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名家书法
>
明清书家
朱之蕃行书《龙君驭归来乐曲》
朱之蕃《龍君馭歸來樂曲》,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何創時書法藝術文教基金會。元介書其師龍膺所作〈歸來樂曲〉,文意深邃,內容頗富警世味。用筆明顯透露其出於松雪道人家法,體勢疏朗,秀逸而兼具渾厚韻致,應是受顏魯公影響。整幅作品行間較寬綽,字形虛實相間,向背分明,結構嚴謹不苟,但流麗而不致滑...
明末张穆行书自书诗册
张穆行书自书诗册,水墨纸本,32.2×21.8厘米,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张穆(1607~1688)字穆之,号铁桥,亦号铁桥道人,广东东莞人。其父年近70始生张穆。少时在罗浮山读书,漫游罗浮的山水名胜,因喜爱山中铁桥胜景,故引以为号。成年后喜诗词歌赋,好游历结友。清顺治二年(16...
祝允明草书立轴《曹植仙人篇》
祝允明草书《曹植仙人篇》轴,资料来源: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 釋文:仙人攬六箸,對愽太山隅。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玉樽盈桂酒,河伯獻神魚。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韓終與王喬,要我於天衢。萬里不足步,輕舉凌太虛。飛騰踰景雲,高風吹來軀。回駕觀紫微,與帝合靈符。閶闔正嵯峨,雙闕萬丈餘。玉...
康熙帝的书法老师沈荃墨迹赏析
康熙帝的书法老师沈荃墨迹赏析,资料来源: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沈荃《瀛臺曉宜即事之二》釋文:向曉迻丹籞,層城宿霧披。林含初霽雨,水漲欲平池。殿角殘星動,巖陰落葉(催)吹。長隄人語寂,立馬故遲遲。雨洗嵐光濕,風回水氣涼。衣冠遙辨色,荷芰暗聞香。飛觀通雲島,盤渦下石渠。金鼇看咫尺...
莫如忠行书《澄照塔院建阁藏经序》
莫如忠行書《澄照塔院建閣藏經序》,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何創時書法藝術文教基金會。莫如忠(1509-1589),上海松江人。字子良,號中江。文學家、書法家。嘉靖十三年(1538)進士,時年三十歲。官至浙江右布政使。他清修自潔,篤志好學,師從唐順之,廢寢忘食讀書,老而不倦。為詩尤工近體...
蔡羽楷书作品《真适园赋》
蔡羽楷書作品《真適園賦》,作於武宗正德七年(壬申1512),園主為震澤先生王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何創時書法藝術文教基金會。 釋文:《真適園賦》。惟明七真廣命,宣功暢德,百五十餘年,鴻號熙媺,明堂柱石之臣,躬躋暇豫鹽梅之績,奏鈞軸之憂解,於是選靈丘、問名山,徘徊五湖之上,...
刘墉70岁书法《石庵小真书册》
清代刘墉行楷书册,纸本,24.8x31.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石庵小真書冊》政七十歲筆。丙寅三月仲兄自廣州寄致。瓶齋記。己酉(1789年)冬夜為潤生書。石庵劉墉。 民國丙寅(19266年)三月十日得於廣州。以寄吾弟。正文清七十歲書也。延闓記。余舊所...
明代沈仲津行草书录王宠诗册
明代沈仲津行草书录王宠诗册,纸本墨书,24.5x12.5厘米,私人藏。 大明沈仲津墨宝真迹,辛丑冬日子詹高鸿飞题。题识:万历辛巳冬初,漫录雅宜诸作于秦淮别业,后学沈仲津。 长春高鸿飞并识。...
状元胡广行书《题洪崖山房图诗》
胡广(1370—1418)字光大,江西吉水人。明建文二年(1400年)廷试对策,建文皇帝亲擢进士第一,赐名靖,授翰林修撰。永乐时,复名广,累官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进文渊阁大学士。卒赠礼部尚书,谥号文穆。胡广工诗文,善写真,长于行、草诸体。扈从永乐帝北征时,每勒石,皆命胡广书之...
刘墉行楷书册:咏怀诗八首等
清刘墉行楷书册:书梁陈暄与兄子秀书、书唐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书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八首,纸本,19.4x12.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釋文:與兄子秀書。陳暄。旦見汝書與孝典。陳吾飲酒過差。吾有此好五十餘年。昔吳國張長國亦稱耽嗜。吾見張時伊已六十。自言引滿大勝少年時。吾今所進亦多...
刘墉行楷书册《刘文清晚年书册》
刘墉行楷书册:书庄子外篇知北游、书盐铁论轻重、书杜甫五言诗二首、节书唐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书唐李白古风诗三首,18.7x13.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刘文清晚年书册,辛酉(1981年)上海得。除夕裝成。瓶斋秘笈。 釋文:在世復幾時。忽如飄風度。空聞紫金經。白首愁相誤。撫已...
清代冒襄行书诗册
清代冒襄行书诗册,绢本,墨书,27.5x16厘米,玲珑山馆所藏。 冒巢民先生行书诗册收传印:徐氏玲珑山馆释文:弱冠城南便结巢,如今老去重诛茅。自谓余生狎鸥鹭,耻法天地如空匏,那知山崩复水竭,高者便倾生者灭。亭畔秦封幻化无,岸上秦花春水绝。东邻占断小浯溪,西邻斫倒垂杨低。...
董其昌55岁临钟王帖册
明董其昌临钟王帖册,纸本,19.7x2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册为董其昌五十五岁所作,分别临写钟繇〈力命表〉、〈墓田丙舍帖〉、〈戎路表〉、王羲之〈曹娥碑〉、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等五段。董认为临帖要参离合,不能太似或不似,此五段皆节临,字句与原帖有出入,是掌握其精神的意临。 ...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