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书法长卷
书法碑帖
墓志塔铭
兰亭集序
碑帖长卷
溥儒行书手卷《落花赋+狐听冰赋》
溥儒行书寒玉堂自书赋手卷两稿书来酣畅灵动、丰神俊朗、飘逸洒脱,观之悦目赏心,堪称溥王孙书艺精品。彭醇士题引首:寒玉堂自书赋。笑棠属,素翁。狐听冰赋:遵诗教之匪懈,怀易象之乾乾。观震来之虩虩,知恐惧兮福先。相彼狐之善警,亦远祸而求全。若乃日在南陵,伏阳未升,元阴懔冽,川坚谷凝。声沉...
董其昌68岁行书《与叶少师唱和诗卷》
董其昌68岁行书《与叶少师唱和诗卷》,纸本24.6×221.1cm,1622年10月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卷所书内容包括福唐叶少师有赠行之什,次韵谢四首;录叶少师原作一首;叶君锡茂才,以诗赠行,复次前韵谢之一首;送侯六真侍御按黔二首;赠张蓬玄中丞自吏部郎出抚上如一首。诗中内容多...
清代傅山58岁草书《临大令帖》卷
清代傅山草书《临大令帖》卷,绫本,纵24.5cm,横313cm。故宫博物院藏。此卷临王献之《安和帖》、《姑比日帖》、《愿余帖》、《适奉帖》、《昨日诸愿帖》、《嫂等帖》、《鹅群帖》诸帖,均见于《淳化阁帖》。卷后有邵松年跋,称此帖“随意挥洒,纯任自然,的是大令笔法”。书于康熙三年甲辰...
颜惟真小楷《唐长安县丞萧思亮墓志铭》
《唐长安县丞萧思亮墓志铭》清初拓本,唐景云二年(711年)二月十五日刻,墨拓,剪裱册八开半。每开纵29cm,横27cm。清乾隆年间出土于陕西西安。小楷书笔画瘦劲,姿态端秀,杨守敬评之为唐墓志中杰作。虽未署书者姓名,但已有专家指出其字体与颜惟真所书《武承规墓志》相似,或即颜氏一手撰...
曾国藩小楷墨迹欣赏《曾白珩先生墓表》
曾国藩小楷墨迹欣赏《曾白珩先生墓表》曾国藩(1811-1872),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曾国藩作为持心甚严的传统儒家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他终极的人生理想和追求目标,并且他也臻达了这种理想...
明代王宠行草书千字文卷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王宠行草书千字文卷,纸本27.8×460.6CM。嘉靖六年(1527),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款署:丁亥(1527年)嘉平月廿又一日。雅宜山人王寵書於石湖草堂。乾隆题跋:明王寵行楷全法右軍。此卷尤極熟之候。晴窗載展。猶睹瓣香。予向愛臨閣帖。愧未津逮也。乾隆己巳御識詹景凤题跋...
《宋建威将军刘怀民墓志》清拓本
《宋建威将军刘怀民墓志》清代拓本,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刻,墨拓,整纸折装。纵53cm,横59cm。此志原题“宋故建威将军齐北海二郡太守笠乡侯东阳城主刘府君墓志铭”,清代晚期出土于山东益都,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王懿荣购藏,后又曾归端方、天津曹健亭等。今石已佚。由于刘宋石...
唐代行书拓片《唐故刘公墓志铭》
唐代行书拓片《唐故刘公墓志铭》,此志出土地不详,纵横各64厘米,有列无行。因新近所出,字口清晰,极轻微之映带也历历在目。就字体而言,此志以行书为主,间以楷、草,同《集王羲之圣教序》格局完全一样。从用笔到结字以“二王”为主线,写得从容自然。唐故刘公墓志铭局部...
唐代楷书石刻《唐俭碑》(唐茂约碑)
唐代楷书石刻《唐俭碑》(唐茂约碑),元拓本30.6×33.3cm。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结字谨严,圆娟秀劲,然乏古拙之气。清初拓本。三行“公讳俭字茂约”等字漫患,十六行“兹逾浚”三字未损。石现存陕西礼泉昭陵博物馆。张宝璿楷书识跋朱翼厂书法识跋...
南北朝·高昌书法遗存《汜灵岳墓表》
南北朝·高昌书法遗存《汜灵岳墓表》,高41cm,宽39cm。高昌章和十八年(548年)墓志。陶质,刻字填朱色,7行62字,正书体。墓主人汜灵岳生前为高昌政权武吏。高昌最初为古城名,公元460年闞伯周始建立高昌国,高昌国历史中统治时期最长的是麴氏家族,自公元499年麴嘉为王,传九世...
清代孙岳颁62岁行书《隐居诗卷》
清代孙岳颁62岁行书《隐居诗卷》,纸本29.2×248.9cm。故宫博物院藏。此卷作品录唐代诗人唐求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共3首,书写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结字瘦硬,点画清劲,运笔流动,师法二王及唐人,风度俊逸,富于文人气质。释文:唐山人题郑处士隐居云:闻说最清旷,及来...
北齐隶楷书法刻石《房周陁墓志铭》
北齐隶楷书法刻石《房周陁墓志》清初拓本,北齐天统元年(565年)十月廿四日刻,墨拓,整纸折装。纵62cm,横69cm。志文书法体兼隶、楷,笔意灵活流畅,为北齐碑志的典型面目。志末大字篆书一行七字曰“房仁墓志记铭之”,体例极罕见。原石清光绪初年在山东益都出土,曾归潍县郭氏、黄县丁氏...
西晋隶书刻石《晋城阳简侯石尠墓志》
西晋隶书刻石《晋城阳简侯石尠墓志》,高46cm,宽22.5cm。西晋永嘉二年(308年)墓志刻石,今存文27行480字,隶书体。此墓志四面刊刻,正背两面刊刻石尠生平事迹,内容主要记载逝者生前身份、官职、履历与功绩,两侧面分刻其夫人与子女之籍贯、姓氏及简历。石尠墓志保存完整,书文精...
李邕书法拓本《李北海书唐任令则碑》
李邕书法拓本《李北海书唐任令则碑》,唐天宝四年(745年)。李邕撰并书。俊佚挺拔。道光拓本,35.3×36.2cm。碑文多漫漶。原石已佚。《欧斋藏碑帖目录》著录:任令则碑,天宝四载。李邕书。辛未自跋并录顾涧滨跋。十六开半。跋二开半。一册...
东晋隶书刻石《杨府君神道柱》
东晋隶书刻石《杨府君神道柱》,通高82cm,宽44cm。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刻石。存文7行 43字,隶书体。神道柱在东汉时已出现,是树立于祠堂、陵墓等建筑物之前神道口处的石柱。神 道柱有3部分:一是下部基座,即柱础;二是中部柱身,柱身上部有长方形石额刻字,额下有的饰 以浮雕;...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