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书法长卷
书法碑帖
墓志塔铭
兰亭集序
碑帖长卷
东汉隶书石刻武氏石阙铭(汉故武公碑)
东汉隶书石刻拓本《武氏石阙铭》(汉故武公碑)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 武氏石闕銘. 隸書原刻. 嘉祥, 東漢建和元年[147]3月4日. 拓本, 經摺裝, 剪裱, 墨紙尺寸: 24 x 13.5 cm. 民國拓本. 增補校碑隨笔, 1981, p. 59-60...
刘园集帖第三卷《宋贤四十五种》丙本
刘园集帖第三卷《宋贤四十五种》丙本,高清法帖图片40张。劉園集帖 : 20卷 / 劉恕集. 原刻. 嘉慶11年 [1806] . 經摺裝, 墨紙尺寸: 25.6 x 14 cm. 清拓本...
刘墉行楷书诗文卷《君平小传》
清代刘墉行楷书诗文卷《君平小传》纸本,纵26.8cm,横115.2cm。故宫博物院藏。此书笔厚貌丰,骨力内藏,墨色浓重浑厚,线条粗细相宜,结字互为递映,风格丰润中又具节奏感。刘墉书法主宗苏轼,然讲究结字,强调写字不求平齐,须如鸟羽鱼鳞般富有层次,以避免呆板。此卷行楷即具玲珑巧妙之笔...
刘园集帖第二卷《宋贤四十五种》乙本
刘园集帖第二卷《宋贤四十五种》乙本,劉園集帖共20卷,嘉慶11年[1806]劉恕集,清代拓本,高清法帖图片40张。...
朱耷71岁行草书赏析《桃花源记》卷
清代朱耷71岁行草书《桃花源记》卷,纸本,纵26cm,横211cm。八大山人书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故宫博物院藏。此为朱耷书录东晋隐逸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之作。朱耷身为前明宗室,面对家国之悲,民族之恨,却无力抗争,只得出家为僧。他习静修真,参研书画,以此抚慰内心的亡国之...
刘园集帖第一卷《宋贤四十五种》甲本
刘园集帖第一卷《宋贤四十五种》甲本劉園集帖 : 20卷 / 劉恕集. 原刻. 劉恕, 嘉慶11年 [1806] . 拓本, 經摺裝, 墨紙尺寸: 25.6 x 14 cm. 清拓本...
乾隆皇帝御笔《弘历行书临兰亭序册》
乾隆皇帝行楷书《弘历行书临兰亭序册》,共三开六页,每页纵7.4cm,横5cm。据款署,此册于戊寅年(1758年)上巳日临于三希堂。故宫博物院藏。...
建立经幢记正书原刻拓本
建立經幢記正書原刻. 武周永昌元年[689]. 拓片, 摺葉, 未托裱, 墨紙尺寸: 102 x 88 cm. 民國拓本. ...
清代翁方纲行书赏析《论绛帖》卷
清代翁方纲行书赏析《论绛帖》卷,纸本,纵28.9cm,横302.4cm。故宫博物院藏。翁方纲既是书家也是学者,对历代碑帖拓本的考证是他治学领域的重要方面。此作创作于嘉庆四年(1799年),翁覃溪时年67岁。笔法流畅丰润,结字稳健,风格古朴遒劲,是翁方纲晚年上乘之作。翁方纲此作是为...
明代王世贞行书赏析《赠王十岳诗卷》
明代王世贞行书赏析《赠王十岳诗卷》,纸本手卷,纵25.8cm,横135cm,故宫博物院藏。此卷书法闲雅秀丽,古朴清新,运笔凝练,骨力内涵,方圆并济,豪放中见沉着,遒劲中见婉秀。其结字、布局似出自赵孟頫书法,显示了较深厚的传统功力。释文:王山人自称十岳,先有二诗见寄,极国士之许,千...
明代许初草书《李白清平调词三首诗卷》
明代许初草书《李白清平调词三首诗卷》,纸本27.3×442.5cm,嘉靖三十四年(1555),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东汉郭香察隶书《西岳华山庙碑》册
东汉郭香察隶书《西岳华山庙碑》册,拓本剪条装裱,每页3行,行6字。纵22.3cm,横12.8cm。此碑立于延熹八年(165年),隶书,典雅壮伟。“在汉人八分最为险劲,已开魏碑之先河”(清汪喜孙语)。汉碑极少留书者姓名,此碑文末有“書佐新豐郭香察書”名款。碑文记述历朝帝王封禅祭天地...
祝允明行楷书作品鉴赏《海外西经卷》(祝京兆行楷真迹)
明代祝允明行楷书法作品鉴赏《海外西经卷》,手卷绢本,18.5×152.5cm,正德四年(1509)作,嘉德2013秋拍,成交价1035万元。祝允明擅草书,有明代第一美称,其实他的楷书亦极有功力,大楷法颜真卿,小楷得钟繇神髓。此卷作小行楷,其圆厚处具钟氏之朴茂,灵动处得二王之遒美,...
三国吴皇象章草作品《顽暗帖》两种
三国吴皇象章草书法作品《顽闇帖》两种钦定重刻淳化阁帖释文:臣象言。顽暗容薄,加以年老。凡百乖秽,无所中宜。特蒙哀伤,殊异之遇,安感骑乘之欢,游息之燕。淳和足使忘躯命,荣观足以光心膂。延望翘翘,念在效报。而萧走垂须。终何才力,以答新恩。唯尚有借近赵走。文过首贫,尚寻天恩。智方营私,...
唐代薛稷书法《宋御库所藏薛稷拓兰亭序》
唐代薛稷临摹定武本兰亭序《宋御库所藏薛稷拓兰亭序》唐太宗喜晋王羲之父子书法,得《兰亭序》真迹,命人临拓,刻于学士院。五代梁时移置汴都,后经战乱而遗失,北宋庆历间发现,置于定州州治。大观中,徽宗命取其石,置于宣和殿。北宋亡,石亦散失不传。定州在宋时属定武军,故称此石刻及其拓本为“定...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