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苏黄米蔡
颜柳欧赵
二王书法
明清书家
名家书法
米芾行书欣赏蓝绢泥金七言诗卷
米芾行书作品欣赏蓝绢泥金七言诗卷(疑)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迁居襄阳,有“米襄阳”之称。史传说他个性怪异,喜穿唐服,嗜洁成癖,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他六岁熟读诗百首,七岁学书,十岁写碑,二十一岁步入官场,确实是个早熟的怪才。米芾以书法名世,为...
宋代端明殿学士蔡襄书札欣赏
宋代端明殿学士蔡襄书札欣赏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君谟”为宋仁宗亲笔所赐。其官至端明殿学士,故又称蔡端明。蔡襄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后任西京留守推官馆校刊。其时范仲淹遭放逐,欧阳修、余靖、尹洙三人为之申辩,全都受到牵连。蔡襄赞...
文征明行草尺牍欣赏《致石门函并感事诗》
明代文徵明行草书法尺牍欣赏《致石门函并感事诗》,放大书札图片3页。...
清代进士桂馥隶书欣赏《潭西精舍记》
复兴汉隶书风之先驱桂馥隶书欣赏《潭西精舍记》,杨敬79岁刻石图片16张。桂馥(1736-1805)字冬卉,山东曲阜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清代著名学者书法家。精于金石六书之学,毕生专攻隶书。...
晋代王羲之草书欣赏《二月廿日帖》
晋代王羲之草书作品欣赏《二月廿日帖》书法刻本2种 二月廿日羲之白◇不可言得六日告為慰,寒,想各安善,司馬與無還問,耿耿。僕可耳,力不具。王羲之白。...
苏轼行书欣赏《杭州营籍帖》拓本
苏轼行书欣赏《杭州营籍帖》拓本书法图片5张释文:杭州营籍周韶,多蓄奇茗,常与君谟斗,胜之。韶又知作诗。子容过杭,述古饮之,韶泣求落籍。子容曰:“可作一绝,”韶援笔立成、曰:“陇上巢空岁月惊,忍看回首自梳翎。开笼若放雪衣女,长念观音般若经。”韶时有服,衣白,一坐嗟叹。遂落籍。同辈皆...
王羲之小楷书法欣赏《道德经》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小楷书法欣赏《道德经》拓本,附褚遂良跋书法图片29张。...
元代赵孟頫行书欣赏《谷仙赋册》
元代赵孟頫行书欣赏《谷仙赋册》,书法图片26张。赵孟頫自五岁起就开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他初学书法以王羲之《兰亭序》、智永辑王羲之《千字文》为宗,后学王献之、锤繇、李邕、宋高宗等,泛览百家,而一直以二王为本,追溯东晋之风。他曾...
清代何绍基行楷书法册页欣赏
清代何绍基行楷书法册页欣赏何绍基(1799-1873)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简四川学政,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著有《惜...
杭州碑林 米芾行书欣赏王维诗碑
杭州碑林米芾行书欣赏王维诗碑。共6石,其中4石刻米芾行书,2石刻明清书家题识,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钱学洙勒石,林凤鸣刻,石高55厘米,宽118厘米,厚16厘米,字径约15厘米。碑文:天子幸新丰,旌旗渭水东。寒山天仗外,温谷幔城中。奠玉群仙座,焚香太乙宫。出游逢牧马,罢猎见非...
赵孟頫行书真迹《南谷帖》附题跋
赵孟頫行书真迹欣赏《南谷帖》附题签尾跋,纸本,纵24.9厘米,横49.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卷首有清代书家郭尚先题签“赵魏公真迹”,卷尾有清代潘奕隽、赵魏、齐彦槐题跋。此帖为赵孟頫致友人南谷子的信函。南谷子是宋末元初著名的道士,其原名杜道坚(1237-1318年),字处逸,太平州...
王献之书法欣赏《保母帖》附跋
王献之书法欣赏《保母帖》附跋,清宫旧藏,流散后,本帖和部分题跋存弗利尔美术馆(赵子昂、郭天锡、董其昌、徐守和等),大部分题跋存故宫博物院(姜夔、赵子昂、周密、仇远、鲜于枢等)。释文:嘉泰壬戌六月六日,□□钱清三槐王畿字千里,得晋大令《保母志》并小研于稽山樵人周,二物予皆亲见之。志...
祝允明行草书札欣赏《所烦买纱》
祝允明行草书札欣赏《所烦买纱》附释文书法图片2张祝允明既继承了二王以来帖学的通畅、明快的笔法,又能抒发情性,畅抒胸臆,恣意挥洒,他的书法既有传统精髓,不狂怪姿肆,又有自己的风神气质,讲求风韵。...
王羲之草书欣赏《秋中帖》尺牍4种
王羲之草书尺牍欣赏《秋中帖》4种,又称《秋中感怀帖》,30字。《大观帖》、《二王帖》、《戏鸿堂帖》、《快雪堂帖》、《玉烟堂帖》收刻。此帖写于秋雨冷凉时。雨冷致使胛疾成患,羲之非常担忧。羲之畏雨,《右军书记》所载尺牍亦见之,“力知问”,是当时尺牍习用语,即勉力回函,以通讯问。“力”...
宋代黄庭坚行书欣赏《次韵叔父帖》
宋代黄庭坚行书欣赏《次韵叔父帖》全称《次韵叔父夷仲送夏君玉赴零陵主簿》,约书于元丰三年(1080年)。刻入《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黄山谷书法图片4张。宋徵宗评云:“黄书如抱道足学之士,坐高车驷马之上,横钳高下,无不如意”。《宋史·文苑传》称他:“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