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书法图书
书法空间
敦煌写经
传世字画
书法资料
张伯英楷书书法跋文《右军书范》
张伯英楷书欣赏:书法跋文《右军书范》张伯英(1871-1949),原名张启让,字勺圃,江苏省铜山县人。著述《法书提要》,列举自宋至清帖刻512种,穷源别流,析论优劣,为我国书法碑帖学界权威名著。...
王蘧常草书欣赏《章草字典序》
王蘧常草书欣赏《章草字典序》,附释文章草书法图片10张....
沙孟海行书手迹欣赏《决明馆日录》
沙孟海行书手迹欣赏《决明馆日录》书法图片37P沙孟海(1900-1992)曾任西泠印社社长,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等职。...
李邕行书欣赏《古诗十七首》
李邕行书欣赏《古诗十七首》,书法作品图片17张。李北海(678-747),即李邕,唐代书法家。字泰和,汉族,广陵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人。李邕少年即成名,后召为左拾遗,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人称“李北海”。李北海的书法从“二王”入手,能入乎内而出乎其外。李邕改变...
张伯英书法录《阅帖杂咏》二十首
张伯英书法欣赏録《阅帖杂咏》宋官帖二十首,张伯英先生家藏作品图片14页。在清末民初,张伯英书法之所以影响巨大,其原因有二。一是他兼具碑帖的风格、可谓是雅俗共赏;二是他几次从政的经历,让他书生的历程多了份扑朔迷离。中国人对于书法的庋藏多是因人而爱其书,故此乃张氏历来“大火”的历史成...
冯文蔚小楷欣赏《临欧阳询九成宫》
清代冯文蔚小楷欣赏《临欧阳询九成宫》,楷书书法图片13张。冯文蔚(1814-1896),字联堂,号修庵。浙江乌程(今湖州)人。清进士,翰林院编修。...
康里巎巎书法欣赏《自作秋夜感怀诗》
康里巎巎书法作品欣赏《自作秋夜感怀七言古诗》纸本,28.9×82.2cm,至正四年(1344),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释文:元统三年乙亥岁,孟秋十七辰丁酉。初夜才闻蟋蟀声,秋蝉单啼亦良久。次夜蝉啼声更多,中宵酷热如之何?三更欲尽蝉声止,蛬声切切鸣相和。辄愿蓐收肃金气,为运凉飚示秋...
杨维桢行书作品《元夕与妇饮诗》
杨维桢行书作品《元夕与妇饮诗》全篇真、行、草相杂,行草中多带入章草笔法和结体。下笔力透纸背,老辣之甚。字形大小悬殊,章法跌宕起伏,似乱石铺街,全篇有一种跳荡、激越的节奏,气势豪放雄宕,狂怪清劲。《元夕与妇饮》是一首乐府诗,收录在《杨铁崖先生古乐府集》中,清人顧嗣立在《元诗选》中也...
元代僧人了庵清欲行书墨迹《法语》
元代僧人了庵清欲行书墨迹《法语》纸本,27.7x73.3cm。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了庵清欲(1288-1363),台州(浙江)临海人,俗姓朱,字了庵,号南堂。了庵清欲以墨迹扬名海外。九岁丧父,十六岁从虎岩净伏出家,试经得度。以希白明藏主之劝,往苏州开元寺参访古林清茂,遂契悟而嗣...
日本书法古籍《十体千字文》
日本书法古籍细井广泽遗稿《十体千字文》,玉木本三郎繤书法资料图片56页。...
陆润庠楷书字帖欣赏《西湖风景记》
陆润庠楷书字帖欣赏:袁宏道《西湖风景记》,尚古山房版书法古籍图片20张。...
沈尹默小楷欣赏《手书词稿四种》
沈尹默小楷欣赏《手书词稿四种》涉江词等,一九八三年齐鲁书社出版,全书扫描图片36张。...
杨维桢行书作品《竹西志》
杨维桢行书作品《竹西志》,,又名《竹西草堂记》,纸本,纵27.5厘米,横169.1厘米。约作于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杨维桢(1296-1370),浙江绍兴人,字廉夫,号东维子、铁笛道人。三十二岁及进士第,署天台尹,以狷介故,為黠吏陷,遂免官,往来苏松一带。然心繫国事,曾上正统辩,為时所赏,后復官...
元代仇远书法《莫景行诗引》
元代仇远书法《莫景行诗引》纸本35.6×84.3cm仇远,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明代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对仇远的书法也有专门的论述。说仇远的楷书学欧阳询,行、草也善。元大德年间五十八岁...
杨华书法欣赏楷书钞《百家姓》
杨华书法欣赏楷书钞《百家姓》,楷书册页图片36张....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