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书法资料
>
书法空间
宋代富弼行书墨迹《温柑帖》
宋代富弼行书墨迹《温柑帖》纸本,纵26.5cm,横49.2,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弼修建坟院。得额已久。先人神刻。理当崇立 今天下文章。惟君谟与永叙主之。又生平最相知者。永叔方执政。不欲于请。独有意于君谟久矣。但为编次文字未就。故且迁延。昨因示谕。辄敢预闻下执。即非发于偶然...
吴琚行书书法图册《杂诗帖》
吴琚行书书法图册《杂诗帖》,该图册一共是19页,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册书前人七言、五言,绝句、律诗不一,诗十四首,诗句多不连贯,该册九开半共十九纸。此帖虽规规求书形模,但笔笔都不险峻凌厉,而是婉转柔润,刻意精致。吴琚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用笔有着独到的体会。他像米芾一样,作品追求“...
吴琚行书赏析《识语并焦山题名》
吴琚行书赏析《识语并焦山题名》,32.8×44.9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这幅吴琚的“书识语并焦山题名”,是拼合了“观李氏谱牒”、“焦山题名”二帖而成。两帖在内容上并无关联,书写的时间也有差异。前者是吴琚在淳熙十三年(1186)时,追记观唐代李氏谱牒所题的跋文中,感叹谱牒应受重视...
南宋吴琚行书鉴赏《伏自帖》
吴琚行书鉴赏《伏自帖》纸本,30.2×51.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伏自帖》,又名《观使开府帖》,行书信札一则,分为前后两页。观使开府相公疑是梁克家(1128-1187),《宋史》有传:淳熙八年(1181年),知福州,召除醴泉观使。淳熙九年(1182年),拜右丞相,封仪国公。...
张羽行书赏析《怀友诗二十三首卷》
张羽35岁行书赏析《怀友诗二十三首卷》,纸本19×133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卷係應“苔軒高士”所屬,書寫恣肆揮灑,無意於佳,卻頗見風骨。從用筆和體勢上看,融冶王羲之、歐陽詢、趙盂頫等眾家之所長,而能放筆直書,自抒懷抱。疏密之間,大開大闔,對比強烈。...
元代张渊行书墨迹赏析《五言古诗帖》
元代张渊行书墨迹赏析《五言古诗云卧三十年》,纸本纵27.4cm,横52.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张渊生卒不详,活动于元末明初年间。字子静,号孟嘏。浙江吴兴人。守道安贫,隐居不仕。与当时吴派山水画大师沈周相友善。张渊书法学赵孟頫,用笔结字亦步亦趋,形神兼备,有相当的功力。此帖学赵孟頫...
吴中四杰之一张羽小楷汉宫词
吴中四杰之一浔阳张羽小楷书汉宫词五云楼阁凤城间,花木长新日月闲。三十六宫连内苑,太平天子住昆山。会真广殿约宫墙,楼阁相扶倚太阳。净甃玉阶横水岸,御炉香气扑龙床。龙池九曲远相通,杨柳丝牵两岸风。长似江南好风景,画船来去碧波中。厨船进食簇时新,侍宴无非列近臣。日午殿头宣索鲙,隔花催唤打鱼人...
元末明初书法墨迹《永复手椠拜记》
元末明初书法墨迹《永复手椠拜记》,26.1×20.4cm永复手椠拜记:彦直翰学,几格向在溪上,重承厚饯,别后不胜企仰,迩来缅惟文候清胜为慰。区区客寄淮海,无足公道,今因便行,特此代复未卜,会晤更异,以道自重。永复手椠拜记。...
宋代渡日高僧无学祖元书法墨宝
宋代渡日高僧无学祖元书法墨宝,纸本26 x 64.8厘米,弘安二年(1279年)镰仓时代,日本常盘山文库收藏。无学祖元(1226~1286年),别号子元,浙江宁波鄞县人,宋代临济宗高僧。初拜北涧居简出家,后依于径山无准师范,成为无准门下的翘楚。无准寂后,祖元历参诸方。宋祥兴一年(...
张葆冬书法录朱子家训全文
张葆冬书法录朱子家训全文张葆冬1972年生于河北涞水,别署九幢精舍,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保定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错金铭文精品--战国《鄂君启金节》
战国时期青铜器物鄂君启金节,也叫鄂君启铜节,安徽省博物馆藏。1957年安徽省寿县城东丘家花园出土。铜节分舟节和车节两种,用时双方各持一半,合节验证无讹才发生效力,舟节长30.9厘米,宽7.1厘米,厚0.6厘米,有错金铭文9行165字;车节长99.6厘米,宽7.3厘米,厚0.7厘米...
清代文学家姚鼐行书《游江东诗册》
清代文学家姚鼐行书《游江东诗册》,纸本24×28cm,常州蔡徵舫私人藏。...
弘一法师楷书作品鉴赏《放下》
弘一法师楷书《放下》纸本镜片,西泠印社2014秋拍,成交价471.5万元。款识:弘一沙门演音书。钤印:弘一(朱)作品鉴赏“文革”期间遭遇红卫兵抄家,见此字说“放下”不好,欲要撕毁,陆伯龙家属讲此匾应读“下放(下放劳动)”,竟免于一难。弘一法师的书法,一直是近年拍场上讨喜的拍品,但...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