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碑帖长卷
>
书法碑帖
古隶书体《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
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清乾隆拓本。纵:27.1厘米,横(半开):15厘米。1995年日本宇野雪村捐赠。故宫博物院藏。碑立于汉永和二年(137年)。碑文记述汉敦煌太守裴岑之战功事略。书体为古隶,系由篆入隶之体,雄健生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古茂雄深,得秦相笔意。”碑现藏新疆维吾...
宋代唐英篆书《大宋勃兴颂》
唐英《大宋勃兴颂》,北宋天禧三年(1019)刻于宋刻《孔子庙堂碑》碑阴,虚仪先生撰,唐英书,安粲刻字。碑高二百八十厘米,宽一百一十厘米,文十八行,行二十一字,篆书。碑文仿《大唐中兴颂》撰此《大宋勃兴颂》以述宋太祖平定荆湖之功。此碑现藏于西安碑林。 这件宋篆作品用笔放松,虽然整体上...
唐代虞世南楷书《昭仁寺碑》明拓本
唐代虞世南楷书《昭仁寺碑》明拓本,29.8×35.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唐贞观四年(630年)。朱子奢撰,传为虞世南书。劲秀俊逸,结体严密。“天地于九皇”之“皇”字,“王”部已成“田”状。石现存陕西长武昭仁寺。梁章钜跋...
张即之行书墨迹《台慈帖》
宋张即之行书墨迹《台慈帖》,纸本,30.9*43.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帖结衔称“致仕”,应作于南宋景定年间(1260-1264),故为张即之老年之笔。书法精劲峭利,无衰退气象。释文:即之伏蒙台慈寵賜寶墨,仰體記軫之厚。即之年來衰病日侵,視聽久廢。兩月前忽得小府癃疾,訖...
清代吴文炜隶书《谒圣庙》
清代吴文炜隶书《谒圣庙》吴文炜 (1636-1696),字山带,后改名韦,大沥大圃人。少与梁佩兰同窗,19岁参与童子试,获冠军,名噪一时。以后乡试屡不第,放意于诗酒中达32年。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乡试考上贡士第三名,时已58岁。次年参加会试又不第,取道南回,遍览山川胜景。越...
钟繇楷书欣赏《荐季直表》
钟繇楷书欣赏《荐季直表》钟繇七十岁书于魏黄初二年(221)。此表内容为推荐旧臣关内侯季直的表奏。原墨迹本传于1860年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时为一英兵所劫。后辗转落入一收藏家手中,又被小偷窃去埋入地下,挖出时已腐烂。明代刻入《真赏斋帖》,清代刻入《三希堂》,列诸篇之首。此帖或为唐人根...
清代孙铨撰集《寿石斋藏帖》
孙铨,字鉴堂,号少迂,又号小迂,江苏昆山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举人,官山东阳信知县。工书法,成亲王见其字极赏之,欲荐值懋勤殿不果。尝集诸名家法书摹勒入石,名寿石斋藏帖。少好写生,尤善兰竹。中年兼画山水、人物,悉有古韵。问写仕女及女仙像,风神闲静,均非凡工可及。尝为翁方纲写苏...
晋代王献之小楷书洛神赋(碧玉版)
晉王獻之書洛神賦冊,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王獻之(344-386),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少有盛名,高邁不羈,風流一時。書法兼擅各體,尤以行草著名,與其父並稱「二王」。〈洛神賦〉原蹟已不存,宋以來拓本僅存十三行,世稱〈十三行〉。此本拓自碧玉本,原石於明代發現於杭州西湖,因出土地為賈似...
前秦隶书石刻《广武将军碑》
前秦隶书石刻《广武将军碑》明拓本,30.7×33.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广武将军碑》,亦称《广武将军口产碑并阴侧》、《立界山祠碑并阴侧》、《张产碑》。额书“立界山石词”五字。前秦建元四年(368)刻,隶书,纵32.5厘米,横20.5厘米,四面刻字。碑阳17行,行31字。石现存陕...
北宋袁正己楷书《摩利支天经、黄帝阴符经》
北宋袁正己楷书《摩利支天经、黄帝阴符经》,弗利尔美术馆藏。 宋代高僧袁正己,生卒年不详,汝南人。擅书。按《石墨镌华》:宋摩利支天经并阴符经书者,汝南袁正己,习欧阳率更法,隶书方劲,非嘉祐后人所及。袁正己书佛说摩利支天经,安仁祚刻字。袁正己书黄帝阴符经,武威安仁祚刊字。...
清代陈兆仑书刻《紫竹山房临古法帖》卷四
清代陈兆仑书刻《紫竹山房临古法帖》卷四陈兆仑,号句山,桐城派古文家方苞的入室弟子,曾任《续文献通考》纂修官总裁。善书法,著有《紫竹山房文集》20卷,《紫竹山房诗集》12卷。 ...
乾隆帝御书《东铭、西铭、陋室铭》
清高宗御书《东铭、西铭、陋室铭》,来源:拓本敬胜斋法帖(十六)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御书张载东铭。东铭。戏言出於思也。戏动作於谋也。发於声。见乎四支。谓非己心。不明也。欲人无己疑。不能也。过言非心也。过动非诚也。失於声。缪迷其四体。谓己当然。自诬也。欲他人己从。诬人也。或者谓...
闵鹗元隶书御制主静论、作福作威论
闵鹗元(?一1797),字少仪,号峙庭。浙江湖州人。乾隆十年(1746)进士,闵鹗元以文学起家,名扬中外。精于治狱,由郎中起擢臬司。所到之处,以清理积案见称。他在京城倡建吴兴会馆,同乡进京如回家一般。巡抚江苏10年,一时号为贤能。期间,在苏州经营湖州绸缎的同乡苦于没有公所,出面聚...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