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会员专栏
>
高清书法
唐寅行书《跋宋王诜江山叠翠图》
唐寅行书《跋宋王诜江山叠翠图》,26.×15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拖尾的唐寅诗跋被装裱於(传)宋王诜〈江山叠翠图〉之后,从诗文内容来看,两件作品之间似无关係,可以独立看待。本幅内容写自作诗七言绝句七首,字字用笔精到,线条粗细变化有致,笔力雄强浑厚。结体妍美,间架左倾。章...
董其昌行书《桑寄生传》册
董其昌書桑寄生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桑寄生傳。桑寄生者。常山人也。為人厚樸。少有遠志。讀書數百部。長而益智不凡。雌黃今古。談詞如玉屑。狀貌瑰異。龍骨而虎晴。劈(當作臂)力絕人。運大戟八十斤。走及千里馬。與劉季(當作寄)奴為布衣交。劉即位。拜為將軍。...
明代许光祚66岁小楷《琴赋》卷
明許光祚楷書琴賦卷,19.8x128.5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右嵇叔夜琴賦。丙辰(1616年)秋日漫錄於清真堂。時年六十有六。關西許光祚。...
清代戴均元楷书《弘仁寺记》册
清戴均元書弘仁寺記冊,18.3x23.5cm,八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封面楷書:鴻文紀瑞。釋文:御製重修弘仁寺記。液池西岸前明清馥殿舊基也。康熙五年改建為寺。自鷲峰寺迎旃檀佛像。居之後造舍利塔。皇曾祖錫名弘仁。為宗社永呵護。生民祈福佑。勒諸貞珉。常輝震旦。旃檀佛西來源流詳見於康熙...
清代刘墉83岁行书自作诗卷
清劉墉行書詩卷,23.4x234.6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釋文:禪。本志慕求佛。有時思得仙。亦知春色好。終愛月(點去)夜光圓。龍虎何勞伏。人牛莫放眠。華嚴寶樓閣。彈指浩無邊。 觀物四首。 仙。鰲極鵬霤恣意逰。白雲滄海幾春秋。山川似昔人誰在。龍虎歸元鼎亦休。...
明代蔡玉卿小楷《孝经》册
歷代法書全集第二十六冊:明蔡玉卿書孝經冊,23.3x13cm,十四開,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忠烈文明伯武英殿大學士黃道周妻蔡氏玉卿書于石養山中。...
张照行楷书《传灯录》册
清張照節書傳燈錄冊,22.8x16公分,九開十八幅,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釋文:文殊問無著。近離甚處。著云南方。殊云南方佛法如何多少。著云或三百或五百著問此間如何住持。殊云聖凡同居。龍蛇混雜。著云多少眾。殊云前三三後三三。雪竇顯頌曰。千峰盤屈色如藍。誰謂文殊是對談。堪笑清涼多少眾。前...
元代高翼小楷《周子通书》册
元高翼書通書冊,十六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元人高翼(生卒年不詳),字茂之,南陽人,官至嘉興路推官。本冊以小楷寫北宋理學家周敦頤所著《通書》,整體結字尚稱整飭,風範從晉宋規矩中來,然略少韻味。 至元三年(1337)歲次庚辰夏五晦日。南陽高翼為資深先生書于雲間之佳秀園寓居。...
文徵明57岁楷书《致某人小札》
文徵明楷书《致某人小札》,22.5×14.5cm,上海博物馆藏。文徵明于嘉靖五年(1526)乞归,始致仕。此札当作于是年,时年五十七岁。释文:徵明蒙恩致仕,南归有日,忝在爱中,敢丐一诗,以光行李。侍生文徵明顿首拜求。...
今释行书《戴西永长者六秩荣寿诗》
今釋行書戴西永長者六秩榮壽詩冊叙,水墨綾本;冊頁7開,28.5×40cm,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淡归和尚为戴西永居士寿诗册叙 剑秋题庚子(1660)秋七月廿有五日,蔗馀道者今释题于臷菴...
明代僧人释明纲行草自书诗册
明纲,字宗朗,工书法,崇祯十年(1637年)书乐志篇轴。 釋明綱自書詩册,水墨灑金箋本冊頁(八開),各22.7×15.4厘米,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
明代屠隆行草书法高清墨迹
屠隆(1543-1605),字长卿,一字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浙江鄞县人。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书画造诣颇深,与胡应麟等并称“明末五子”。万历五年(1577)进士。屠隆性好游历,博学,精通曲艺。屠隆写戏编戏演戏,家中自办戏班,聘请名角。戏曲主张“针线连络,血脉贯通”,“不用隐僻学...
傅山草书双寿诗轴
清代傅山草书双寿诗轴,绢本,50X122cm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傅山最擅长行草书,不论立轴、长卷,首先扑入眼帘的是笔画连绵,数字牵丝不断,线条缠绕,萦纡盘曲。跌宕顿挫,如万岁枯藤;起伏飞动,似矫龙出海;奔腾翻卷,若九曲黄河。释文:乾坤惟此事,不论古于今。一盏酡双白,三春草...
董其昌行草书自跋荆溪招隐图卷
明 董其昌行草书自跋荆溪招隐图卷,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释文:此余辛亥岁为澈如光禄作也,今年予自田间被征与澈如同一启事。予既已誓墓不出,而澈如亦意在鸿冥。余举赠友人诗,题此卷曰:我如远山云,君如朝日暾。出处各有宜,何必鹤与猿。惟容避世者,终老桃花源。澈如携此游江门,时以...
文徵明行书跋越王宫殿图卷
文徵明(款)行书跋越王宫殿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跋文近八成的内容是在复述画中景物,中间有两处点去,其字迹也与文徵明相去甚远。虽钤「文徵明印」、「衡山」、「悟言室印」三枚印记,但此跋文可能是古董商后伪造的。 右宋人界畫宮室樓閣亭館一卷。相傳以為趙伯駒所作越王宮...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