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书法长卷
书法碑帖
墓志塔铭
兰亭集序
碑帖长卷
北魏隶书欣赏《元文墓志》
北魏隶书欣赏《林虑哀王元文墓志》,太昌元年十一月十九日(532年),53*52.5CM,文17行,行19字。1920年洛阳后海资村北南陈庄村西平塚出土。...
永禅师智永书法拓片《临右军二尊帖》
永禅师智永书法拓片《临右军二尊帖》智永,本姓王,名法极,晋代书法大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孙。智永舍俗为僧,居会稽之永欣寺,人号“永禅师”。说起智永出家之永欣寺,并非一般寺院,此寺本是王右军旧宅,不知何时施为寺院,初名云门寺,亦有称原为嘉祥寺者。据《会稽志》称:僧智永与其兄惠欣皆出家本寺...
魏书赏析《崔混墓志铭》
魏书赏析《崔混墓志铭》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崔混墓志》,东魏孝静帝元象元年(公元538年)刊。青石质,正方形,边长五十三厘米半,有盖。志文魏书,三十二行,行三十二字。1973年出土于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大武乡窝托村南崔混墓中。《崔混墓志》笔画精美雅健,结体方整峻逸。魏书的特点由晋之...
王之望书法《致季思通判学士尺牍》
南宋王之望书法欣赏《致季思通判学士尺牍》王之望(1103-1170)字瞻叔,号汉滨。襄阳谷城(今属湖北)人,居台州临海。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有《汉滨集》。绍兴进士,累迁太府少卿。反对张浚北伐攻金。隆兴二年(1164)任参知政事,旋同知枢密院事,力主和议,专以割地啖敌为计。视师江...
柳公权楷书欣赏渤海郡公神道碑
柳公权楷书欣赏渤海郡公神道碑...
清代刻秦邮帖《秦少章喜闻帖卷四》
《秦邮帖》四卷集宋元明著名书法家涉及高邮诸事迹的作品,清代嘉庆年间(1815年),清高邮知府师亮集苏东坡、黄山谷、米元章、秦少游、赵孟頫、董其昌书,阮元审定,钱泳钩泐刻石而成。卷一:苏文忠春帖子词、苏文忠墨妙亭诗、苏文忠烟江叠嶂图诗、苏文忠挑耳图题后卷二:苏文忠清虚堂诗卷三:黄文...
东汉隶书精品《贤良方正允字子游残碑》
东汉隶书精品《贤良方正允字子游残碑》刻于汉元初二年(115)六月。碑断为两段,下段“允字子游”残石,存十一行,行六至九字不等,共七十八字。上段“贤良方正”残石,存十二行,行七八字不等,共九十三字。下段“允字子游”残石出土较早,清嘉庆三年(1798)四月出土于安阳丰乐镇西门豹祠旁,...
王铎书法长卷欣赏《苏侍御颂行书卷》
王铎书法长卷欣赏《苏侍御颂行书卷》行书图片8张王铎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
张从申书法拓本《李玄靖碑》附跋
张从申书法拓本《李玄靖碑》附跋,又称为《玄靖先生李含光碑》,全称《唐茅山此阳观玄静先生碑》。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八月十四日刻,由柳识撰,张从申书,李阳冰篆额。碑石原在江苏句容玉晨观,明世宗明嘉靖三年(1529年)毁于火,传世拓本甚稀,未见整纸本,字共八百三十五,原碑行数已不可...
书法妙品乾隆拓《思恒律师志铭》
书法妙品乾隆拓《思恒律师志铭》,全称《唐大荐福寺故大德思恒律师志文并序》,陕西咸宁出土。常无名文。常无名,河内温(今河南温具)人。生于唐则天武后垂拱四年(688),卒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唐睿宗景云三年(712)壬子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三十七人。考官:房光庭取状元后,同...
何绍基书法赏析临《兰亭序》
何绍基书法赏析临《兰亭序》此帖书风自然和谐,点画形质好;结体虽不属于工整清秀一路,但每个字的线点变化很到位,技法高度成熟的表现,隐含颜迹。字体大小匀称,结体不以参差哗众取势;变化在字体‘内部外拓’,又达到章法的动静和谐,有《张迁碑》的天真之趣。就结体和章法的自然和谐来说、与王羲之...
华世奎楷书欣赏《清故文学任先生墓表》
华世奎楷书欣赏《清故文学任先生墓表》,罗振玉篆额。华世奎(1863~1941)字启臣,号璧臣。天津“八大家”之一。华世奎的楷书作品,走笔取颜字之骨,骨力开张,功力甚厚,有馆阁气魄。...
鲜于枢草书书法欣赏《韩愈石鼓歌》
鲜于枢草书书法欣赏《韩愈石鼓歌》纸本、手卷34.7×497.6cm,书法长卷分割图片8张。此卷引首有罗廷琛所书“元鲜于伯机书石鼓歌真迹,岳雪楼藏”数字,从中可知,此卷曾经“岳雪楼”收藏过,即为清末大收藏家孔宙(字炽庭)收藏过,卷尾有清初“四大鉴藏家”之一曹溶所题写的跋语,曾经他收...
李斯篆书欣赏《秦相泰山刻石》
李斯篆书欣赏《秦相泰山刻石》也称《李斯篆碑》,此碑立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据《史记》载,秦《泰山刻石》全文共36句,3句为韵,12韵,144个字。该刻石宣扬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功绩,表达了治理国家的决心。秦二世胡亥于公元前209年东巡时,在秦始皇刻石之阴刻其诏书云:“皇...
钟绍京小楷欣赏《灵飞经》两种
钟绍京小楷欣赏《灵飞经》两种《灵飞六甲经》是一卷道教的经,在明代晚期,发现一卷唐代开元年间精写本,它的字迹风格和砖塔铭一派非常相近,但毫锋墨彩却远非石刻所能媲美。当时流入董其昌手,有他的题跋。海宁陈氏刻《渤海藏真》丛帖,由董家借到,摹刻入石,两家似有抵押手续。后来董氏又赎归转卖,...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