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碑帖长卷
>
书法碑帖
东汉隶书精品《贤良方正允字子游残碑》
东汉隶书精品《贤良方正允字子游残碑》刻于汉元初二年(115)六月。碑断为两段,下段“允字子游”残石,存十一行,行六至九字不等,共七十八字。上段“贤良方正”残石,存十二行,行七八字不等,共九十三字。下段“允字子游”残石出土较早,清嘉庆三年(1798)四月出土于安阳丰乐镇西门豹祠旁,...
张从申书法拓本《李玄靖碑》附跋
张从申书法拓本《李玄靖碑》附跋,又称为《玄靖先生李含光碑》,全称《唐茅山此阳观玄静先生碑》。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八月十四日刻,由柳识撰,张从申书,李阳冰篆额。碑石原在江苏句容玉晨观,明世宗明嘉靖三年(1529年)毁于火,传世拓本甚稀,未见整纸本,字共八百三十五,原碑行数已不可...
李斯篆书欣赏《秦相泰山刻石》
李斯篆书欣赏《秦相泰山刻石》也称《李斯篆碑》,此碑立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据《史记》载,秦《泰山刻石》全文共36句,3句为韵,12韵,144个字。该刻石宣扬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功绩,表达了治理国家的决心。秦二世胡亥于公元前209年东巡时,在秦始皇刻石之阴刻其诏书云:“皇...
钟绍京小楷欣赏《灵飞经》两种
钟绍京小楷欣赏《灵飞经》两种《灵飞六甲经》是一卷道教的经,在明代晚期,发现一卷唐代开元年间精写本,它的字迹风格和砖塔铭一派非常相近,但毫锋墨彩却远非石刻所能媲美。当时流入董其昌手,有他的题跋。海宁陈氏刻《渤海藏真》丛帖,由董家借到,摹刻入石,两家似有抵押手续。后来董氏又赎归转卖,...
张旭狂草书法《二月八日帖》2种
张旭狂草书法欣赏《二月八日帖》2种(拓本+翻墨本);传为张芝之作,或为张旭所作。张旭(675-750),唐代书法家,字伯高,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张旭的狂草代表了中国书法的最高成就,令后代无法逾越。熊秉明在《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中评论认为:“他创造的狂草向自由表现方向...
唐代英雄虎将郭子仪书法欣赏
唐代英雄虎将郭子仪书法欣赏汾阳王郭子仪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只把郭子仪看作一位忠贯日月、单骑退敌的英雄虎将,殊不知他的书法也颇有一番气势和韵味。...
北宋著名书法家李建中行书许昌帖
北宋初期著名书法家李建中行书欣赏许昌帖李建中(945--1013),字得中,号岩夫、民伯。京兆(今陕西)人,后徙居入蜀。李建中太平兴国进士,官至工部郎中,前后三求掌西京留司御史台,故人称李西台。他性简静,爱好吟咏,善书法,尤工行书,各体皆能,草、隶、籀、篆、八分皆妙。尝手写郭忠恕...
元代鲜于枢书法墨迹波罗蜜帖
元代鲜于枢书法墨迹赏析波罗蜜帖鉴藏印:贝墉、安山审定、子清所见、春晖堂,一印未辨本幅谢希曾题:此纸有唐人气息,太常书中上乘也。钤印:希曾、安山释文:先茔围墙急用四兽像,欲求寺院砌地厚大方縥五枚。宗师或有之,不知湛渊子可以下一转语否?檀波罗蜜亦当行所当为事,必不吝也。呵呵。枢顿首。...
吴通微行楷书法《楚金禅师碑》
吴通微行楷书法《楚金禅师碑》,唐贞元21年[805]7月25日立,是时通微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此碑不重法度,有稚拙之态,有些字因结体方扁、重心下移而显得拖沓,和以尚法著称的“颜徐”楷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明赵跋之曰:“此碑清圆婉逸,虽钩碟小减,而亦微有晋之风度,观者当自得之”,可...
褚遂良楷书欣赏善才寺碑宋拓本
唐褚遂良楷书欣赏善才寺碑宋拓本(传)从此碑的题跋来看,冯铨认为是褚遂良书,原因是碑文首页有一河南褚遂良书』八字,但后经翁方纲考证,认定为魏栖梧所书。其谓:『碑内虽云河南褚遂良书,遂良钱塘人,封河南郡公,非河南人,可疑一也;褚公,显庆三年一六五八一卒於爱州,至神龙时,褚卒已四十八...
虞世南楷书欣赏《孔子庙堂碑》
虞世南楷书欣赏《孔子庙堂碑》,唐武德九年(626)立,是虞世南书法代表作品。...
旧拓晋唐小楷欣赏安思远藏本
旧拓晋唐小楷单册帖(美国安思远藏本)旧拓《晋唐小楷》集魏锺繇书《宣示表》(残石拓本)、传为晋王羲之书《孝女曹娥碑》、《乐毅论》、王献之书《洛神赋十三行》、唐虞世南书《破邪论》、褚遂良书《阴符经》等小楷书六种于一集。有明代著名收藏家项子京收藏印,后有清末翁同龢题跋。...
褚遂良草书欣赏临摹王羲之《长风帖》
唐褚遂良草书欣赏临摹王羲之《长风帖》纸本。纵27.5厘米,横40.9厘米。11行,102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每念长风,不可居忍。昨得其书,既毁顿,又复壮温,深可忧。知贤室委顿,何以便尔,甚助,耿耿,念劳心。知得廿四日书,得(叔)虎廿二日书,云新年乃得发。安石昨必欲克潘家,...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