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专题:苏轼书法
苏东坡49岁书落花诗(日本藏)
蘇東坡書落花詩(苏文忠公落花诗),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书。元丰甲子(1084年)予居黄州五稔矣......四月十日东坡居士。 声明:以上资料转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参考,本站并不能保证作品的真实性...
苏轼行书《送贾讷倅眉》
苏轼行书《送贾讷倅眉》,来源:宋拓《西楼苏帖》,天津博物馆藏。 释文: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父老得书知我在,蓬篙亲手为君开。试看一一龙蛇活,更听萧萧风雨哀。便与甘棠同不剪,苍髯白甲待归来。先人葬眉之老翁泉上眉悴贾讷来别欲亲至其处故作此诗送之...
苏轼行书《和王明叟喜雪诗帖》
苏轼行书《和王明叟喜雪诗帖》,天津博物馆藏。苏轼《次韵王觌正言喜雪》圣人与天通,有诏宽狱市。好语夜喧街,湿云朝覆砌。纷然退朝后,色映宫槐媚。欲夸剪刻工,故上朱蓝袂。我方执笔待,未敢书上瑞。君犹伏阁争,高论亦少慰。霏霏止还作,盎盎风与气。神龙久潜伏,一怒势必倍。行当见三白,拜舞欢万...
苏轼行书作品《次辩才韵诗帖》
苏轼行书作品欣赏《次辩才韵诗帖》;书于元祐五年(1090)。凡20行,计188字。纸本,29厘米×47.9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辩才是一位德高才显的高僧,也是东坡的诗友之一,此帖就是次辩才的诗韵而成。辩才原作诗云:气暇政去旌旆,策杖访林丘。人惟尚求旧,况悲蒲柳秋。虚谷一临照...
苏轼行书欣赏《治平帖》
宋代苏轼行书欣赏《治平帖》卷,纸本,行书,纵29.2cm,横45.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轼启:久别思念不忘,远想体中佳胜,法眷各无恙。佛阁必已成就,焚修不易。数年念经,度得几人徒弟。应师仍在思蒙住院,如何?略望示及。石头桥、堋头两处坟茔,必烦照管。程六小心否,惟频与提举是...
苏轼行书《次韵答刘泾一首》
苏轼行书《次韵答刘泾一首》,来源:成都西楼苏帖,天津博物馆藏。 次韵答刘泾一首。吟诗莫作秋虫声,天公讳君钩物情,遣君未老华发生。芝兰得雨蔚青青,何用自燔以出馨。细书千纸杂真行,新音百变口如莺。异议蜂起弟子争,舌翻涛澜卷齐城。诗书堆胸兀相撑,以病为乐子未惊。我有至味非煎烹,是中之乐...
苏轼61岁行书《黄焘帖》
宋代苏轼行书《黄焘帖》(给退翁信),绍圣三年(1096),来源:宋拓《西楼苏帖》,天津博物馆藏。 苏轼书法《黄焘帖》局部大图 释文:本州黄焘推官,实甚廉干,郡中殊赖之。不知今岁举削能及之否?孤 进无缘自达,不免僣言,不罪!不罪!博罗正月一日夜,忽失火,一邑皆为灰烬, ...
苏轼行书《子由生日诗帖》
宋苏轼行书子由生日诗帖,绍圣元年(1094),来源:宋拓《西楼苏帖》,天津博物馆藏。观海堂苏帖《子由生日诗帖》,清道光十八年(1838)刻帖。...
苏轼手札精品《临政精敏帖》
苏轼临政精敏帖,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端匋斋本。书于熙宁三年(1070年)十月二十八日(农历),是当年立冬前三日。此帖凡十八行,计二百四十八字,收录于《成都西楼苏帖》,表达了立冬将至,作者对亲人、朋友的怀念与关心。轼啓。因循久不奉状,亦多时不捧来诲,倾系殊深。即日远想尊体佳胜。侄...
苏轼行书欣赏楚颂帖附跋
苏轼行书欣赏楚颂帖附跋《楚颂帖》亦称《种橘帖》、《买田阳羡帖》,原帖真迹早已毁灭,明代徐溥的拓本存世也很难见到。民国时有人在市上以重金购得此拓本,后来又落到了日本人手中,后辗转至台湾。唐寅跋鲜于枢跋赵松雪跋祝枝山跋...
苏轼行书欣赏《尊丈帖》
苏轼行书作品欣赏《尊丈帖》;约书于1093年(元祐八年)。 宋苏文忠公轼书--宋苏氏一门法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尊丈不及作书。近以中妇丧亡,公私纷冗,殊无聊也。且为达此恳。轼又白。...
苏轼书法《净因院画记》欣赏
此文乃作于熙宁三年十月。据《东京梦华录》卷三,净因院在州西油醋巷。此文明言,文同将出守陵阳而西,与苏轼同往净因院别道臻禅师,并画两竹梢一枯木于其东斋,苏轼为之作记。那么,画与记必作于文同将赴陵州之前。据上文《墨君堂记》系年考正,文同于熙宁三年...
苏东坡大字楷书欣赏《过都昌诗》
苏东坡大字楷书欣赏《过都昌诗》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于四川)人。苏轼早年学“二王”,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晚年又学李北海,又广泛涉猎晋唐其他书家,形成深厚朴茂的风格。释文: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水隔南山人不渡,春风吹老碧桃花。眉山...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