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名家书法
>
明清书家
文徵明37岁小楷题吴镇画卷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改字徵仲,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曾官翰林待诏。文徵明是明一代诗书画全才、大家。 文徵明小楷题吴仲圭墨竹卷正德改元(1506年)二月长洲文壁从守谿先生借观僣题于后...
明代陆师道小楷书法《瀛洲赋》
陆师道(1510-1573),字子传,号元洲,改号五湖,苏州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历官工部主事、礼部主事、尚宝司少卿。师事文征明,工小楷、古篆,著有《五湖集》和《左史子汉镌》等传于世。 明代陆师道小楷书法《瀛洲赋》,来源:南宋佚名春宴图卷尾题跋,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董邦达隶书《御制麋角解说》
董邦达隶书录乾隆麋角解说,旅顺博物馆藏。董邦达(1696-1769),清代官员、书画家。字孚存、争存,号东山、非闻,浙江富阳人。雍正十一年进士,乾隆二年授编修,官终礼部尚书,谥文恪。好书、画,篆、隶得古法,山水取法元人,善用枯笔。其风格在娄东、虞山派之间。与董源、董其昌并称&qu...
明代金湜行草书《梅花诗十首》
金湜(生卒年不详),字本清,号太瘦生,明鄞县人。正统六年(1441)举人,以习古书法授中书舍人,后升太仆寺丞。擅书法,篆、隶、楷、行、草五体俱能,有汉晋风度,又善画竹,并题诗其上,人称诗、书、画“三绝”。著有《皇华集》、《朽木集》等。 明代金湜行草书《梅花诗十首》,来源:王岩叟...
明代陈沂善学苏体录自作诗二首
陈沂(1469-1538),字鲁南,号石亭,少时好苏氏之学因自号小坡。鄞(今浙江宁波)人,居金陵(今江苏南京)。书学苏体,亦善画。 明代陈沂自书诗页,故宫博物院藏。此件作品系陈沂为友人所录自作诗二首,皆为咏花仙之作,词旨清丽,用笔清润,结字精谨,颇得苏轼笔意。明代王世贞在题跋中称...
清代徐渭仁行书题陈栝花卉图卷
徐渭仁(1788-1855),字文台,号紫珊、子山、不寐居士。上海人。清著名藏书家、金石学家、书画家。早年善书法,尤长汉隶,收藏碑帖甚丰,并精于鉴别,当时人称为"巨眼"。因购得隋代开皇年间《董美人墓志》,遂自号"隋轩"。咸丰三年(1853)...
文徵明66岁行书题沈周西山雨观图卷
引首文徵明书“西山雨观”隶书四字。文徵明66岁行书题沈周西山雨观图卷,故宫博物院藏。释文:高人不见沈休文,渔子沙头几夕曛。断墨残缣和泪展,碧山千叠锁愁云。石丈高情点笔间,悠然胸次白云闲。凭君莫作元晖看,自写吴门雨后山。吴门何处墨淋漓,最是西山雨后奇。一段胜情谁会得...
沈颢行书《陶渊明归去来辞》
沈颢行书《归去来辞》,来源:北宋李公麟(传)陶渊明隐归图卷,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沈颢(1586-1661),字朗倩,号石天,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补博士弟子员。性豪放好奇。工诗文。书法真、草、隶、篆,无所不能。山水近沈周,晚年笔意挺秀,点色清妍,深于画理,"似而不似...
方孝孺书法《天下一统称泰康》
方孝孺书法《天下一统称泰康》,来源:南宋李迪(传)三顾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浙江宁海人。是朱元璋的皇长孙朱允炆的老师。因为太子朱标死得早,朱元璋就把皇位传给了朱允炆,这就是建文帝。后来他的叔叔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夺取了皇位。...
金琮行书杜甫诗3首《夜雪+对雪+又雪》
金琮 明代人,字元玉,自号赤松山农,金陵(今南京)人。少聪颖,好吟咏,善书画,年十二、三即能大书。初法赵孟頫,晚学张雨。画梅学扬无咎,他也是作赵孟頫书画伪的能手。 杜甫诗《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朔风吹桂水,朔雪夜纷纷。暗度南楼月,寒深北渚云。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不识山阴道...
清代诗人、书法家徐步云91岁墨迹
徐步云(1734-1824),字蒸远,号礼华,兴化人。工诗文,尤善书法,楷似《乐毅论》,行似《圣教序》,皆以精妙著称。乾隆二十七年(1762)召试举人,授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乾隆三十三年(1768),和纪晓岚一样,因涉卢见曾(雅雨)之“两淮盐政提引征银案”被遣戍伊犁,撰《新疆纪...
张瑞图行草书《超然台记》
张瑞图书法苏轼《超然台记》,作于熙宁八年(1075),此件作品用笔峻利,结体扁方,是张瑞图成熟期行草书的典型面貌。张瑞图(1570-1641),字长公,号果亭、二水等,福建晋江人。官至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工书,亦能画。...
文徵明入室弟子居节书法墨迹欣赏
文徵明入室弟子居节书法墨迹欣赏居节,字士贞,一作贞士,号商谷、西昌逸士,吴(今江苏苏州)人。少从文徵明游,书、画为入室弟子。山水画法简远,有宋人之风。家本业织,籍隶织局,受织监孙隆诬陷,被拘系破家,晚年僦居虎丘南村,屋数椽,萧然自适,或绝粮,则旦起写《疎松远岫》一幅,令童子易米以...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