从不苟且,虽时露姿态,但决不狂狷草率,字字有规矩法度。启功先生称...
王铎行书欣赏《王氏家谱》
20世纪40年代,村上三岛来中国,到过孟津王铎故居。他把所能收集到的王铎真迹,全都带回日本。他不仅学写王铎,还是研究王铎的专家,编撰出版了多部有关王铎的书籍和画册。1984年,村上三岛以16万元的价格,买走了王铎亲手书写的王氏家谱。1989年,村上三岛再次来到孟津,带来了一大笔钱...
清代字画欣赏《罗汉册》(张照书法+冷枚绘画)
清代宫廷画家冷枚画罗汉册20开,每开右侧有张照题字,故宫博物院藏。冷枚(约1669-1742),字吉臣,号金门画史,山东胶州人,焦秉贞弟子。善画人物、界画,尤精仕女。所画人物工丽妍雅,笔墨洁净,色彩韶秀,其画法兼工带写,点缀屋宇器皿,笔极精细,亦生动有致。
元代俞和行草书《次韵韩伯清见寄之什凡五首》
元代俞和行草书诗册页《次韵韩伯清见寄之什凡五首》,故宫博物院藏。俞和,号紫芝生,元末钱塘(今杭州)人。隐居不仕,能诗,喜翰墨,早岁得见赵文敏运笔之法,临晋唐诸帖甚多,一生致力于书法,精各体。书法冲淡安恬。至正二十年十二月廿日紫芝生爲又玄鍊師寫一過...
明代23人多体书法诗页
明代23人多体书法诗页,故宫博物院藏。 郑钥楷书录文册 王应钟楷书诗页 柯维骐楷书诗页 陈叙行书诗页 林垠行草书诗页 黄宗器楷书诗页 林烶章行书诗页王宜楷书诗页郑大同楷书诗页 胡文举行书诗页 周鲲行书诗页 彭谨行书诗页 叶继美行书诗页洪世文行书诗 陈柯草书诗页 黄履旋草书诗页...
文徵明小楷《秋声赋》2种拍品
文徵明 初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更字征仲,号停云生、衡山,江苏长洲人。画师沈周,书画双绝,为明四大家之一。因其享年甚高,且画艺、德行皆为时人所重,受其影响者甚多并有所成就,如其子文彭、文嘉,侄儿文伯仁,学生陈淳、陆治、钱榖等人,都是吴派之中坚人物。 文徵明(款)小楷《秋声赋》,...
元代姚安道楷书《题赵孟頫携琴访友图诗》
元代姚安道楷书《题赵孟頫携琴访友图诗》,故宫博物院藏。姚安道(生卒年不详),元末著名学者,浙江宁波人,善书法,富收藏。时与宋濂、仇远、柳贯等学者齐名。至正巳丑七夕四明姚安道...
元代沈右书法欣赏《初度帖》+《同过帖》
沈右,生卒年不详,字仲说,号御斋,吴中人。约元惠宗至正二十年前后在世。善诗文,书法行草小楷以精致、遒媚、古澹见称,自成一家面目。...
宋徽宗赵佶瘦金书《棣棠花》+《笋石》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赵佶瘦金体...
梁林小楷书法《金刚经三十二品》
梁林小楷书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高清楷书图片42张。壬辰夏日梁林敬书...
元代吴瓘书法墨迹欣赏
元代吴瓘书法墨迹:自题墨梅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吴瓘生卒年不详,字莹之,号竹庄老人,嘉兴人。他是吴镇堂弟吴汉英之长子。嗜古玩,工诗文,好收藏,精鉴赏,多藏法书、名画。善画墨梅,学扬无咎,吴镇的墨梅对其侄吴瓘的画艺有着一定的影响。作品以写意画居多,颇有文人情趣。...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