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书法长卷
书法碑帖
墓志塔铭
兰亭集序
碑帖长卷
刘瑞麟楷书拓片《重建老君庙幡杆碑记》
刘瑞麟楷书拓片《重建老君庙幡杆碑记》重建老君廟旛桿碑記 / 劉瑞麟撰并書,正書原刻。瀋陽,清同治6年[1867]6月,摺葉未托裱,墨紙尺寸:66 x 37厘米(陽)+ 67.5 x 37厘米(陰),民國拓本。碑陽正文碑陰為佈施者題名...
元代文学家袁易行书欣赏《钱塘杂诗卷》
元代文学家袁易行书欣赏《钱塘杂诗卷》纸本,尺寸:纵36.3厘米;横155.7厘米,上海博物馆藏。袁易(1262--1306),字通甫,平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少敏于学,不求仕进。部使者拟荐于朝,谢不应。行中书省署为徽州路石洞书院山长,旋亦罢归。居吴淞、具区之间,筑室名静春,藏书...
文徵明行书墨迹欣赏《俞母文硕人墓志铭》
文徵明行书墨迹欣赏《俞母文硕人墓志铭》文徵明的书法广临前代名迹,习字甚勤,自言每天晨起必练字,终身不怠。善长各种书体,小楷和行书最具个人特色。小楷精整劲利,九十岁仍能作蝇头楷。行书姿媚而遒劲,传世作品以行草书居多。...
雍正皇帝书法集《世宗御书四宜堂法帖》清拓本
雍正皇帝书法集《世宗御书四宜堂法帖》清乌金拓本,锦面,托裱经折装,墨纸整开,纵30.8厘米;横35.8厘米,书体真行俱备,《石渠宝笈续编》著录,懋勤殿贮藏。清乾隆元年(1736),乾隆皇帝命大臣将内府所藏其父雍正皇帝书作,排类编次,摹刻成《朗吟阁法帖》和《四宜堂法帖》,共计二十四...
三国·吴苏建篆书欣赏《禅国山碑》
三国·吴苏建篆书欣赏《禅国山碑》(传),又称《封禅国山碑》、《天纪碑》。三国·吴天玺元年(276)立。43行,行25字。传为苏建所书。原碑和护碑亭址在江苏宜兴城西南二十多公里的国山顶上。《禅国山碑》为三国时期重要碑刻之一,自宋以来,多见著录。其书淳古秀茂,体势雄健,笔多圆转,继承...
唐明皇李隆基行楷书法赏析《毛应佺知恤诏卷》
唐明皇李隆基行楷书法赏析《毛应佺知恤诏卷》(传),纸本,纵35.9厘米;横254.7厘米,《石渠宝笈》初编著录,贮御书房,钤二玺。李隆基(685—672),即唐玄宗,亦称唐明皇,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在位前期任用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代极盛的开元之...
汉代《祀三公山碑》原石及名家书法题跋
汉代“兼篆之古隶”《祀三公山碑》原石及名家书法题跋欣赏《祀三公山碑》原石现保存在元氏县汉碑堂《祀三公山碑》繁体释文: 元初四年。常山相隴 馮君到官。承饑衰 後。□惟三公御語山。三條別神。 在領 。吏民禱祀。興雲膚寸。偏雨四維。遭離羌寇。蝗旱鬲我。民流道荒。醮祠希 。□猷 行。由是之來...
东汉篆隶书法石刻欣赏《祀三公山碑》
东汉篆隶书法石刻欣赏《祀三公山碑》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祀三公山碑,東漢元初四年(117)宋高刊石,經摺裝剪裱,墨紙尺寸:24x13厘米。清末拓本,書前襯葉有“堀越文庫”印記。...
清乾隆书法手卷欣赏《弘历行书三希堂记》
清乾隆书法手卷欣赏《弘历行书三希堂记》藏经纸本,纵30.2厘米;横91厘米,款署“乾隆丙寅春三月御笔”,钤“乾”“隆”“几暇临池”。鉴藏印有 “石渠宝笈所藏”等。是卷外签书“御笔三希堂记”。本幅书《三希堂记》,叙述三希堂命名缘由及意义。此卷作于乾隆十一年(1746),是年,弘历得...
唐代正书石刻《郭思谟墓志》拓片全图
唐代正书石刻《郭思谟墓志》拓片全图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郭思謨墓誌/孫翌撰,正書原刻。洛陽,唐開元11年(721)11月17日葬。摺葉托裱,墨紙尺寸:60 x 60厘米,淸末拓本。...
清世宗雍正皇帝行书《三月三日得雨诗卷》
清世宗雍正皇帝行书欣赏《三月三日得雨诗卷》绢本,纵38.7厘米;横84.5厘米,《石渠宝笈三编》著录,乾清宫贮藏。胤禛(1678—1735),即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氏,康熙皇帝第四子,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1723年登基,在位十三年。受康熙皇帝影响,胤禛亦喜书法,远师二王及晋唐...
刘墉书法手卷欣赏《拟范石湖作》
刘墉书法手卷欣赏《拟范石湖作》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清代书画家、政治家。高密县逄戈庄人(原属诸城),祖籍江苏徐州丰县。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相传刘墉有驼背,所以他在民间有个外号叫作“...
北魏书法石刻欣赏《寇臻墓志》高清拓片全图
北魏书法石刻欣赏《寇臻墓誌》高清拓片全图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寇臻墓誌正書原刻,北魏正始3年[506]3月26日葬,1917年河南洛陽出土。摺葉托裱,墨紙尺寸:69 x 56 cm,民國拓本。 ...
康熙皇帝御书《懋勤殿法帖第二》清乌金拓本
康熙皇帝御书《懋勤殿法帖第二》清代乌金拓本,锦面托裱,经折装,墨纸整开,纵35.3厘米;横39.3厘米。《石渠宝笈续编》著录,故宫博物院懋勤殿贮藏。玄烨(1654—1722),即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氏。顺治皇帝第三子。他自幼受到系统严格的汉文化启蒙教育。他不仅大力倡导汉文化,...
明代杨循吉行书诗卷《杨君谦灵谷帖真迹》
明代杨循吉行书诗卷《杨君谦灵谷帖真迹》纸本,纵30.7厘米;横358.9厘米,成化丁未(1487年)十月,杨循吉时年32岁书。...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