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苏黄米蔡
颜柳欧赵
二王书法
明清书家
名家书法
台阁体书法代表人物沈度书法册页《致鏞翁书》
明 沈度致鏞翁書冊頁,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書奉鏞翁大參鄉兄閣下:沈度固完。前者恪來,具領雅意,向索真字,今寫 《西銘》一通、《座右銘》 一通奉去,殊愧陋劣,冀見教。後次人便得惠 《孔廟》、《梁鵠》 隷碑一二紙,墨色精明,幸甚!良晤未期,伏惟心照不具。十二月廿四日友生度奉鏞翁大參鄉...
明代王穉登行草书札册页欣赏
明代王穉登行草书札册页欣赏明 王穉登行草書札冊頁,24.6x13.5cm,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積雪凝寒,擁衾閉戶不能起,承索詩跋漫書數語,殊不稱奈何。日來尊體想漸佳,甚懸甚懸也。鯽魚六尾,奉將一芹。穉登力疾頓首。左長明 王穉登行草書山水窟殘稿冊頁,24.4x40.2cm,纽约大都...
明代焦竑行草书札册页欣赏
明代焦竤行草書札冊頁,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焦竑(1541–1620),字弱侯,号澹园,江宁(今属江苏)人。万历十七年(1589),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受命撰国史。博极群书,深谙典章,卓然为古文名家。著作甚富,有《澹然集》、《熙朝名臣实录》等。黃禮部見過。已道及尊意。渠即以柬促之...
明朝大学士杨荣小楷书法欣赏
杨荣(1371-1440),原名道应、子荣 ,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三杨"。建文二年(1400年),杨荣进士及第,授翰林编修。累迁至文渊阁大学士、翰林侍读,拜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著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等。《杏園...
明代杨士奇隶书《杏园雅集序》
明代杨士奇隶书《杏园雅集序》古之君子其閒居未嘗一日而忘天下國家也,囗承祿擔爵以事乎君而有自逸者乎。詩曰:“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古之賢臣所以事其君也。今之居承明延閣者,職在文學論思,然率寅而入,酉而出,恭勤左右,猶慎歃焉。慮豪分之,或闕囗取自逸者乎?固盡其分之當然也。若勞息張弛之...
王羲之楷书欣赏《青李来禽帖》
王羲之楷书欣赏《青李来禽帖》,又名《青李帖》,4行,20字。入刻《十七帖》等。文中王羲之谈到了所需来禽等四种种子的寄送方法。来禽,也称沙果。释文:青李、来禽、樱桃、日给滕,子皆囊盛为佳,函封多不生。...
元代赵孟頫行草书致传道尺牍
宋元四家書冊:元趙孟頫致傳道尺牘,尺寸:39.4×70.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孟頫顿首传道足下。公素人来得书累幅。既闻起居之详。又获新诗一篇。及公素寄示双石记。居违久矣。不意复闻韶濩之音。喜慰之极。无以云喻。久废笔研。不敢继和。必识此意。会合无期。临书惘惘。秋暑。万万以...
徐渭行草书立轴《应制咏剑》+《应制咏墨》
明代徐渭行草书立轴《应制咏剑》+《应制咏墨》徐渭行草书应制咏剑轴,352x102.6cm,苏州博物馆藏。词曰:欧治良工,风胡巧手,铸成射斗光芒。挂向床头,蛟鳞—片生凉。枕边凛雪,匣内飞霜,英雄此际肝肠。问猿公,家山何处,在越溪傍。见说,胡尘前几岁,秋高月黑,时犯边疆。近日称藩,一...
明代文彭送彭年《草书诗二首》
明代文彭書詩二首,選自〈元明書翰第五十冊〉,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文彭(1498-1573),字壽承,號三橋,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文徵明長子,少承家學,詩書畫,無一不精。文彭能作各體書,其中以草書成就為高。此幅內容為兩首七言詩,描寫文人閒居風情,結構閒散不失章法,錯落有致,運筆變化...
明末清初吴伟业书法《海市纪述》
明末清初吴伟业书法《海市纪述》,故宫博物院藏。款署:娄江年门弟吴伟业书呈石翁年兄老祖台博粲...
清代张照草书临王羲之山川诸奇帖
清代張照草書臨王羲之山川諸奇帖,尺寸: 306×116.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张照临王羲之草书《游目帖》(山川诸奇帖)省足下別疏,具彼土山川諸奇。揚雄《蜀都》、左太沖《三都》,殊為不備悉。彼故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當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時示意。遲此期,真以日為歲...
王羲之行书拓本《极寒帖》三种
王羲之行书拓本《极寒帖》三种,六行 五十八字。此帖虽为行书,其中许多字都是以楷书为之,在王羲之的众多尺牍中,这是少见的一例。考虑到唐、宋两朝典籍皆有著录,此帖宜为可信的王羲之书迹。翁方纲十分推重此帖。王澍认为此帖书法似《官奴帖》、《兰亭序》。评价皆非常高。 释文:“旦極寒,得(云...
清代杨岘隶书《焦氏易林》轴 气势摄人心神
清代楊峴隸書焦氏易林軸,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楊峴(1819-1896),字見山,號藐翁、遲鴻殘叟,歸安(今浙江省)人。咸豐五年舉人,官常州知府。工詩文,善書法,八分書可謂繼往開來。《焦氏易林》為西漢焦延壽所作,體裁大抵四字一句,內容闡釋易學精華。此軸以漢隸節錄書之,適得其所。書...
王羲之行书欣赏《道护帖》三种
王羲之行书《道护帖》,又称六月十一日帖,6行,56字。高29厘米。入刻《宝晋斋帖》。王羲之行书六月十一日帖,来源:《宝晋斋帖》释文:六月十一日羲之报:道护不救疾,恻怛伤怀。念弟闻问,悲伤不可胜,奈何奈何!曹妹累丧儿女,不可为心,如何?得廿三日书为慰。及还不次。羲之报。...
赵孟頫39岁书法墨迹《致宗元总管札》
赵孟頫39岁书法墨迹《致宗元总管札》,纸本29.7×27.8cm,2017嘉德拍品。《致宗元总管札》书写于至元二十九年年底。这时,三十九岁的赵孟頫正处于艺术上勇猛精进的盛期。因为是致于实用的书札,没有书写碑牌志传等卷轴作品的精神负担,显得格外的舒展自如,轻重得宜,聚散有度,功力与...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