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苏黄米蔡
颜柳欧赵
二王书法
明清书家
名家书法
明代著名书法家王宠小楷《黄庭经》
王宠小楷临《王羲之黄庭经》,纵29cm,横155cm。王宠(1494-1533),是明代中叶著名的书法家,擅长小楷,行草,是一位具有创造性的书家,与当时祝允明,文徵明齐名。被誉为“吴门三家”。...
明朝宰相徐有贞书法《三才理趣图》
明朝宰相徐有贞书法《三才理趣图》,故宫博物院藏。徐有贞(1407-1472),初名徐珵,字元玉,号天全,南直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祝允明外祖父。宣德八年(1433)进士,官至左都御史。因谋划明英宗复位,封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掌文渊阁事。后诬告杀害于谦、王文等功臣,独揽大权。...
文徵明81岁小楷《雪赋》+《月赋》
文徵明81岁小楷《雪赋》+《月赋》文徵明小楷遵循法度,在古朴中又存自然之趣,端庄平正,温纯精绝,婀娜多姿,华美俊逸而不见纤弱,温文尔雅,极富书卷之气。笔法丰富生动,却又灵秀俊逸,收放自如,年逾八十而笔力精绝。...
赵孟頫书法拓本《归去来并序》
元代赵孟頫书法拓本《归去来辞并序》,无纪年刻本。据朱家潛《历代著录法书目》,赵孟頫书陶作品有37种,其中《归去来兮辞》18种。有明确创作年代的赵孟頫书《归去来兮辞》共有六本,存世真迹共有三件。赵孟頫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钟爱,不仅因为陶渊明这一理想化的隐士形象在汉族儒士心中的地...
傅山草书《祝锡予六十寿屏》
傅山草书《祝锡予六十寿十二条屏》绫本,200×51.5cm×12,山西省博物院藏。 释文:王季子用予将冲寒破浪,寿贤仲六十于海陵,属友兄令器征字老夫。瞠乎村侨,钞誊无策,感天伦之盛事,叹友谊之无穷,即事漫书,得四十韵。蜗结丹崖老,鹪栖翠柏傍。柴门灯火闭,村巷足音忙。远道来千里...
傅山行书《曹硕公六十岁寿序屏》
傅山行书《奉祝硕公曹先生六十岁序》绫本,条屏各高190cm,宽45cm。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旧乡举不复今会,亦不官者,则所谓无用人者也。乃于吾乡闻三四人,见则硕公先生一人。曩与先生同笔砚于袁山之门,一时沾沾自喜。士惟恐其颖之不露,而先生独静、独慎、寡言,吾私颌之。又三年,而...
明代钱博楷书诗页+草书墨迹
钱博,字原博,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正统十年(1445)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工古文词,善楷书、行、草。与其兄钱溥同受宋克影响,但偏于劲峭,画史称为“云间习字”。 钱博楷书诗页,27.8×39.1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楷书诗》书法清秀挺拔,笔力精劲,结意纯媚,线条清秀...
成亲王大字书法《晋史论》
成亲王大字书法《晋史论》,来源:吉林摄影出版社《明清书法四大家名品全集》 冲襟 玉粹 逸操 金贞 胜气 笼宵 飞谈 卷雾 晋史论 奉海帆陟卿 清赏 成亲王...
赵孟頫67岁行书信札《山上帖》
赵孟頫行书《山上帖》(自山上来帖),凡十九行,每行字数不一,计193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信中谈及杭州报国寺“去岁九月火灾,止存三门”。据考,报国寺在延佑六年遭火毁,故此札应写于延佑七年六月二十一日。赵孟頫《山上帖》局部大图欣赏 手书和南拜上 中峰大和上老师侍者。弟子赵孟...
王宠32岁小楷《琴操十首》2种
王宠小楷《琴操十首》,书于嘉靖乙酉(1525年),时年32岁。王宠于十月朔日用金栗山藏经纸书写,内容为韩愈作仿古《琴操》曲十首,现藏于日本。明代著名书论家王世贞认为王宠所书的《琴操》:“兼正行体,意态古雅,风韵遒逸,所谓大巧若拙,书家之上乘也。”...
清代著名书法家崇恩行书临苏轼帖
崇恩行书临苏轼帖横幅,故宫博物院藏。崇恩(1803-1878) ,觉罗氏,别号香南居士、香南精舍等,系满清皇室。官仕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先后任山东巡抚、内阁学士等。工书,法苏轼。画山水,出入宋、元诸名家,撷其精华,故能超轶凡近。喜收藏、精鉴赏,收藏历代书画、古籍碑帖极富,是清代...
明唐寅行书随笔《秋日游花岩》
明代唐寅行书随笔册《秋日游花岩》等,30x39.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唐寅(1470-1524),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李东阳书法2跋清明上河图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湖南茶陵人。李东阳是明王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李东阳长于篆、隶、楷、行、草书。他是明初台阁体书法向明中期吴门书法过渡期间的书法家。他的楷书师法颜真卿,法度谨严,风格清润潇洒,得其精髓而又自成一家,开吴门书法的先声。他的行、草书融有篆...
欧阳询楷书碑拓《上天垂象》2种
欧阳询楷书碑拓《上天垂象》(疑),贞观元年暮春之月,银青光禄大夫欧阳询书。万文韶勒石。清末文庆堂法书:欧阳询楷书《上天垂象》...
黄庭坚草书《郁孤台法帖》宋拓本
南宋学者型官员聂子述所刻《郁孤台法帖》,是一部传世七百多年,带有一定神秘色彩的孤本法帖。该帖在清代以前的各种文献中皆不见著录,故世不知其名。清人方溶颐访得此帖残拓,定为南宋原物,后拓本相继为李葆恂、龚心钊所藏,此帖历经后人一再重裱,其中次序多有错乱。现存于上海图书馆的两大册拓本是...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