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名家书法
>
颜柳欧赵
赵孟頫行书《如在醉梦帖》
赵孟頫行书《醉梦帖》,又称《如在醉梦帖》,43.6x77.8厘米,23行,共254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信主要内容为赵孟頫妻管道昇亡故后寄托哀思及求中锋和尚所做佛事,信札内容围绕着对管夫人病故所倾诉的哀情,以及向中峰和尚所吐露的思绪,反映了赵雪松晚年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及对管道昇的...
赵孟頫早年书法手卷《致郭右之二帖卷》
赵孟頫书法手卷《致郭右之二帖卷》,来源:2019中国嘉德拍品。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与右之(郭天锡)者。一通写赵孟頫在元朝要员程文海来杭州征召隐逸时矛盾重重、进退两难的复杂心理,以及朋友间在利益矛盾时他采取的果敢态度。另一通写他对朋友经济受困的关切与同情,...
赵孟頫64岁楷书《佑圣观捐施提名记》
元代赵孟頫楷书《佑圣观捐施提名记》佑圣观在杭州,本是南宋孝宗的旧邸,即位后在淳熙三年(1176年)改建成佑圣观以祠所谓真武大帝。元成宗大德中失火焚毁,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重建后请胡长孺写了这篇《捐施题名记》,第二年由赵孟頫书写刻石。这时赵孟頫已六十四岁了,离他去世只有五年。...
赵孟頫34岁小楷《鲜于光祖墓志》附题跋
赵孟頫书法石刻《鲜于府君(光祖)墓志》,周砥撰文、赵孟頫小楷书志文,盛彪作后记。纸本墨拓,帖芯23.3×9.8厘米。北京大学图书馆藏。鲜于光祖(1205-1281),字子初,鲜于枢的父亲。墓志铭中未记述刻石时间,但据文中赵孟頫「奉训大夫、兵部郎中」的官衔,可知志文大约书丹于至元二...
赵孟頫67岁行楷书《万象山崇福寺记碑》
赵孟頫行楷书《处州万象山崇福寺记碑》,延祐七年(1320),赵孟頫六十七岁书。据清人李金澜《栝苍金石志》记载:“赵文敏公书崇福寺记碑,碑高八尺五寸,广四尺,凡十九行,行三十八字,行书经一寸四分,篆额九字,长三寸五分。”又云“碑阴刻明万历间重建碑,屠隆撰,郡布衣林芝书,书法秀绝,故...
赵孟頫行草书《静心帖》(经率帖)
赵孟頫行草书《静心帖》,又称《经率帖》该帖是赵氏写给吴森(字君茂,号静心,吴兴人,好古画)的信札,应书于赵氏在江浙任职时。该帖法度谨严,飘逸潇洒,笔法圆润流畅,起笔藏露结合,运笔迟速交错,转折方圆交替,收笔顿锐相间,提按轻重多变,展现了赵孟頫高超娴熟的书法技巧。孟頫顿...
赵孟頫行书《出师表》卷
赵孟頫行书《出师表》卷,纸本,纵29.2厘米,横11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曹魏之前所上表文,对后主刘禅加以劝谏、寄予期望,阐述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六十岁以后,赵孟頫在用笔精致、结体严谨的基础上,更注重笔力深沉扎实,笔势雄健放纵,从而将...
赵孟頫行书《为牟成甫乞米帖》
赵孟頫行书《为牟成甫乞米帖》,纵30厘米;横46.4厘米,《石渠宝笈续编》著录。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友人牟成甫之贫,香严所谓锥也无者。丰年犹啼饥,况此荒歉,将何以坚其腹而赡其老穉。渊明乞食,鲁公乞米,赖多古贤,可为口实。仁人义士,有能指鲁肃之囷而实莱芜之甑者乎。吴兴赵孟頫白。...
赵孟頫66岁行书《为杜真人赋诗二首》
赵孟頫自作诗《寄题杜尊师白云庵琼秀亭》二首,书于元延祐六年(1319年),赵松雪时年66岁。故宫博物院藏。释文:白云从何来,乃在计筹山。山中老仙伯,翱翔白云间。结屋松竹里,开窗泉石边。焚香诵《道德》,清斋降神仙。俯仰皆自得,洗心游太玄。我欲往从之,规买山下田。艺药扫白发,栽桃...
赵孟頫53岁行书《玄都坛歌》妍润隽逸
赵孟頫行书杂书三段帖卷第二段,为南谷真人书唐杜甫《玄都坛歌》,纵31.1厘米,横100.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释文:玄都坛歌。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
赵孟頫63岁草书《元赵文敏公临十七帖》
元趙孟頫臨十七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趙子昂臨寫〈十七帖〉不止一卷,亦有補書唐人〈十七帖〉流傳於世,草書的書學來歷相對明確。據卷末落款知為六十三歲所作,然其用筆和趙書晚年典型略有出入,脫字以及帖序更動等現象,亦與宋拓〈十七帖〉不同,不知臨帖的範本自何而來。本幅為王世杰先生寄存,上方...
赵孟頫草书墨迹《致鲜于枢尺牍》残本
元趙孟頫與鮮于樞尺牘(殘),38.4x60.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元趙孟頫鮮于樞墨蹟合冊 释文:(前文残缺)陆沉于尘土中。不得致书。悬仰之怀。何可云喻。即日伏惟动静胜常。昨见教化公。言有铜器见赠。留足下处。望附良便。发与湖州舍下为感。都下绝不见古器物。书画却时得见之...
赵孟頫楷书《平江路重修儒学记》
趙孟頫正書《平江路重脩儒學記》,至治元年(1321年)七月十三日,楊載撰文,趙孟頫書丹並篆額,拓紙高173釐米、寬91釐米,額失拓。清繆荃孫等《江蘇省通志稿》有考。平江路重脩儒學記承務郎前饒州路同知浮梁州事楊載撰前翰林學士承 旨榮禄大夫知 制誥兼脩 國史趙孟頫書并篆額天下州縣...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