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苏黄米蔡
颜柳欧赵
二王书法
明清书家
名家书法
黄庭坚题跋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黄庭坚行书欣赏《跋东坡书寒食诗帖》纸本,34.3×64cm,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七月,黄鲁直时年56岁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北宋苏轼手迹《黄州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黄庭坚与苏轼的书法“心有灵犀一点通”,有尚意之为,有仙灵之妙。其书法个性却因人生之迥而异。苏轼的书法...
苏轼行书墨迹欣赏《归去来兮辞》
苏轼行书墨迹欣赏《归去来兮辞》高清晰书法图片12幅苏轼早年学“二王”,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晚年又学李北海,又广泛涉猎晋唐其他书家,形成深厚朴茂的风格。他的书法,用笔多取侧势,结体扁平稍肥。这与他握笔的姿势也很有关系,苏轼执笔为“侧卧笔”,即毛笔侧卧于虎口之间,类似于现在握钢...
柳公权行草书法欣赏《圣慈帖》等
柳公权行草书法欣赏《圣慈帖》等释文:圣慈允许守官,稍减罪责,犹深忧惧。续冀面言,不一一。诚恳呈卅第处十四日,即空。《辱问贴》《十六日帖》...
黄庭坚行书欣赏《跋争座位帖》
黄庭坚行书欣赏《跋争座位帖》黄山谷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受到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行草书形成自己的风格。黄山谷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
王羲之草书欣赏《邛竹杖帖》
王羲之草书欣赏《邛竹杖帖》4行,31字。此帖又名《邛竹帖》。入刻《十七帖》等。释文:去夏得足下致邛竹杖,皆至。此士人多有尊老者,皆即分布,令知足下远惠之至。...
苏轼行书欣赏《春中帖》高清大图
苏轼行书欣赏《春中帖》高清大图纸本,纵28.2cm横43.1cm故宫博物院藏。图片像素:3000*1983图片大小:1.23MB此帖是苏轼写给范纯粹(德孺)的信札。范纯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第四子。此信札的书写时间应为元丰末年,即元...
蔡襄行书欣赏《纡问帖》(大图)
蔡襄行书作品欣赏《纡问帖》(大图)1052年纸本26.7cm×28.7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蔡襄(1012-1067),字君谟,天圣八年(1030)进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
苏轼行书欣赏《获见帖》(大图)
苏轼行书欣赏《获见帖》亦名《致长官董侯尺牍》,纸本,纵27.7厘米,横38.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信札一则,书于北宋神宗元十五年(1082)六月二十八日。释文:轼启。近者经由。获见为幸。过辱遣人赐书。得闻起居佳胜。感慰兼极。忝命出于馀芘。重承流喻。益深愧[慰]畏。再会未缘。万...
黄庭坚行草书欣赏《公以道安帖》
黄庭坚行草书欣赏《公以道安帖》,约元祐初(1086年)作于京师开封。黄山谷书法作品图片4张。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后世称他黄山谷。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与张来、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释文:公以道安,边境内外清明,余...
王羲之草书作品欣赏《七十帖》
王羲之草书作品欣赏《七十帖》9行,82字。《宣和书谱》有此帖目。入刻《十七帖》等。释文:足下今年政七十耶。知体气常佳,此大庆也。想复勤加颐养。吾年垂耳顺,推之人理,得尔以为厚幸,但恐前路转欲逼耳。以尔要欲一游目汶领,非复常言。足下但当保护,以俟此期,勿谓虚...
苏轼书法碑刻《表忠观碑》
苏轼书法碑刻《表忠观碑》(明)陈柯刻本。书法图片8张,碑成于宋元丰元年(1078)八月,石原刻在杭州钱塘钱氏坟。分四石两面刻,每面正书六行,行二十字。明嘉靖三十六年知府陈柯重刻。故有宋刻本和明刻本之分。此碑颇近颜真卿《东方画赞》,风...
祝允明行书墨迹欣赏《琼林玉树图歌》
祝允明行书墨迹欣赏《琼林玉树图歌》,绫本册页,纵34厘米,横22.5厘米,戚叔玉藏。此歌乃枝山38岁时在秦淮京舍为《琼林玉树》一图所题。其书行中夹草,遒古萧远,结字纵逸,倾侧跌宕得自山谷,酣畅流动,匀称妍妙,凝厚劲健如“绵里裹铁”,实出于东坡。...
蔡襄书法尺牍欣赏《蒙惠帖》
蔡襄书法尺牍欣赏《蒙惠帖》1052年纸本22.7cmX16.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蒙惠帖》为行楷作品。取法《兰亭序》而又参以颜鲁公敦厚沉稳的成分,继而宏大了宋代行书尺牍书法的艺术内涵,使书法艺术发展到一个新时期。释文:蒙惠水林檎花,多感。天气暄和,体履佳安。襄上,公...
苏轼行书欣赏《春帖子词》
苏轼行书欣赏《春帖子词》书法图片10张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于四川)人。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
黄庭坚行书欣赏《致景道十七使君书》
黄庭坚行书欣赏《致景道十七使君书》,纸本。信札一则,纵27.8厘米,横47.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致景道十七使君书》《戏鸿堂法书》卷十三、《玉烟堂帖》卷二十一、《海宁陈氏藏真帖》卷四、《懋勤殿法帖》卷十六、《谷园摹古法帖》第十四卷、《宋贤六十五种》卷四收录。释文: 昌州使君...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