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苏黄米蔡
颜柳欧赵
二王书法
明清书家
名家书法
苏轼行书《和王明叟喜雪诗帖》
苏轼行书《和王明叟喜雪诗帖》,天津博物馆藏。苏轼《次韵王觌正言喜雪》圣人与天通,有诏宽狱市。好语夜喧街,湿云朝覆砌。纷然退朝后,色映宫槐媚。欲夸剪刻工,故上朱蓝袂。我方执笔待,未敢书上瑞。君犹伏阁争,高论亦少慰。霏霏止还作,盎盎风与气。神龙久潜伏,一怒势必倍。行当见三白,拜舞欢万...
王铎行书《杜甫·滟滪堆》
王铎行书《杜甫·滟滪堆》王铎的行草书,恣肆狂野,挥洒自如,用笔沉着痛快,纵横跌宕,自然出奇,表现了撼人心魄的雄浑气势,极富感染力。 释文:巨石水中央,江寒出水长。沈牛答云雨,如马戒舟航。天意存倾覆,神功接混茫。干戈连解缆,行止忆垂堂。寰宇记夔州,滟滪堆在州之西蜀江中心,瞿塘峡口。...
祝允明撰并书《沈氏良惠堂铭》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称“祝京兆”,长洲人。祝允明能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 祝允明书沈氏良惠堂铭,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陆绍曾隶书:吴郡沈氏良惠堂铭祝京兆譔并书祝允明67岁小楷《沈氏良惠堂叙铭》 嘉靖五年(1526...
王铎草书《秋夜宿西寄友卷》
王铎草书《秋夜宿西寄友卷》 释文:秋夜宿西寄友,暗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昔因京邑病,并起洞庭心。亦是吾兄弟,迟回共至今。偶宿山中忆畅当。卢纶。深山夜雪晴,坐忆(晓)山明。读易罢三卷,弹琴当五更。薜萝枯有(影),岩壑冻无声。此夕一相望,君应知我诚。秋夜梁...
文徵明行书七律《紫宸朝下诗》2版本
文徵明行书七律紫宸朝下诗立轴,122x59.6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轴大字学黄山谷,得其雄肄之力。 文徵明行书七律紫宸朝下诗,纸本343.5 x 93.5厘米,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此轴与上海博物馆藏七律行书轴内容一致,当是衡山老年书迹,如此巨轴亦是少见。 释文:紫宸朝下锡灵丝,...
王铎行书临《荐福寺碑》册页
王铎行书临《荐福寺碑》册页,辽宁省博物馆藏。刻入《拟山园帖》时,编者删去了临《淳化阁帖》的部分,而将最后的落款挪移到临《荐福寺碑》至后,这样临《荐福寺碑》便成了一件独立的完整作品。《荐福寺碑》以纯真的王羲之笔意临写,惟妙惟肖。...
王铎行草书立轴《高适七绝万骑争歌杨柳春诗》
王铎行草书立轴《高适七绝万骑争歌杨柳春诗》,约书于明崇祯十二年(己卯1639年),166×55cm,凡四行,共三十七字。日本村上三岛氏藏。 释文:万骑争歌杨柳春,千场对舞绣麒麟。到处尽逢欢洽事,相看总是太平人。洛下王铎 孟坚老词坛 ...
王羲之草书《四纸飞白帖》
王羲之草书《飞白帖》,又名“四纸飞白帖”,榻本。2行,13字。《宣和书谱》有“飞白帖”目。王澍《淳化祕閣法帖考正》卷七云:“此帖筆弱語凡,亦是偽帖。”此帖入刻《淳化阁帖》、《大观帖》、《玉烟堂帖》、《宝贤堂》。《大观帖》誤連上帖《舍子帖》作一帖。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本 安思远藏...
王羲之草书《飞白帖》
王羲之草书《飞白帖》,又名“飞白不能帖”,3行,19字。入刻《淳化阁帖》、《大观帖》、《澄清堂帖》、《绛帖》、《星风楼》、《宝贤堂》。“飞白”是汉字书体的一种,以笔画中露白而得名。通常,对於笔画中的露白,人们称之为“渴笔”或“枯笔”。但飞白书中每一笔画都见渴笔。唐张怀瓘《书断》(...
文徵明63岁小楷《庄子》册
文徵明小楷《庄子》册页,纸本,18x9.4厘米;全幅23.2x27.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墨笔乌丝阑,蝇头小楷书《庄子内篇》第四至第七篇,计十七幅,几五千余字,而从起始至终篇则无一懈笔。老练精到的笔法,展现出文氏温纯典雅的特有风神。...
颜真卿行书信札墨迹《刘中使帖》
颜真卿行书信札墨迹《刘中使帖》又称《瀛州帖》,约书于大历十年(775年)。28.5×43.1厘米,凡8行,计41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刘中使帖》是颜行草书中字体最大的。文曰:“近闻刘中使至瀛州,吴希光已降。足慰海隅之心耳。又闻磁州为卢子期所围,舍利将军擒获之。吁足慰也。”是帖流...
王铎36岁行草书《南皮道上等七律诗帖》
王铎36岁行草书《南皮道上等七律诗帖》册 南皮道上 无端东入条山道,乘兴还游渤海前。槐老云来藏满窟,禾稠雨过乱流泉。华阳亭下风吹树,太史河边浪接天。暑退沙衢多马迹,珍花奇草为谁妍。其二 一望空濛尽落霞,野人指点出蒹葭。仲容流落伤公子,益德悲歌问酒家...
文徵明小楷《补书浦贤妇事》
文徵明小楷《补书浦贤妇事》,故宫博物院藏。以下图文由“落紙雲煙”上传分享! 文徵明此作《补书浦贤妇事》虽未标注年份,但距文嘉跋文“右卷中诸人,若沈石田、唐六如、祝枝山、钱漕湖、邓梓堂、先待诏、吴茶乡皆成化、弘正间”,“其事在弘治甲子”等内容。其中“成化”年间文徵明书法水平未有如此...
王羲之草书《知宾帖》5种版本
王羲之草书《知宾帖》,又称《想小大皆佳帖》,榻本,八行,七十二字。《大观帖》、《绛帖》、《玉烟堂帖》亦收刻。第三行“贤姊”,有释作“妹”,据其草法,即“姐”字的别体,晋、唐时盛行这一写法。第七行“陟厘”,是一种蕨类植物,生长在阴湿的岩石上,故又名石发。《本草纲目》草部十有记载。帖...
文徵明18岁小楷尚显幼稚 附文壁35岁小楷2幅
文徵明早年小楷作品3幅 目前所能见到文徵明最早的小楷是其18岁时所跋方从义《山水卷》,书法尚显幼稚,如文嘉《先君行略》所云“少拙于书”,如不是有30年后重跋,断难辨认。此时他在学颜字,其中如“放”“悮”“画”“敢”诸字写法特殊,可以看出日后的书写趣味。弘治末年,学颜是流行,文氏早年学书...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