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苏黄米蔡
颜柳欧赵
二王书法
明清书家
名家书法
唐代颜真卿行书欣赏《一行帖》
唐代颜真卿行书欣赏《一行帖》,来源《忠义堂帖》第二部,颜鲁公书法图片5张。颜真卿(709-784),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开元间中进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因受到当时的权臣杨国忠排斥,被贬黜到平原(今属山东)任太守。人称颜平...
唐代欧阳询行书《庾亮帖》两种
唐代欧阳询行书欣赏《庾亮帖》两种大图4张庾亮临江州闻翟汤之风束带蹑屐而诣焉汤见亮备賔主礼甚恭而亮怪曰君髙道世表仆敢忘其恭耶汤曰使君忽敬其枯木朽株耳亮语主簿张玄曰此君卧龙不可动也...
柳公权小楷欣赏《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唐代柳公权小楷欣赏《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拓本图片4张...
欧阳询行书欣赏《投老帖》两种
欧阳询行书欣赏《投老帖》两种欧阳询的书法早在隋朝就已声名鹊起,远扬海外。进入唐朝,更是人书俱老,炉火纯青。但欧阳询自己却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依然读碑临帖,精益求精。 据说有一次欧阳洵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索靖所写的石碑。欧阳询坐卧于石碑旁摸索比划竟达三天三夜...
王羲之行草书欣赏《自慰帖》五种
王羲之行草书欣赏《自慰帖》五种释文:深以自慰,理有大断,其思豁之令尽,足下勿乃忧之。足下殊当忧吾,故一一,示问。淳化阁帖版本清拓本快雪堂法书王羲之自*帖-普林斯顿大学淳化阁帖行草书法自*帖-大观帖版快雪堂法帖...
海岳外史米芾书法欣赏《监斗帖》
海岳外史米芾书法欣赏《监斗帖》,此帖为致曹甫书札。扫描于曹宝麟先生《抱瓮集》。 芾顿首再拜。监斗一月才罢,纳后行事竟,又差入庙。出之两日,得痢疾,伏枕一月,无聊。盗两入室,寒夏一空。冬至无衣,深可笑也。以此卒卒阻修敬,门字怀企实深。中间亦一到门,无刺,阍者及之否?并俟稍凉参候...
祝允明行草书法欣赏《苏台八咏小词》
祝允明行草书法欣赏《苏台八咏小词》,明世宗嘉靖二年癸未(1523年)三月,祝枝山六十四岁书作12页。...
傅山书法墨宝真迹《哭子诗》册
傅山书法墨宝真迹《哭子诗》册,山西省博物院藏。山西省博物院文物精萃之傅山《哭子诗》册,共计21开,每开长27.5厘米,宽24.3厘米,前有题跋,后钤朱印,保存完好,墨色灿然。全诗共分14首,分别为《哭忠》、《哭孝》、《哭才》、《哭志》、《哭力干》、《哭文章》、《哭赋》、《哭诗》、...
成亲王行书欣赏《奉和东墅师傅燕窝歌》
成亲王行书欣赏《奉和东墅师傅燕窝歌》,皇十一子爱新觉罗·永瑆书法碑帖图片13张。...
董其昌行书欣赏叶向高龙神感应记
董其昌行书欣赏:叶向高撰《龙神感应记》,董香光书法碑帖图片18张。向高,字进卿,号台山,官任礼部尚书。《龙神感应记》乃记其天启元年应召北上途中经历。是年九月,黄河因大雨水位暴涨,清口为淤泥所塞,向高舟不能行,一筹莫展。乡人告以此地龙神极灵,设位祭之,必应所求。向高本不信,无奈之下...
八大山人书法欣赏《节临李邕岳麓寺碑》
八大山人书法行书欣赏《节临李邕岳麓寺碑》,朱耷书法图片10张。八大山人书法成就颇高,以篆书的圆润等线体施于行草,自然起截,了无藏头护尾之态,以一种高超的手法把书法的落、起、走、住、叠、围、回,藏蕴其中而不着痕迹。藏巧于拙,笔涩生朴,此中真义必临习日久才能有所悟。...
米芾书法欣赏自作诗词《满庭芳·咏茶》
米芾书法欣赏自作诗词《满庭芳·咏茶》,米癫书法碑帖图片6张。释文:雅燕飞觞,清谈挥麈,使君高会群贤。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窗外炉烟自动,开瓶试、一品香泉。轻涛起,香生玉乳,雪溅紫瓯圆。娇鬟,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座中客翻愁,酒醒歌阑。点上纱笼画烛,花骢弄、月影当轩。频相顾,...
铁保行草书法册页临王献之等七帖
铁保行草书法册页临王献之等七帖,此册临晋代王廙、王洽、王献之诸帖,计五开七帖。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铁保时年54岁,属其中年时期书法作品。末开自识:“丙寅四月廿五日大雨,闭门作书亦复佳,特不知河口情形何如,心甚悬悬,铁保识。”左钤“铁保私印”、“宫保尚书”印二方。首钤“平生...
黄庭坚行书赏析《致无咎通判尺牍》两种
北宋黄庭坚行书赏析《致无咎通判尺牍》,又称《南康帖》,纵30.8厘米、 横64.7厘米。作于绍圣元年(1094)五月,笔法沉稳,力透纸背,通篇意绪平稳,一笔一画随意而书,而无不中规合矩。次年(1095)三月所作《致公蕴知县尺牍》与此札风格比较接近。《致天民知命大主簿尺牍》是现存墨...
苏东坡行楷书法欣赏《登州卧碑》
蓬莱阁上的文物珍品--苏东坡行楷书法欣赏《登州卧碑》北宋杰出诗人、散文家苏轼书迹卧碑在蓬莱县蓬莱阁卧碑亭内。呈横式,俗称卧碑。卧碑的长为217厘米,高92厘米,厚23.5厘米。两面刻,正面刻的《题吴道子画后》,背面刻的《海市诗》。苏轼有五日登州太守之说,即使这样短的时间,这位大文...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