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碑帖长卷
>
书法长卷
文徵明74岁行书《归去来辞卷》嘉德2017春拍品
文徵明74岁行书《归去来辞卷》,30×409厘米,中国嘉德2017春季拍卖会拍品。嘉靖二十二年,岁在癸卯(1543)夏五月廿又三日,灯下书,徵明。清代浙江台州知府刘宗标书法题跋文徵明行书归去来兮辞局部书法图片...
清状元戴衢亨小楷书跋德保墨迹卷
清状元戴衢亨小楷书跋德保墨迹卷,纸本,纵25.3厘米,横未详。署款“嘉庆十年夏六月既望,受业戴衢亨拜跋”。行笔流畅,结体安稳,楷法整肃,法度严谨,书法媚秀。辽宁省博物馆藏。戴衢亨(1755-1811年),字荷之,号莲士,安徽休宁隆阜人,寄籍江西大庾。乾隆四十三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明代彭年楷书长卷《富春江石子诗卷》
明代彭年楷书手卷《富春江石子诗卷》纸本,32.4×480cm,南京博物院藏。款署:龙池山人彭年书于飞云阁...
明代张弼56岁行草书诗文卷
明代张弼56岁行草书诗文卷,洒金笺纸本,纵29.5厘米,横589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行草诗文卷》是张弼自作诗7首,分五言诗和七言诗及短文5则,书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庚子六月,此卷书法用笔奇崛,线条流畅,牵带笔处挥洒自如,使转生动活泼,气势贯通,变化丰富,为其晚年书风...
宋代吴浚行书手卷《自书诗联句诗》
宋代吴浚行书手卷《自书诗联句诗》纸本,纵36.2cm,横130cm,纵36.2cm,横141cm。署年款“咸淳丁卯”,为咸淳三年(1267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卷书法气秀色润,笔调谦和,点画精细柔媚,一钩一捺,均以温婉取态,反映了吴浚的典型书风。 吴浚(?~1277),字允文...
明代丰坊56岁草书赏析《自书诗》卷
明代丰坊56岁草书赏析《自书诗》手卷,纸本33.4cm×772.5cm,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二月十四日丰道生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卷书法得二王笔意,多用枯涩笔,腕力沉着,然稍乏韵致。明詹景凤评其书云:“道生书学极博,五体并能,诸家自魏晋以及国朝靡不兼通,规矩尽从手出,盖...
清代著名文臣刘统勋行书《苏轼四绝句诗》卷
清代中期著名的文臣刘统勋行书《苏轼四绝句诗》卷,纸本,纵31.8cm,横131cm。故宫博物院藏。此卷系刘统勋书录北宋著名诗人苏轼《郭熙秋山平远二首》、《金山梦中作》等诗篇中的四首七言绝句。书法行笔娴熟稳健,结体端秀,风致雅逸,颇具文人闲雅之情趣。释文:目尽孤鸿落照边,遥知风雨不...
刘墉行楷书诗文卷《君平小传》
清代刘墉行楷书诗文卷《君平小传》纸本,纵26.8cm,横115.2cm。故宫博物院藏。此书笔厚貌丰,骨力内藏,墨色浓重浑厚,线条粗细相宜,结字互为递映,风格丰润中又具节奏感。刘墉书法主宗苏轼,然讲究结字,强调写字不求平齐,须如鸟羽鱼鳞般富有层次,以避免呆板。此卷行楷即具玲珑巧妙之笔...
朱耷71岁行草书赏析《桃花源记》卷
清代朱耷71岁行草书《桃花源记》卷,纸本,纵26cm,横211cm。八大山人书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故宫博物院藏。此为朱耷书录东晋隐逸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之作。朱耷身为前明宗室,面对家国之悲,民族之恨,却无力抗争,只得出家为僧。他习静修真,参研书画,以此抚慰内心的亡国之...
清代翁方纲行书赏析《论绛帖》卷
清代翁方纲行书赏析《论绛帖》卷,纸本,纵28.9cm,横302.4cm。故宫博物院藏。翁方纲既是书家也是学者,对历代碑帖拓本的考证是他治学领域的重要方面。此作创作于嘉庆四年(1799年),翁覃溪时年67岁。笔法流畅丰润,结字稳健,风格古朴遒劲,是翁方纲晚年上乘之作。翁方纲此作是为...
明代王世贞行书赏析《赠王十岳诗卷》
明代王世贞行书赏析《赠王十岳诗卷》,纸本手卷,纵25.8cm,横135cm,故宫博物院藏。此卷书法闲雅秀丽,古朴清新,运笔凝练,骨力内涵,方圆并济,豪放中见沉着,遒劲中见婉秀。其结字、布局似出自赵孟頫书法,显示了较深厚的传统功力。释文:王山人自称十岳,先有二诗见寄,极国士之许,千...
明代许初草书《李白清平调词三首诗卷》
明代许初草书《李白清平调词三首诗卷》,纸本27.3×442.5cm,嘉靖三十四年(1555),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祝允明行楷书作品鉴赏《海外西经卷》(祝京兆行楷真迹)
明代祝允明行楷书法作品鉴赏《海外西经卷》,手卷绢本,18.5×152.5cm,正德四年(1509)作,嘉德2013秋拍,成交价1035万元。祝允明擅草书,有明代第一美称,其实他的楷书亦极有功力,大楷法颜真卿,小楷得钟繇神髓。此卷作小行楷,其圆厚处具钟氏之朴茂,灵动处得二王之遒美,...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