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苏黄米蔡
颜柳欧赵
二王书法
明清书家
名家书法
赵孟頫行楷书法《绍兴路增置义田之记》
赵孟頫行楷书法《绍兴路增置义田之记》,怀远大将军潭州安抚副使曾钢撰文,元朝大德八年(1304年)四月,丁茂刊刻。梁国华篆额...
明代许元复书法作品欣赏
明代许元复书法作品欣赏许初生卒不详,字元复,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1522-1566)间以县学生序贡授教职,擢南京太仆寺主簿,迁汉阳府通判。工篆,庄整而秀,兼善楷、草,法二王。亦工大书,不轻与人书。又能刻印。平日喜好诗文、篆刻和书法,常与文彭、文嘉往来,也和诗人王世贞是翰墨...
元代僧人文信书法墨迹欣赏
元代僧人文信书法墨迹欣赏文信,号雪山,永嘉人。工书,楷、行俱佳。活动于元末明初期间。文信行书跋燕肃《春山图》,至正九年(1349)三月十日永嘉文信,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文信楷书《野秀轩记》,明洪武四年(1371)六月十八日,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元代文信行书跋赵孟頫《人骑图》,北京...
祝允明62岁章草书法《闲情赋》拓本
明代祝允明作小章草书法《陶渊明闲情赋》拓本,明武宗正德十六年辛巳(1521年),祝允明时年六十二岁,自识云:“冬日,拥炉于小闾,过云庄至,除素纸索书钟繇张草,勉为呵冻手书之。”辛巳十一月三日,枝山祝允明...
清代书画家丁敬书法作品选刊
清代书画家丁敬书法作品选刊丁敬(1695-1765),字敬身,号钝丁、砚林,别号龙泓山人等。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尤精篆刻,擅长切刀法,为浙派开山鼻祖,西泠八家之首。善画梅,亦擅兰、竹、水仙,清新有致。嗜书博学,有“于书无所不窥,嗜古耽奇,尤究心金石碑版”之谓,有“博古好学”之名。...
赵孟頫行草书法赏析《庶子泉石篆诗册》
赵孟頫行草书法赏析《庶子泉石篆诗册》,香港艺术馆虚白斋藏品。《松雪书庶子泉石篆诗》无纪年,就作品风格而言,应都属赵孟頫成熟时期的作品。落落大方,爽快利落,别有一种姿态。释文:寒岩飞流落青苔,旁斲石篆何奇哉。其人已死骨已朽,此字不灭留山隈。山中老僧忧石泐,印之以纸磨松煤。欲令留传在...
赵孟頫行草书《陶潜诗卷》虚白斋藏
赵孟頫行草书《陶潜诗卷》,香港虚白斋藏。“虚白斋”为香港著名银行家和收藏家刘作筹先生的斋号,取自清代书法家伊秉绶嘉庆十六年(1811)所书“虚白”(语出《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二字隶书横幅。刘先生喜“虚白”之“澄明虚静”之意,遂据此文辞、书法二美,用以颜其斋额。...
书圣王羲之行草书《二月二日帖》
书圣王羲之行草书《二月二日帖》,来源:宝晋斋法帖第三卷。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释文:二月二日,汝妇母一昨夜亡,亲亲伤怛,汝不可...
王羲之草书墨迹《知问帖》高清大图
王羲之草书墨迹《知问帖》唐人勾填本,又称《寒切帖》,有乌丝栏,纵25.6厘米,横21.5厘米,天津巿艺术博物馆藏。释文: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得十四、十八日二书,知问为慰。寒切,比各佳不? 念忧劳,久悬情。吾食至少,劣劣。力因谢司马书,不一一。羲之报。...
苏东坡40岁书法《超然台记石刻》
苏轼超然台記碑刻拓片,苏东坡熙寧九年(1076)九月作,遂镌刻上石,后失落无考,清康熙年间诸城知县罗廷璋重新刻石,1962年由诸城博物馆收存。...
董其昌行书册页《太玄赋》
董其昌行书册页《太玄赋》(选页)题识:昔人以剧秦美新为后人赝作,此太玄赋又是辨诬公案。壬子(1612年)十月十有八日,青浦舟次,陈徵君仲醇观,为夏有之书。仿米南宫笔。陆应阳跋:此玄宰太史仿南宫笔,岂但咄咄逼真,其风骨似又过之。再读子云赋,则超超入玄。想见杨先生远致剧秦美新,定出好...
宋代蔡襄楷书《刘蒙伯墓碣文》
《宋蔡襄书刘蒙伯墓碣文》,全称《宋故朝奉郎、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润州军州兼管内堤堰桥道劝农事、上骑都尉、借绯刘君墓碣文》,原在福州北门外马鞍山苏家村刘蒙伯墓前,今移置市内于山碑廊。墓碣为花岗岩质,高181CM,宽91CM,厚20CM。碣文楷书,纵21行,字径3CM。嘉祐六年岁次辛...
北宋米芾行书欣赏《书院帖》拓本
北宋米芾行书欣赏《书院帖》拓本,来源宋拓《绍兴米帖》,凡九行,共70字,此帖当书于大观元年(1107)正月十二日。故宫博物院藏。释文:正月十二日,芾上启。附使启必已达。春遂和,侍下万福。芾衮衮如昨,书院求数小诗。勿似虞志呵,不必和韵也,使吾友发一笑于薄间也。谨上启,不宣。芾顿首再拜。...
北宋蔡襄楷书赏析《万安桥记》
北宋蔡襄楷书赏析《万安桥记》,蔡襄不仅撰碑文,还亲自挥毫题写记文,全文共153字,用楷体书写,端庄遒丽,丰趣俊逸。《万安桥记》碑记载造桥的时间、年代、桥的长宽、花费的银两,参与的人物等,分刻在两石碑上,每碑高2.89米,宽1.46米,厚0.3米,碑字分为6行,每字长1.8厘米,宽...
宋拓群玉堂帖卷第八--米南宫书法集
宋拓群玉堂帖卷第八--米南宫书法集,米芾书法图片110张。中国南宋汇刻丛帖 《群玉堂帖》 宋拓残本。原名《阅古堂帖》。南宋韩侂胄(1152-1207)以家藏墨迹,令其门客向水编次摹勒上石。向氏精于鉴赏,擅长刻帖,故摹刻甚为精善。开禧三年(1207)韩氏被诛,帖石没入内府...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