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书法长卷
书法碑帖
墓志塔铭
兰亭集序
碑帖长卷
唐代瞿令问悬针篆书《峿台铭》清末拓本
唐代瞿令问篆书《峿台铭》,元结撰文,唐大曆二年(767)六月刻。据载是出自瞿令问的手笔,原石刻在湖南祁阳县峿溪崖石上,此铭书写的是悬针篆,悬针是小篆的别体,直接由玉箸篆演变而来,只是“字必垂书细末,细末纤直如悬针”。细审瞿令问的这幅篆字,我们可以用横粗直细、阔肩长足、篆法婉转、...
明代杨继盛行草书《前赤壁赋》
明代杨继盛行草书《前赤壁赋》,手卷36×697cm,1543年作,王季迁旧藏,華藝國際(香港)2019春拍拍品。杨继盛为明代著名谏臣。字仲芳,号椒山,直隶容城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至刑部员外郎。因上疏力劾严嵩“五奸十大罪”,遭诬陷遇害。明穆宗即位后,以杨继盛为直谏之首,追赠太常...
万遇菴书庐山诗56首跋胡玉昆画莲峰
明末清初畫家胡玉昆畫蓮峰卷,尺寸:24.1x100.5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长白观瑞敬题:蓮峰遺詠 本幅為李石曾先生捐贈。作於1646年,繪廬山蓮花峰與雙劍峰山勢,與意在象徵的廬山圖不同。廬山素以瀑布為勝,本幅只取山巒雲影,點綴林屋士子,用筆帶文派淵源,而善於處理山峰與煙雲的...
唐代郭延瑾书法《石亭记千秋亭记》清拓本
唐摩崖石刻《石亭記千秋亭記并詩》,開元十九年(731)五月刻。撰記者飛鳥縣(今中江縣)主簿趙演,題詩者銅山縣(今中江縣東南)縣尉崔文邕、書石者銅山縣主簿郭延瑾,事迹皆不可考。石高五十厘米,寬百零四厘米,石在四川中江。千秋亭原名石亭,唐开元十八年铜山县尉崔文邕创建,开元十九年改称千...
明泰安知州戴经泰山八景诗刻
戴经诗原刊于岱庙环咏亭。此诗部分载《泰安州志》、《泰安县志》,但未见全文收录,并且字句与原碑有多处不同。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拓。戴经,字孟常,嘉兴人。成化二十二年(1486)举人。历延平、九江二府推官,正德十三年(1518)升泰安知州。致仕,有《浔阳余稿》、《双湖集》行世。...
唐朝著名书法家史惟则隶书《邵润之诔并序》
史惟则隶书《邵润之诔及额》,徐峤撰,史惟则书并篆额。拓片尺寸:64.18×135.47厘米。史惟则(生卒年不详),广陵人(今江苏扬州人),官至殿中侍御史,人称史侍御。唐朝著名书法家,其籀、篆、八分,如王公大人,进退有度,与韩择木、蔡有邻、李潮四人称唐世分隶名家。宋陈思《书小史》称...
汉隶书《成阳灵台碑》明拓本(附题跋)
隶书《成阳灵台碑》,纵:33cm,横(半幅):19.5cm。朱翼盦及家属捐赠。故宫博物院藏。此为宋翻刻,明拓本。九开,跋四开,黄易鉴藏,题签、题跋并钤“黄小松珍藏印”。碑立于汉建宁五年(172年)。碑文记颂尧母功德。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成阳灵台》笔法丰茂浑劲,《杨统》、《...
董其昌行草书法《送李愿归盘谷序》卷
明代董其昌行草书法《送李愿归盘谷序》卷 董玄宰盘谷序书画合璧卷,40.6×677.3厘米,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本卷借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之意,描绘文人归里隐居理想之景。董其昌行草书,笔力劲爽跳宕,已深受米芾书法影响。...
清代朱昂之行书赏析《陆游诗卷》
清代朱昂之行书《陆游诗卷》,纸本31.1×252.6cm,上海博物馆藏。朱昂之(1764~1841后),字青立、津里,江苏武进人。幼承家学,工书画。书学董其昌,行草尤其精妙。绘画出之恽南田、王石谷,深得古人神髓。此作录宋陆游的《梅花绝句》,用笔劲挺凝练,刚中寓柔。整幅作品清疏流畅...
清代倪承璐小楷《张太宜人节孝图序》
倪承璐小楷《钦旌节孝张太宜人节孝图序》,崇明县令熊传栗作序,钱塘倪承璐书。熊传栗,清道光时曾任宝山县知县、南汇知县、崇明县令等。倪承璐,字佩生,官直隸候補知縣。書法香光,篆刻亦工。...
董其昌75岁行书《李供奉赠怀素草书歌卷》
董其昌行书《李供奉赠怀素草书歌卷》,洒金笺纸28.2×136.1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卷为董其昌书李白赠怀素《草书歌行》。虽不像狂草那样奔放跌宕,但是全卷笔意连贯,行气舒畅,墨彩华润。整体风格于娴熟精美中透露出生秀隽雅,又不失浑厚沉着。卷后王时敏题跋引用苏轼论书,认为书法备于正楷...
鲜于枢行书诗拓《中庭古柏+广严僧房》
元代著名書法家鮮于樞行書中庭古柏詩、廣巖僧房詩,拓紙高28釐米,揚州市圖書館藏拓。中庭古柏庭中異柏前朝物,銅柯石幹兀青蒼。雲壑終憶老蛟卧,珠树獨留威鳳翔。月上團 陰移覆砌,雨餘古香飄近床。支離䟽者深根在,閱盡世人還久長。元鮮于樞書 廣巖僧房幾年門外策征驂,不料能...
宋代李舜卿正书《任逸墓志》
《任逸墓志》全称《宋故朝奉郎守尚书职方员外郎充提举司勾当公事轻车都尉赐绯鱼袋任君(逸)墓志铭并序》。李藩撰文,李舜卿书丹,阎永真刊石。志高七十五厘米,宽七十三厘米。2012年出土于河南洛阳伊川县中梁村。此志书法,结字中正典雅,用笔收放自如,通篇楷书中亦偶有行书笔意,无论从书丹和镌...
董其昌55岁行书临米芾吴江垂虹亭诸帖卷
董其昌行书临米芾吴江垂虹亭诸帖卷,绫本25×28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卷董氏节临米芾《垂虹亭诗帖》《蜀素帖》等,文字稍异。其用笔跌宕,寓颜于米,八面出锋,使转鲜明。“己酉”为1609年,董其昌时年55岁,正值其醉心宋四家尤其取法米芾阶段。 款署:董其昌临米海...
董其昌行书节录孙过庭书谱卷
董其昌行书节录孙过庭书谱卷,27×153.6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卷虽仿孙过庭,而二王风神之秀逸、颜书骨格之盎然。所用砑纸光洁细腻,用笔凝炼遒劲,丝毫毕现,神完气聚。此卷分成两部分,前为行书节录《书谱》,后为论画一则,应系后人集装。钤“宗伯学士”印,应是1623年董氏69岁擢礼部...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