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的书法老师沈荃墨迹赏析,资料来源: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
沈荃(1624-1684),上海松江人,字貞蕤,號繹堂,別號充齋。順治九年(1652)探花,授編修,累官至翰林院侍讀學土。康熙皇帝曾向他學習書法,沈荃每每能夠「下筆即指其弊,兼析其由」。好學的皇帝,則十分感慨,並賞賜良多。康熙曾對李光地說:「朕初學書,宗敬(沈宗敬)之父荃實侍,屢指陳得失,至今每作書,未嘗不思荃之勤也。」亦能詩文,其集編次有法,讀之可以按年得其行事。
沈荃《瀛臺曉宜即事之二》
釋文:向曉迻丹籞,層城宿霧披。林含初霽雨,水漲欲平池。殿角殘星動,巖陰落葉(催)吹。長隄人語寂,立馬故遲遲。雨洗嵐光濕,風回水氣涼。衣冠遙辨色,荷芰暗聞香。飛觀通雲島,盤渦下石渠。金鼇看咫尺,幽興滿滄浪。瀛臺曉宜即事之二,錄似大年賢表甥詞宗正之,充齋荃。
賞析
善書董文敏而為時所重,晚年得力於米南宮,用筆純熟,功力深厚,寓拙於巧,藏於老潤,結體清麗遒美,靜妙多姿。
形體上較董險勁,實乃得力於米字的鍾愛及兼取五代楊凝式之峻峭。唯氣勢較弱,線條不夠豐厚,無法縱橫瀟灑,展現米芾特有的狂肆與張力。
通篇字字獨立,行氣卻自然流露,粗細參差,變化有緻,產生良好效果。「雨洗嵐光濕,風回水氣涼。」後興致漸高,清勁率情,筆化律動強烈而舉足自若,逸態橫生。可見沈荃是以個人的性格及深厚的學養,契合古人神理,融入書法。輕逸典雅,不流時尚,為人所重。(黃一鳴)
沈荃《題金俊明梅花》
釋文:玉立亭亭淺淡姿,凌寒早試向陽枝。為添東閣詩人興,莫遣關山笛裏吹。次韻為潤甫辭兄,乙巳夏五舟次百花洲,澈關荃。