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苏黄米蔡
颜柳欧赵
二王书法
明清书家
名家书法
徐渭草书作品《月下梨花》
徐渭草书作品欣赏《月下梨花》四首6张图片徐渭的书法与沉闷的明代前期书坛对比显得格外突出。徐渭处于祝允明之后,他和祝允明一样学书的路子毫无例外是属于二王一脉,他倾慕王羲之的人品书艺,作为同乡人,他对王羲之的法帖心摹手追,但给他的影响最大的是宋人,其中取法最多的米芾。他在《书米南宫墨...
文徵明小楷欣赏《老子列传》
文徵明小楷欣赏《老子列传》高清书法图片5张文徵明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
明清书法家查士标作品欣赏
明清书法家查士标作品欣赏;书法图片30张。查士标(1615--1698),字二瞻,一号梅壑散人,懒老。安徽休宁人,明末秀才,清初著名画家,书法家和诗人。他是明诸生,入清便不应举,专心书画。家藏甚富,鼎彝及宋、元真迹皆有,遂精鉴赏,他的山水画,笔墨疏简,风神嫩散,气韵荒寒,晚年画风...
王铎扇面书法欣赏20幅
王铎扇面书法欣赏20幅王铎于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生于河南孟津邑双槐里。30岁中乡试,31岁殿试名列二甲,赐同进士出身,历任翰林院检讨、翰林院侍讲、右庶子、少詹事、詹事、礼部右侍郎、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王铎53岁时,明崇祯皇帝自缢于北京煤山,次年王铎同满...
颜真卿行书欣赏《讯后帖》
颜真卿行书作品欣赏《讯后帖》放大书法图片1张颜真卿(709--785),字清臣,汉族,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中国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王羲之草书摹本《大报帖》
王羲之《大报帖》(摹本),25.7×10.1厘米。三行二十四字;日本私人藏。帖文(繁体):便大報,期轉呈也,知不快,当由情感如佳,吾日弊為爾,解日耳。2013年1月8日清晨,日本NHK电视台宣称发现中国“书圣”王羲之作品的唐代双钩精摹本,并将其称为“世纪新发现”。据报道,摹本写在...
文徵明行书欣赏《咏花诗》
明代文徵明行书作品欣赏《咏花诗》书法图片30张文征明(1470-1559),初名壁,一字征仲,号衡山,江苏长洲(苏州)人。明代中期著名书画家。画史上将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并列,合称“吴门四杰”。在当世他的名气极大,号称“文笔遍天下”。...
赵孟頫行书欣赏《止斋记》
赵孟頫行书欣赏《止斋记》,纸本,现藏上海博物馆。此篇是行书代表作之一,书于至大元年(1308),时年55岁。通篇字形俊秀飘逸,而笔笔又谨守法度,体现了他极深的行楷功力,乃至后学无法超越。
苏轼书法欣赏《文与可字说》
苏轼书法欣赏宋拓《成都西楼苏帖·文与可字说》两种版本...
清代成亲王法书欣赏
清代成亲王法书欣赏书法图片22张永瑆(1752-1823),清代书法家。字镜泉,号少厂。清乾隆皇帝(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十一子,封成亲王。...
苏轼《山广利寺宸奎阁碑铭》
苏轼《明州阿育王山广利寺宸奎阁碑铭》书法图片62张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苏轼早年学“二王”,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晚年又学李北海,又广泛涉猎晋唐其他书家,形成深厚朴茂的风格。他的书法,用笔多取侧势,结体扁平稍肥。这与他握笔的姿势也很有关系,苏轼...
王羲之草书欣赏《执手帖》
王羲之草书欣赏《执手帖》3行,20字。入刻《淳化阁帖》等。释文:不得执手,此恨何深!足下各自爱,数惠告。临书怅然。...
王羲之《汉时帖》唐人摹本
《汉时帖》又称《讲堂帖》前二行为唐人摹本,后段为元赵孟頫补书。是王羲之写给蜀中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一封信,书法大图两种3张。《汉时帖》为王羲之《十七帖》中之一,然此为唐人临写本,旁有正书,与《十七帖》刻本不同。原文:“知有汉时讲堂在,是汉何帝时立此。知画三皇五帝以来备有。画又精妙,...
清代王杰楷书欣赏《千字文》
清代王杰楷书欣赏《千字文》书法图片14张王杰,韩城市庙后村人。在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王杰考中进士,殿试时考卷排列在第三名,乾隆皇帝阅卷后,大加赞赏,钦拔为第一,成为自清朝开国以来第一名陕西籍状元。...
米芾字苏仙岭三绝碑
苏仙岭三绝碑位居十大著名“三绝碑”之首,以“秦少游词、苏东坡跋、米芾字”之“三绝”而名世。此“三绝碑”,颇受毛泽东之喜爱。秦观原文“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知何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残阳树。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