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会员专栏
>
高清书法
《永乐大典》总撰官胡俨行书《洪崖山房记》
《永乐大典》总撰官胡俨行书《洪崖山房记》,故宫博物院藏。胡俨(1360-1443),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
北宋赵佶瘦金书《夏日诗帖》
北宋赵佶瘦金书《夏日诗帖》,纸本散页,33.7x44.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赵佶写此帖时,瘦金书体虽未完全成熟,但是风格亦较为稳定。结体重心明确,笔画之间牵丝映带呼应自然。线条清瘦劲健、笔法提按有序、结构大小得体。绢秀而不流于柔弱,清劲而不失抛筋露骨。释文:夏日、清和节后绿枝稠,...
明代王宠行草书《洞庭古桃源》
王宠(1494-1533),履吉,号雅宜山人。诗文书画皆精。王宠与祝允明、文征明并称,他是吴门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明代中期书坛的中坚。 明代王宠行草书《洞庭古桃源》,来源:唐寅_桐山图卷后题跋,故宫博物院藏...
江东才子徐霖端阳日谨书
徐霖(1462-1538),字子仁,号九峰、髯仙,又称徐山人。先世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出生于华亭(今上海松江),后移居金陵。明代戏曲作家。徐霖性格倜傥、豪爽,工于书法,又兼善绘画。填曲富有才情,且颇精于格律,他与散曲作家陈铎在当时并有"曲坛祭酒"的称号,并与...
陈澧行书米芾语四屏2种
陈澧行书米芾跋褚遂良摹兰亭序四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_陈澧行书米元章帖四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朱光裔书法欣赏
朱光裔跋唐阎立本十八学士于志宁书赞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僕性鄙僻。六藝之外。它無所好。獨嘗嗜畫。遇所適。輒終日諦玩。殆忘寢食。然猶病其識之不博。而見之不廣也。元豐五年七月四日偶閱歷代畫史。見閻立本寫秦府十八學士圖。輝暎前古。而未親矚。每以為恨。今于元發齋中恭覽。觀其骨法用畫...
陈继儒、衲彦书法题募驴图
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代文学家、书画家。 陈继儒书法题记募驴图,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雪山道者衲彦书法募驴图,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明代沈弘度书法题募驴图
明代沈弘度书法题募驴图,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沈弘度,字公雅,桐乡人。居清风乡,天启甲子举人。有五愿斋集。 沈弘度小楷五言诗 壬辰晚春廿六日,䟽菴沈弘度题并记。...
葛兆奎补书赵孟頫二跋 附陆心源题识
葛兆奎补书赵孟頫二跋,附陆心源题识。故宫博物院藏。 王居正纺车图卷赵子昂二跋已失,上虞葛从九(葛兆奎)补书。 陆心源(1838--1894),字刚甫、刚父,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归安(今浙江湖州)人。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咸丰九年己(1859年)举人,官至福建盐运使,多次剿...
明代宋克草书立轴《公宴诗》
宋克(1327-1378),江苏苏州人。字仲温,号南宫生。年少性情豪放不羁,日久生厌而下决心闭门习书,日费千纸,终以善书名闻天下。其书出魏晋,深得钟繇、王羲之笔法,又精研皇象急就章,将章草之质朴凝重改为放逸古雅,后世谓其书体法一变,脱尽元人风气。 宋克书魏刘桢五言古诗《公宴诗》,...
冯保、陆完、如寿《题清明上河图》
冯保、陆完、如寿《题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冯保小楷题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冯保(1543-1583),字永亭,号双林,衡水市赵家圈乡冯家村人。明代太监。嘉靖年间入宫,隆庆初年掌管东厂兼理御马监。万历皇帝即位,历任司礼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学识不凡,《明史》称之...
元代张渥书法《九歌图》(传)
张渥书法题宋代张敦礼(传)九歌图,波士顿美术馆藏。张渥,字叔厚,号贞期生,元至正年间画家。通文史,好音乐,然屡举不中,仕途失意,遂寄情诗画。 《九歌》由屈原所作,具有浓厚的宗教祭祀性质,祭祀的是楚国当时的九类自然神氏,共十一篇歌辞。本卷后题无书者姓名,传为张渥所作。...
宋代诗人陈与义咏水仙花诗
陈与义(1090-1139),字去非,号简斋,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诗尊杜甫,前期清新明快,后期雄浑沉郁;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豪放处尤近于苏轼,语意超绝,笔力横空...
唐伯虎的老师周臣书法欣赏
周臣,明代画家,字舜卿,号东村,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擅人物和山水,画山石坚凝,章法严谨,用笔纯熟。所绘人物古貌奇姿,绵密萧散,各极意态。唐寅、仇英为其门下高足。 周臣自跋流民图卷,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正德丙子秋七月,闲窗无事,偶记素见市道丐者往往态度,乘笔砚之便,率尔图...
清代杨宾行书墨迹欣赏
杨宾(1650—1720),字可师,号大瓢、耕夫,浙江山阴人。自幼聪明伶俐,受到其父亲杨越的严格家训,4岁人私塾,6岁开始攻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8岁能写一手豪迈的大字。稍长,吟诗作对,深得老师的喜爱。杨宾侍父戍所时,习其地理沿革,出川道里、风土人情,著《柳边纪略》,为世...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