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名家书法
>
明清书家
张若霭、张若澄兄弟俩的书法得乾隆皇帝赞赏
张若霭(1713-1746),字晴岚,安徽桐城人。祖父张英、父亲张廷玉均为大学士。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后帝亲授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入直南书房,官至礼部尚书,袭伯爵。以书、画供奉内廷。善画山水、花鸟,得王糓祥、周之冕遗意。乾隆十一年(1746)随帝西巡,因病回京,不久卒...
清代董诰楷书《除夕》诗册
清董诰书律调饯腊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敬叩天垂佑。为民臣念虔。辛酉除夕。旧岁聿云暮。新年子半来。盘花凝彩烛。阶馥接宫梅。 龙驭攀兜率。春星转上台。屠苏兼饮至。平贼圣谟恢。壬戌除夕。旧岁看将去。新年喜又来。 冬春递旋转。元会永环回。民物全叨泽。戎兵遍息埃。益殷敬勤念。考愿继宏恢...
张若霭21岁中进士,34岁病逝,遗留绝美小楷!
张若霭(1713—1746年),字晴岚,安徽桐城人。来自官宦世家,祖父张英、父亲张廷玉均为雍正、乾隆朝大学士。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官至礼部尚书、翰林编修、通政司。工绘山水、花鸟,得王榖祥、周之冕遗意。精于鉴赏,品评皇室所藏,颇有见的,与兄弟张若澄同为乾隆朝重要的词臣画家。...
文徵明35岁小楷落花诗七律60首
文徵明小楷《落花诗卷》,金粟藏经纸本,纵14.5厘米,横193.3厘米,书于弘治甲子(1504年)十月,苏州博物馆藏。本卷内容:沈周《落花诗》十首,文徵明和答十首,徐祯卿和答十首,沈周《再和徵明昌穀落花之作》十首,吕秉之《和石田先生落花十首》,沈周《三答太常吕公见和落花之作》十首...
文徵明86岁小楷册页《逍遥游》
文徵明小楷册页《庄子南华经--逍遥游》,湖南省博物馆藏。此件为文徵明八十六岁的高龄精心之作,用笔干净果断,点画坚挺刚健,以典雅自然之姿独树一帜!余昨岁为世程书,原道自念髦衰多病,不知明岁尚能小楷否?或笑八十老翁,旦暮人耳,何可岁年期邪!不意今复书此,然比来风湿交攻,臂指拘窘,不复...
祝允明36岁行书《在山记》册
祝允明行书册页《在山记》,均纵26.7厘米,横10.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这篇文字是祝允明为琴师张文瑞取号“在山”的记文,书风带有明显的赵孟頫精美流丽特色。 弘治乙卯(1495年)重九,乡贡进士苏台祝允明。...
明代沈度小楷册页《赤壁赋》
明代沈度小楷书苏轼赤壁赋册,故宫博物院藏。沈度 (1357-1434),字民则,号自乐,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以善书入翰林院,对明代“台阁体”书法的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沈度此作通篇行笔秀润,结体雍容,点画姿媚,布局舒朗,是其书法的典型面貌。嵋樵偶识...
文徵明78岁小楷书前后赤壁赋
文徵明(1470-1559),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改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鉴藏家,书法与祝允明、王宠并誉为“吴中三家”,其书法艺术成就最高的便是小楷。文徵明此卷录苏轼《前后赤壁赋》,格调高雅,法度严谨,工整精致而带有古意,是文氏小楷书的代表...
王铎58岁草书《五律十五首诗卷》
王铎58岁草书《五律十五首诗卷》王铎(1592~1652),字觉斯,河南孟津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又为南明小朝廷的东阁大学士。1645年南京被破降清,顺治间官授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享年61岁。释文详见:王铎《草书诗卷》...
王铎小楷《韩愈答李翊书册》
王铎书《韩愈答李翊书册》,朵云轩藏(朵云轩现存此三开)。 言蔼如也。抑又有难者。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其取于心而著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
清代汪士鋐隶书《录汉疏广》
汪士鋐隶书《录汉疏广》,来源:李公麟(传)陶淵明歸隱圖,弗利尔博物馆藏。汪士鋐(1658-1723),字文升,号退谷,又号秋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会元,官中允。书法与姜西溟(宸英)称姜汪。得执笔法,书绝瘦硬颉颃张照,诸子莫及。名公卿碑版多出其手。...
明代金琮书法《韩愈诗桃源图》
明代金琮书法《韩愈诗桃源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流水盘回山百转,生绡数幅垂中堂。武陵太守好事者,题封远寄南宫下。南宫先生忻得之,波涛入笔驱文辞。文工画妙各臻极,异境恍惚移于斯。架岩凿谷开宫室,接屋连墙千万日。嬴颠刘蹶了不闻,地坼天分非所恤。种桃处...
文徵明89岁书法《西苑诗》
明代文徵明西苑诗十首,嘉靖三十七年戊午(1558)八十九岁书。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改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州(今江苏苏州)人。54岁以岁贡生荐试吏部,任翰林院待诏。文徵明在翰林院担任待诏一职本来不是什么显赫之事。但他这次“从政”经历,尤其是他先...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