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书法资料
>
理论知识
刘正成章草书法访谈问答
QUOTE:问:首先请您谈一下现当代章草创作的现状?刘:章草从其产生,直到现代参考汉简创作。这一分界为20世纪之前和20世纪之后,这是章草一大变化,这一变化是1000多年最大的变化。如果我们现在讨论章草,就是要讨论章草这一大变化发生的时代环境。我曾经做过蔡梦霞的硕士论文答辩导师,...
有刀印与无刀印
篆刻,既篆又刻。既然刻,就应该会在作品中流露用刀的痕迹,由此产生了刀法的美,印人们往往简明的用刀味形容它。然而,仔细观察古玺印、流派印、当代印,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着有刀味的印与无刀味的印。 先秦古玺、秦汉印,既有刻(凿)的,又有铸造的,刻者,虽历经千年,但依...
书法中的“藏锋逆势”用笔浅析
唐张怀瓘曰:“夫书,第一用笔,第二识势,第三裹束,三者兼备,然而为书。”其所说第一用笔指的即是“藏锋”或“露锋”。“藏锋以包其气”,藏锋起笔能使笔画深厚圆润;“露锋以纵其神...
中国文字:意美音美形美
历史经过几番曲折,我们开始懂得:对于伟大的文化传统,不能掉以轻心,要尊重,甚至敬畏。古人讲汉字创始,出现“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的神秘、壮丽景象,饱含着敬畏。近代改革方块字的构想,出于可贵的勇气,逐渐被时代否定。今后随着国力增长,汉字的优越性以及在...
鲍贤伦谈隶书研习创作
●篆隶的大格局、大气象最重要,我一直在努力体味秦汉的气氛。现代人注重技巧,以为掌握了书法技巧就能创作了。当代人写篆隶,很多人的技巧也不是从秦汉那里得来的,仅仅是当代人之间的影响。对于篆隶,可以形象地打个比方,秦汉人是正常地“说话”,而当代人是“...
沈从文《抽象的抒情》
社会组织复杂时,所有事业就得分工任何一种工作,必需要锲而不舍的从事多年,才能够有所成就。兼有几种长处,所谓业余嗜好成就胜过本行专业的,自然有人。但这种人到底是少数。特殊天才可能超越那个限度,用极少精力,极少时间,作成发明创造的奇迹,然而这种奇迹期之于一般人,无可希望。一般人对某种...
由《十七帖》想到的经典的魅力
杜牧有一首诗,曰:“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把十年变成一觉,当然是诗人的夸张。事实上,这十年中,诗人经受的坎坷与磨难,仅仅用诗可能是表达不出来的! 十年,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不能算是短暂。十年的艺术学习...
学书读帖:欣赏·分析·记忆
“学书尤贵多读书,读书多则下笔自雅”。(清·李瑞清《玉梅花盦·书断》)。当然碑帖也属于书的范畴。像传世的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赤壁赋》等法帖,这些不但是书法艺术的不朽之作,而且也是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学书临帖...
当代作家书法漫议
书文一体: 作家书法的往日辉煌 评估书法史上的代表人物,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即,书法家们的综合素质没有本质的差异,他们以书法名世,其中的文学支撑又使之变得丰富和立体。他们拥有书法艺术的才华,同时也具有文学创作、学术研究的能力,因此,他们在历史深处传达出来的文化...
名人信札如何辨真伪
看笔墨: 一般而论,笔墨是鉴定书画包括信札真伪的关键所在。名人写字,有各自用笔的风格。如近代历史学家、书法家沈曾植的书法,其用笔是将汉隶与北碑笔法融入章草,使其书风古健奇崛,朴茂飞动,有其明显的特征。又如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罗振玉的信札几乎都是行书体,字体狭长,高博典雅,又颇具...
名人信札的三大收藏价值
相对于其他的史料记载,名人信札算是比较真实也比较全面地反映历史的证物。正如唐智勇所说,“名人信札兼具有史料、文献、文学、书法、文物等多方面的价值。” 作为最及时的实况记录,在不同的人群立场,也有着不同的价值点。名人信札的价值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它的历...
欧阳中石谈学习书法艺术
今天我上第一课。想谈一些咱们这一范围里的概念。这些概念,经常在口头上,但是很可能不准确,必须说得更清楚一些。 第一个概念是“书”。这个书字就是写的意思。它可能有很多含义,但...
文言书信格式举要
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再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 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些解释。
花笺-精致华美的信笺
花笺花笺古代笺名。精致华美的信笺、诗笺。古文人雅士往往自制笺纸,以标榜其高雅,不入俗流。有的上饰有各种纹样。今人少见有自制者。古笺甚是难觅。纸之精致华美,尺幅较小者,叫“笺”。笺纸用作书札,称“信笺”;用以题咏写诗,名为&ldquo...
名贤书札:艺趣情
名人书札近年来成为收藏热点,同时又成为拍卖会上的新贵。翻开各大拍卖行的古籍善本拍卖图录,名列其首的却是五彩纷呈的名人书札,如嘉德1994 年的首场拍卖,即推出王国维、罗振玉、吴昌硕、孙中山、翁同龢等名人书札,2002 年嘉德的春拍更是一举推出《五柳堂藏明代书札》40 余通及《汪慎...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