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名家书法
>
明清书家
董其昌小楷自书先世诰身册(17开)
明代董其昌楷书自书先世诰身册(十七开),纸本15×28.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本册董其昌抄录朝廷所颁先世诰身,乌丝栏界格。册前为曾祖父董华、曾祖母高氏告身。册后为父董汉儒、母沈氏告身。无款识钤印。结体端庄,用笔沉稳,是其融汇颜书的佳构。通篇神凝气聚,天真烂漫,当系80岁左右书。潘...
董其昌58岁行书临东坡尺牍册
明代董其昌行书临东坡尺牍册,纵25厘米;横14.1厘米,万历四十年(1612)书,上海博物馆藏。本册为董氏节录苏轼尺牍七段,阮元《石渠随笔》曾载此册,记为六段,又收入《石渠宝笈续编》。金粟笺本,笔精墨妙。有脱漏或改动字句处。1612年,董文敏58岁,其时于深研二王基础上,董氏进而汲取宋四家之长...
梁诗正敬书乾隆御题两幅
梁诗正敬书乾隆御题两幅,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梁诗正(1697-1763),字养仲,号芗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雍正八年探花,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太子太傅。清人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书中说到梁诗正的书法:“公书初学柳成宫(柳公权),继参文(征明)、赵(孟頫),晚师颜(真卿)...
嘉庆皇帝楷书《御制五福颂有序》
清代颙琰楷书《乾隆御制五福颂册》8开,纵14cm,横26.6cm。故宫博物院藏。新觉罗·颙琰(1760-1820),清高宗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被正式立为皇太子。翌年正月初一日,受乾隆帝内禅,即帝位,年号嘉庆。此册书乾隆皇帝四十一年(1776年)所作的...
张瑞图行书《画马歌册》30开
明代张瑞图行书《画马歌册》,洒金笺,31.3×48厘米×30开,上海博物馆藏。张瑞图是晚明时期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之一,年轻时即以擅书名世。时人将邢侗、张瑞图、米万钟、董其昌并称为晚明“善书四大家”。清·梁巘《承晋斋积闻录》曰:“张二水书,圆处悉作方势,有折无转,于古法为一变。” ...
王铎行书《赠宋之普扇面八帧》
王铎书法扇面八帧,大体在1634年前后陆续写成,均赠送给好友宋之普。宋之普(1602-1669),字则甫,号今础。山东苍县人。明崇祯元年(1628)进士。与父宋鸣梧同殿称臣,深得朝廷器重。精于古文辞章,常与王铎品评书画。 王铎行书登岳庙天中阁看山感时庚午(1630年)作扇面 水墨...
黄道周行书木刻拓片《除夕帖》
黄道周行书《自西库过请室复逢除夕》为十首五言律诗,明崇祯十三年(1640)除夕,黄道周于北京狱中所作。清初作木刻板五片,每片23厘米见方,漳浦县博物馆藏。黄道周(1585-1646),字幼玄,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明亡后抗清,被俘殉国。崇祯十一年,因指斥大臣杨嗣昌...
文徵明49岁小楷《明故黄君仲广墓志铭》
文徵明小楷《明故黄君仲广墓志铭》文徵明早期极力学习赵孟頫的小楷,还临习欧阳询、颜真卿的楷书,他四十九岁时写的《明故黄君仲广墓志铭》,颇带颜体。用笔藏锋,丰骨多筋。文征明小楷放大图片欣赏 ...
清代梁同书行楷书法《孙安人诔》
梁同書孫安人誄,26×25.4厘米,嘉庆十年(1805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藏。梁同书 (1723~1815),字元颖,号山舟。梁同书继承家学,12岁即能作擘窠大字,有人求梁诗正书法,有时就是粱同书代笔。梁同书擅长行楷,最初学习颜、柳笔法,中年则用米芾之法,晚年人变化自然之...
祝允明48岁小楷《孝女曹娥碑+洛神赋十三行》
祝允明小楷《孝女曹娥碑》,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藏。祝允明,字希哲,因右手多一指,故号枝山、枝指生,又号枝山道人、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生于天顺四年十二月六日(1461),卒于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527)。祝允明是明代中期江南书画家群体中的代表人物。他的书法成就之所以能超越...
四位清朝大臣书法欣赏《二十四孝》
四位清末官员书法欣赏《二十四孝》,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二十四孝故事圖繪在北宋已經形成,萬曆晚期開始流行刊載於童蒙書刊《日記故事》的系統,包括虞舜、漢文帝、曾參、閔損、仲由、董永、剡子、江革、陸績、唐夫人(崔山南)、吳猛、王祥、郭巨、楊香、朱壽昌、庾黔婁、老萊子、蔡順、黃香、姜詩、王...
文徵明82岁小楷墨迹《醉翁亭记》
明代文徵明小楷墨迹《醉翁亭记》,纸本纵53.5公分;横28.6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文征明是十六世纪明代中叶苏州画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艺术家。在鉴赏与临习古代书迹上,他下了许多工夫,并从其中获得新的创作力量。此作精整挺秀, 如世人评王羲之书「铁画银钩」者,为文征明八十二岁(155...
明代钱谷书法《兰亭修禊后序》
明代錢榖書法蘭亭修禊圖卷,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钱榖(1509-1578),字叔宝,号罄室,长洲人,善书画。钱谷手抄之书,一丝不苟,为后来藏家所重。 三春陶和氣,萬物齊一歡。明后欣時豐,駕言映清瀾。亹亹德音暢,蕭蕭遺世難。望巖媿脫屐,臨川謝揭竿。郡功曹魏滂代謝鱗次,忽焉以周。欣此暮...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