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高清书法
投稿作品
会员专栏
今释行书《戴西永长者六秩荣寿诗》
今釋行書戴西永長者六秩榮壽詩冊叙,水墨綾本;冊頁7開,28.5×40cm,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淡归和尚为戴西永居士寿诗册叙 剑秋题庚子(1660)秋七月廿有五日,蔗馀道者今释题于臷菴...
明代僧人释明纲行草自书诗册
明纲,字宗朗,工书法,崇祯十年(1637年)书乐志篇轴。 釋明綱自書詩册,水墨灑金箋本冊頁(八開),各22.7×15.4厘米,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
明代屠隆行草书法高清墨迹
屠隆(1543-1605),字长卿,一字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浙江鄞县人。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书画造诣颇深,与胡应麟等并称“明末五子”。万历五年(1577)进士。屠隆性好游历,博学,精通曲艺。屠隆写戏编戏演戏,家中自办戏班,聘请名角。戏曲主张“针线连络,血脉贯通”,“不用隐僻学...
傅山草书双寿诗轴
清代傅山草书双寿诗轴,绢本,50X122cm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傅山最擅长行草书,不论立轴、长卷,首先扑入眼帘的是笔画连绵,数字牵丝不断,线条缠绕,萦纡盘曲。跌宕顿挫,如万岁枯藤;起伏飞动,似矫龙出海;奔腾翻卷,若九曲黄河。释文:乾坤惟此事,不论古于今。一盏酡双白,三春草...
董其昌行草书自跋荆溪招隐图卷
明 董其昌行草书自跋荆溪招隐图卷,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释文:此余辛亥岁为澈如光禄作也,今年予自田间被征与澈如同一启事。予既已誓墓不出,而澈如亦意在鸿冥。余举赠友人诗,题此卷曰:我如远山云,君如朝日暾。出处各有宜,何必鹤与猿。惟容避世者,终老桃花源。澈如携此游江门,时以...
文徵明行书跋越王宫殿图卷
文徵明(款)行书跋越王宫殿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跋文近八成的内容是在复述画中景物,中间有两处点去,其字迹也与文徵明相去甚远。虽钤「文徵明印」、「衡山」、「悟言室印」三枚印记,但此跋文可能是古董商后伪造的。 右宋人界畫宮室樓閣亭館一卷。相傳以為趙伯駒所作越王宮...
梁同书81岁行书《世说新语屏》
梁同书行书世说新语屏,故宫博物院藏。梁同书(1723~1815)清代书法家,与刘墉、翁方纲、王文治并称清四大家。 书为菘圃三兄大人雅鉴,癸亥秋中姻世弟梁同书时年八十有一。...
祝允明行书诗帖《霜风陨万木》
祝允明行书诗帖《霜风陨万木》 祝允明题唐寅《松冈图》,来源:北京保利拍卖。 释文:霜风陨万木,青青独长松。培塿杂郊隰,崇冈傲其中。伟哉此松冈!蔚然帝城东。循冈万室罗,谁能领奇雄。杨君磊落姿,矫然云间龙。读书力高行,声望联先公。问我松冈篇,因知居养功。参天且拔地,拭目灌莽丛。祝...
明代娄坚行草书《茶赋》
娄坚行书答尔常送茶诗卷,纵24厘米,横257.3厘米。娄坚(1567—1631)字子柔,上海人。明代学者、书法家。工书法,诗清新,与同里唐时升、程嘉燧并称“练川三老”。谢三宾合三人及李流芳诗文,刻为《嘉定四先生集》,有《学古绪言》。嘉靖二十九年庚戌(1550)三月...
明朝官员马卿书法《洛原》
明朝官员马卿书法《洛原》,故宫博物院藏。马卿(1480-1536),字敬臣,号柳泉,彰德府林虑人(今河南省林州市)。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选庶吉士,明朝通议大夫。历任户科给事中,吏科右给事中,工科左给事中,大名府知府,浙江按察司副使,山西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右参政,浙江布政...
清代笪重光行书《忆南宫旧拓》
清朝书画家笪重光行书《忆南宫旧拓》,来源:米芾方圆庵记碑册,上海博物馆藏。弟重光顿首...
明代进士李濂书法墨迹
李濂(1489—1566后),字川甫,一作川父,号嵩渚,明河南祥符人。正德九年进士。任沔阳知州、同知宁波府,升山西佥事。少负俊才,尝驰马夷门外,酾酒悲歌,慨然慕信陵君、侯生之为人。里居四十余年而卒。博学多闻,以古文名于时。曾作《理情赋》,李梦阳见而往访。濂初甚得意,久之,乃知梦阳...
明朝御史许宗鲁书法《洛原之什赋》
明代许宗鲁书法《洛原之什》,故宫博物院藏。许宗鲁(1490-1559),字东候,号少华,陕西咸宁县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改庶吉士,历官监察御史、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辽东。开府雄边,多所建置。致仕归,构草堂,积图书,置酒赋诗,作词曲为乐。书法尤善。有《少华集》等。...
董其昌行草书抄五言诗八首册页
明代董其昌行草书抄五言诗八首,来源:董其昌仿古山水册页(绢本),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此册对幅书抄王维、贾岛、陶弘景、张籍、太上隐者五位诗人的八首五言诗。松暗水涓涓,夜凉人不眠。西峰月犹在,遥忆草堂前。董其昌日饮金屑泉,少当千馀岁。翠凤翊文螭,羽节朝玉帝。其昌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明代杨荣楷书题祭韩公茂文页
杨荣楷书题明太祖祭韩公茂文页,故宫博物院藏。此页是杨荣为去世的太医院使韩公茂作。韩公茂生前竭忠尽职,去世后皇帝特加哀恤,亲制文敕。其子将赐祭之文泥金书之,请杨荣识其后。文章作于永乐十六年(1418),书法工丽遒劲,姿媚动人,骨力洞达。翰林学士奉政大夫兼右春坊右庶子臣杨荣顿首谨书...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