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名家书法
>
苏黄米蔡
黄庭坚行书欣赏《题襄阳米芾祠》
黄庭坚行书欣赏《题襄阳米芾祠》,至宝斋法帖书法拓片。黄庭坚的大字行书笔画遒劲郁拔,神闲意秾。释文:千峰映碧湘,真叟此中藏,饭不著石吃,眉应似发长。枫梩搘酒瓮,鸐风落琴床。强效忘机者,斯人尚未忘。万里莓苔地,不见驱驰踪。唯开文字窗,时写日月容。竹韵漫萧屑,草花徒织茸。披霜入众木,独...
黄庭坚行书赏析《水头镬铭》宋拓残本
黄庭坚行书赏析《水头镬铭》宋拓残本,书于元佑二年(1087)七月。计十六面,共二十七字。帖心高二十二厘米。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此帖《豫章黄先生文集》收录,题为《法云寺水头镬铭》。水头,是职位名称。禅林司汲水沸汤者,义怀在翠峰为水头,见《五灯会元》。圆通,即释法秀(1027-1090...
宋代蔡襄楷书欣赏《洛阳桥碑》
宋代蔡襄楷书欣赏《洛阳桥碑》万安桥,在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洛阳镇洛阳江上。由于洛阳江入海口过去称为万安渡口,所以当地人又称洛阳桥为万安桥。 洛阳桥是北宋泉州太守蔡襄倡建。北宋皇佑五年(1053 年)开始动工,历6年8个月竣工。桥建在江海交汇处,水阔浪急,工程非常艰巨。当时的劳动人民...
黄庭坚书法拓片《云亭宴诗碑》
黄庭坚书法拓片《云亭宴诗碑》,为明代嘉靖戊午年,分守河西道、陕西布政司左参议、南都陈风勒石摹刻的。碑高200CM,宽73CM,为甘肃著名的一通诗碑。释文:江静明花竹,山空响管弦。风生学士麈,云绕令君筵。越馀百生聚,三吴远接连。庖霜刀落绘,执玉酒明船。叶县飞来舄,壶公谪处天。酌多时...
苏东坡居士行书墨迹近人帖
苏东坡居士行书墨迹近人帖,上海张氏涵庐旧藏。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又异常聪明的全才,思想融合儒、道、佛,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最喜爱的人。苏轼为什么受文人喜爱?除了人格、才艺外,他的魔力又是什么呢?按李泽厚...
米芾楷书欣赏《宋拓米元章小楷帖》
米芾楷书欣赏《宋拓米元章小楷帖》,来源《宋拓群玉堂米帖》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为宋四大书法家(苏、米、黄、蔡)之一。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精于鉴别。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北宋苏轼小楷欣赏《金刚经》
北宋苏轼小楷欣赏《金刚经》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词开豪放一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少负才名,博通经史。宋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
黄庭坚行书欣赏《送刘季展诗帖》
黄庭坚行书欣赏《送刘季展诗帖》全称《送刘季展从军雁门关二首》,《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四》有载,约书于元丰七年(1084年)。刻入《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
黄庭坚行书作品沈睿达诗评
宋黄庭坚行书作品沈睿达诗评 黄庭坚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有《豫章黄先生文集》。词与秦观齐名,有《山谷琴趣外篇》、龙榆生《豫章黄先生词》。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苏轼...
蔡襄书法欣赏《谢宋丈诗帖》
蔡襄书法欣赏《谢宋丈诗帖》拓本,1056年作。释文:《谢宋丈诗》至和丙申六月望日,伏蒙评事宋丈分贶家园丹荔。世传此树已三百年,黄巢兵过,欲伐之。时王氏主其树,其媪拥树,愿并戮,巢兵为主不伐。今虽老矣,实益繁滋,味益香滑,真佳树也。因成短章,用*(酬)厚意。“斋馆从容接宴申,每临嘉...
苏轼行书墨迹致子厚宫使正议尺牍
宋代苏轼行书墨迹致子厚宫使正议尺牍,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轼啟。前日少致区区。重烦诲答。且审台候康胜。感慰兼极。归安丘园。早岁共有此意。公独先获其渐。岂胜企羡。但恐世缘已深。未知果脱否耳。无缘一见。少道宿昔為恨。人还。布谢不宣。轼顿首再拜。子厚宫使正议兄执事。十二月廿七日...
苏轼行书书法欣赏《清虚堂诗》
苏轼行书书法欣赏《清虚堂诗》刻本书法图片13张...
苏轼行书次韵三舍人省上诗帖
宋苏轼行书墨迹次韶三舍人省上诗帖,元祐二年(1087),纸本,29.8*46.5cm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次韵三舍人省上一首 轼。纷纷荣瘁何能久?雪雨飞来翻覆手。慌如一梦坠枕中,却见三贤起江右。(刘贡父、曾子开、孔经父皆江西人也)嗟君妙质皆瑚琏,顾我虚名但萁斗。明朝冠盖蔚...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